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风俗
|
|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词语概念
拼音:fēng sú 义
风俗图解——古代吉祥图集锦
风俗图解——古代吉祥图集锦(40张)
(1)指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
(2)指各地的歌谣。
《史记·乐书》:“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基本解释
[social custom]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宋·苏轼《超然台记》
详细解释
1. 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2. 指民间歌谣。
《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基本含义
简介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作用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与习俗的区别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就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
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广东人端午节划龙舟是风俗,而广东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先”。那是习俗不是风俗。
汉族节日风俗
汉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 [2] 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 [3] 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世有重阳,乃因“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亦称“重九”。同理,“元九”之“九”亦取“阳”意,象征天干。按照易经称谓,“一”为“初”,正月初九应是“初九”,为免理解之误,“一”取“元”意,乃成“元九”。而四川地区民间则是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名为元九登高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1]
参考文献
- ↑ 圣斗士:冥界按版块分为十六部分,六域分为四部分!,魔漫小子 2018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