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滩双鹭图》 宋 马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雪滩双鹭图》 宋 马远
《雪滩双鹭图》以雪景为背景,从左侧伸出的带有积雪的树枝,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变化。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画面表现出大雪天的寒气逼人,一片宁静,而枝头上的两只跳动鸣叫的小鸟,则使之显得静中有动,增添了生机。前景的树枝、山石均以焦墨勾勒,山石后露出的竹叶施以浅色,其馀均施以淡淡的水墨,笔墨枝法的运 与描写对象的特征及作品意境相适应。 [1]
画家马远生平
马远(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河中人。字钦山。祖父兴祖,父世荣,弟逵均为宋画院有名画家。远在光宗、宁宗(1189-1224)时为画院待诏。画山水、人物、花禽,种种臻妙。画学虽得自家传,然能自成一格。与刘松年,李唐,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水墨苍劲”的风格
马远画山,常画山之一角,或“马半边”。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称为“边角之景”。他又多用水墨,画楼阁用“界画”;画树干瘦硬为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历代评画者评他是“水墨苍劲”的风格。与当时名画家夏珪,时称马夏。
明代浙派画风
马远是宁宗时代的宫廷画家。曾被授与金带的最高职位。他的题材与画风,对于后来浙江地区的画坛有钜大深远的影响,成为明代浙派画风最重要的典范与传统。 [2]
《雪滩双鹭图》赏析
《雪滩双鹭图》画的是冬日山野小景。梅枝斜出崖上,梅取折枝特别突出远折枝”成为他的突出风貌。画中近景的山石以浓墨大斧劈勾皴点染, 远的山、水以淡墨勾染,约略朦胧间自然拉开了空间远近的透视关系。桃树枝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 水边的几只鹭, 实际上是作为点缀物。画面境界十分幽远开阔。 [3]
传世作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
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
上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 [4]
收藏
《雪滩双鹭图》绢本,浅设色,纵:60厘米,横:38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