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代魏国的编年体史书。又名《汲冢竹书》、《汲冢纪年》、《竹书》、《纪年》等。晋太康二年(281)在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的魏襄王墓中出土大批竹简漆书,据载共约17种75篇,本书13篇亦在其列。书名是当时整理竹简漆书的荀勖等人定的。荀勖、和峤、束皙等曾为本书作释文。但原简早已散佚,荀勖等的释文也逐渐失传。南北朝及北宋的一些古书征引本书,实为它的佚文。现存《竹书纪年》已非本来之书,而是辑佚学者的辑佚之作,习称为《古本竹书纪年》。明嘉靖年间出现天一阁所刻 《今本竹书纪年》,一说是南宋或元时的重编本,一说是天一阁主人范钦作伪。清以来,有十余种辑本。精审之作有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浙江局刻本)、赵绍祖《校补竹书纪年》(古墨斋刻本)、洪颐煊《校正竹 书纪年》(平津馆刻本)、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东路厅署刻本)、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裛露轩刻本)、林春溥《竹书纪年补正》 (竹柏山房刻本)、雷学淇 《考订竹书纪年》(亦嚣嚣斋刻本)及《竹书纪年义证》(修绠堂印本)。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 (归砚斋刻本)。近人王国维有《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及《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忠慤公遗书》铅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今人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铅印本)、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1]
本书原13卷。今辑本不计卷数,依内容分夏纪、殷纪、周纪(附五帝纪)、晋纪、魏纪。其中夏纪佚文34条、商纪佚文40条,周纪佚文62条、五帝纪佚文9条、晋纪佚文81条、魏纪佚文131条,共307条。另有无年代可系及内容互有出入的佚文112条(据方诗铭、王修龄 《辑证》本)。
《竹书纪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本书叙述夏、商、周和春秋、战国史事,亦溯记五帝之事。记事取编年体例,起于夏禹(或说起于黄帝),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其纪年夏以夏纪年、商以商纪年、周以周纪年。自周幽王后接晋国,用晋纪年。晋亡后特记魏国,用魏纪年。本书记事简短,略似于大事记。内容与传统记载颇多违异。其记商中宗为祖乙,周文王初禴于毕、齐桓公十年事等,与甲骨文、金文的记载吻合。其记舜放尧、启杀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和伯干王位诸事,皆悖于传统说法。本书纪年连贯,或与 《史记》等书的编年有违。
本书系战国历史著作的佚文汇集,对于研究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和史学,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考订先秦时代的历史年代,堪为重要依据,由于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记载或有契合,因而是先秦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此外,本书根据三代社会的迭兴,编年纪事,却又几易纪年,也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发展观。本书自问世以来,一度为南北朝以下的注史各家广为征引,但因所记违忤封建正统史学,故长期遭到贬抑,至南宋时完全佚亡。今本辑佚之片断既多,且辑本又互有错舛出入,往往费人考释。
清代以来,学者多辑南北朝至北宋的古书中的佚文,以成本书的辑本。习惯上,这类辑本称为“古本竹书纪年”。雷学淇所著 《考订竹书纪年》和 《竹书纪年义正》二书,前者详考本书记事与经传、孟子之书等的吻合之处;后者据本书补正文献。朱右曾汇集部分佚文而撰成《汲冢纪年存真》。均为清辑本之佳作。近人王国维据朱本另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亦为一代名著。今人范祥雍复对王本校订增补,更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方诗铭、王修龄更在前人的基础上,参校对比诸种辑本,以善本为取,并于古书中重索佚文,又广采前人研究,撰成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均为精审之作。明嘉靖间天一阁范钦 《今本竹书纪年》,学者多指为范氏作伪。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前人研究今本的总结,亦认为其书为袭抄之作。但雷学淇等指出今本有元末明初刻本,洪颐煊更说有南宋刻本。今人方诗铭据以认为天一阁今本另有所传,并非范钦伪作。其书 “虽为后人所辑,尚可供参考”。[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