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音乐之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音乐之声》
电影《音乐之声》
知名于 第23届金球奖
第38届奥斯卡奖
第1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音乐之声》[1]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 。

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基本信息

中文名字 音乐之声 外文名 The Sound of Music
其他名称 仙乐飘飘处处闻 类型 歌舞 家庭 爱情
导演 罗伯特·怀斯 主演 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
编剧 Ernest Lehman 上映时间 1965年3月2日
片长 174分钟 对白语言 英语
制片地区 美国 出品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出品时间 1964年 imdb编码 tt0059742
色彩 彩色

剧情简介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角色介绍

玛利亚

演员 朱丽·安德鲁斯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冯·特拉普

演员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男爵夫人

演员 埃琳诺·帕克

冯·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带回来时孩子们很不喜欢她。她看到玛丽亚与上校十分亲近,便劝玛丽亚回修道院。但后来玛丽亚回来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与上校的婚约。

阿比斯院长

演员 佩吉·伍德

萨尔茨堡修道院院长,她觉得玛丽亚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她决定让玛丽亚去冯・特拉普上校家做看护,也借此让玛利亚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当玛丽亚向她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诉玛利亚要有骨气与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后来帮助玛丽亚一家逃离生天。

精彩花絮

由于电影拍摄的周期比较长,小演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高了不少,为了在镜头中让演员看起来高度不变,影片使用了很多的小的拍摄技巧来掩饰这一切。 影片结束全家人爬到山上时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当时金·卡拉斯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片中出现的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来的侏儒替身,体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影片的第一个音乐片段"音乐之声"是在欧洲拍摄的最后一场。当时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尽管看起来阳光明媚,但天气寒冷刺骨,朱丽·安德鲁斯不得不在山间不断地跳来跳去。 朱丽·安德鲁斯回忆,在影片开场的航拍镜头中,尽管她把鞋跟都插进了地里,试图稳住自己,但还是一次次地被直升机强大的气流给吹得站都站不稳。在拍了大概十几条之后,她试着给导演罗伯特·怀斯做出手势让直升机升上去一些,但是她得到的回应却是导演竖起的大拇指--导演终于拍到了满意的镜头。 片尾一家人徒步穿过阿尔卑斯来到瑞士,而现实中他们先坐火车到了意大利,又从意大利飞到伦敦,最后到达了美国。萨尔兹堡离奥德边境非常的近,但离瑞士和意大利都非常远,徒步走过去是不可能的。 玛利亚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场景中,安德鲁斯一直笑场。因为每当她和上校接吻时,有一个装置就会发出咂嘴的声音。拍了超过20条之后,这个场景的结尾被修改成两人的剪影,并且隐藏了安德鲁斯的笑声。 电影在韩国放映时,一些电影院每天放四到五场,票房不是很好。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首尔的一家电影院的经营者尝试着找到了办法,他把电影中的所有音乐片段剪掉。 在阿根廷,这部电影被命名为《一个叛逆修女的故事》。 马里·马丁是原百老汇版本里玛丽娅的角色和该电影的制片人,最终将使得影片成本增加到八千万美元,相比较而言,安德鲁斯的片筹只要两百二十五万美元。 在影片拍摄到他们从船上掉进水里的场景,为了保持湿漉漉的样子,演员们不得不反复被水龙头浇得满身是水的。 当拍摄冯特拉普上校和玛利亚结婚的场景时,剧组忘记了叫扮演主教的演员就位,两位主人公走到了圣坛上时,圣坛上却空无一人,十分尴尬。而萨尔兹堡城真正的主教也在影片出演了一个小角色。 玛利亚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场景中,朱丽·安德鲁斯一直大笑不止。照她的说法,是因为每当她靠近普卢默和他接吻时,有一个装置就会发出咂嘴的声音。在拍了超过20条之后,这个场景的结尾被修改成两人的剪影,并且隐藏了朱丽·安德鲁斯的笑声。 电影中,玛利亚从来不叫上校的名字 "乔治", 她总是叫他"上校"、"先生"或者"亲爱的"。

幕后制作

《音乐之声》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根据玛利亚·冯·特拉普的著作《冯特拉普家歌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改编而成。该片的拍摄地点也在原著中提到的萨尔兹堡、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等地。

该片制片方最初想找执导过《宾虚》的好莱坞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来执导,当时他已经现场勘景并把原剧本做了一些改动。他心目中的《音乐之声》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威廉·惠勒甚至想要拍摄一些战争场面来渲染气氛。而同名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的两年之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利亚。而奥黛丽·赫本表示拒绝出演,派拉蒙方面随即抛弃该电影计划 。

获奖记录

电影节 年份 奖项 获奖/提名 获奖者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2001年 国家影片登记 / National Film Registry 获奖 音乐之声
第23届金球奖
1966年
最佳女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提名 Peggy Wood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 提名 罗伯特·怀斯
最佳女演员(喜剧/音乐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 获奖 朱莉·安德鲁斯
最佳电影(喜剧/音乐类) / Best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 获奖 音乐之声
第38届奥斯卡奖
1966年
最佳电影 / Best Picture 获奖 音乐之声
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朱莉·安德鲁斯
最佳女配角 /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Peggy Wood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获奖 罗伯特·怀斯
最佳摄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提名 Ted D. McCord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提名 Boris Leven

Walter Scott

Ruby R. Levitt

最佳服装设计 / Best Costume Design 提名 Dorothy Jeakins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获奖 William Reynolds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获奖 James Corcoran

Fred Hynes

最佳音乐/歌曲 / Best Music, Song 获奖 Irwin Kostal
第1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1966年 最佳女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朱莉·安德鲁斯
第10届意大利大卫奖 1966年 最佳外国女演员 获奖 朱丽·安德鲁斯

发行信息

发行制作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Centfox Film [奥地利]
Centfox美国广播公司
20世纪福斯阿根廷分公司 [阿根廷]
Gativideo [阿根廷]
Magnetic Video [us]
20th Century Fox Video [美国]
Fox Video [美国]
CBS/Fox Home Video [au]
CBS/Fox Home Video [no]
CBS/Fox [us]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荷兰]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纽约点映) 1965年3月2日 意大利 1965年12月30日
美国(洛杉矶点映) 1965年3月10日 法国 1966年2月17日
英国 1965年3月29日 挪威 1966年4月7日
澳大利亚 1965年4月17日 丹麦(再发行) 1966年11月9日
巴西 1965年5月3日 日本(再发行) 1975年9月13日
日本 1965年6月19日 芬兰(再发行) 1985年10月18日
中国香港 1965年11月11日 美国(再发行) 1990年8月24日
阿根廷 1965年12月1日 挪威(再发行) 2001年4月27日
瑞典 1965年12月9日 日本(再发行) 2003年12月30日
芬兰 1965年12月17日 挪威(70mm Film Festival) 2004年8月22日
丹麦 1965年12月20日 中国香港(再发行) 2005年11月3日
西德 1965年12月25日 英国(再发行) 2007年9月26日

影片评价

《音乐之声》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观众们的心。片中多首歌曲,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来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也都成了观众们记忆中最值得细细回味的旋律 。](新浪网评)

《音乐之声》中众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观众沉醉不已,理查德·罗杰斯创作的优美动听、流畅生动的音乐和百老汇制作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撰写的雅俗共赏、惹人喜爱的歌词,无疑是该片取得空前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快报》评)

《音乐之声》这部音乐片中,茱莉·安德鲁斯宛如出谷黄莺般高亢亮丽的开嗓、和阿尔卑斯山广袤壮美的自然景观水乳交融地搭配在一起,也成为了一开场就令观众醍醐灌顶的记忆标签。作为一部改编自音乐剧的电影,片中大部分插曲都散发着浓郁的戏味儿,在旋律的起伏之间,观众们能体会到一种因情绪变化而产生的动态之美 。(时光网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