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原祁艺菊图》清 禹之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原祁艺菊图》清 禹之鼎 《王原祁艺菊图》描绘王原祁于庭院内品茗赏菊的情景,以表现其文人雅趣。画中王氏方面浓须,身材微胖,约50岁年纪,容光焕发,悠然自得, 手持茶杯,端坐于榻几上,欣赏著面前的丛菊,目光十分专注,举止稳重大方,体现了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雍容高贵的气度。画中陈设造型简洁,设色典雅的桌榻,榻上古籍、画卷井然有序,榻前各式盆菊灿然开放,童子左右呼应,把酒赏菊,愉悦溢于言表的王原祁睿智爽朗的形象十分真切写实。

禹之鼎晚年居京时与王原祁时相交往,曾多次为他画像,此图是禹之鼎在京城官任鸿胪寺序班、供奉畅春园时为王原祁所画的肖像。

本幅款题“广陵禹之鼎敬写”。钤“慎斋禹之鼎印”、“广陵囗囗”。卷后有祖畬、唐蒽诏题记。曾经朱屺瞻收藏。 [1]

画家禹之鼎生平

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号慎斋,广陵(江苏兴化)人,后寄籍江都(今江苏扬州)。著名画家,初师蓝瑛,后取法宋元诸家,转益各师,精于临摹,功底扎实。清康熙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

禹之鼎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肖像画名重一时,有白描、设色两种面貌,皆能曲尽其妙,所绘人物形神兼备,“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清·秦祖永《桐阴论画》)。

《王原祁艺菊图》赏析

《王原祁艺菊图》是工笔设色,形像生动,布局工整。王原祁坐于榻上,身后有榻几扶手,双目直视画面右下角的几盆菊花,桌旁有两小僮侍立,一人捧壶侍饮。

画家刻意地突出了主人公和艺菊的主题,并使画面留下了一定的空白,给人以想像的馀地。 此外,人物的细节刻画也加强了画面的感染力,王原祁凝神遐想,书僮谨慎地轻声对语的神情,无不使人感受到静谧幽雅的气氛。

图中的人物用细线勾勒,淡墨微晕,脂赭烘染,色彩鲜亮细润,容光焕发,形神毕肖,富有立体感,是融没骨法、江南法、白描法于一体的集大成者。衣纹线条也兼取多家之长,有飘洒的兰叶描,也有顿挫有法的钉头鼠尾描,既有变化,又有质感,为禹氏晚年画杰作。

在画法上,作者吸收了“ 波臣派 ”的画法,人物面部以细线勾勒,以淡墨和赭色略作皴染,人物面色真实自然。衣纹兼取李公麟的白描法、马和之的兰叶描,线条飘逸潇洒,洗练流畅,恰当地体现了人物文雅超逸的气质。图中设色富于变化,在和谐的对比、映衬中突出了主题。 [2]

传世作品

《骑牛南还图》

《放鹇图》

《王原祁艺菊图》

收藏

《王原祁艺菊图》绢本,设色,纵32.4厘米,横136.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