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书一古城(林海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书一古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一书一古城中国当代作家林海燕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书一古城

初冬时节,一座灰白古城的轮廓慢慢显形。从高铁站出来,人来人往中,看到站台的名字:洛阳龙门站。打车到达东山,东山还有另一个名称:香山。

初雪散淡,仿若白色的蝉翼精灵。这显得凛冽的雪之气息与这座古老城市相互融合,无冲突之气,忽然已从南方“杀”至中原。到达东山,入住宾馆。我饶有兴致地想从墙上的佛像与人物画像中捕捉到些许或悍野或平和的风情,那些融合了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血液后的面孔,依稀有,仿若似,如同已然捕捉到痕迹,却又怀疑或许只是自己的错觉,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也许真的与平日所见南方人有别,只是也许一种主观意象吧?一阵清淡香气散在空气当中,不知是哪一种植物或是哪一些植物混杂散发出的味道。出门探看,这位于东山之上的宾馆,花木繁多,慢悠悠行走在山中,凛冷的空气让人振奋。

继续在山中凛冷冬风当中散步。触目而见的各类花木:迎春、月季、桂树、柳树、松竹。迎春花于萧瑟的枝头悄然绽出一些嫩黄花苞,若有风过。轻轻摇曳------不知为何突然想到,身外即是那传说当中的苍茫伊河。不知为何竟觉得它是有呼吸有脉搏的——不,这河就是有呼吸有脉搏的,我的直觉不曾出错吧,要知道它是一座古城的母亲河呢。

寻一处树下石凳,坐于其上,取出背包里的一本书,曾被多次翻阅过的书,有古香古色的封面,有简雅优美的题目:《洛阳伽蓝记》。这着实是一本奇怪的书。当然,它是繁丽的,用文字记录一座又一座的寺院。然而,现在这些寺院在古城里已经荡然无存了,它们只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一本古书当中。我觉得我可以把它当作是一本“寻宝书”,我的兴趣点很长时间内被牵引到那些奢美得让人目眩的“伽蓝”所在的古城:洛阳。因为它不仅曾经有过奢美的古寺院,更有着一段又一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不同凡响的历史传闻。我希冀在已经崭新的年代当中挖掘出些许的古意,具有浓厚底蕴的古意。

散漫翻动书页,有时跳读,有时细读,于我而言,它的确起到“牵引者”的作用。重读《景明寺》一篇:“景明寺,宣武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那“爽屹独美”的“形胜之地”曾有过的兴盛佛事,“金花映日,宝盖浮云”的描述里仿若依稀可见昔日一个嚣悍民族在这煌煌京洛的时而嚣傲时而虔诚的身影。

这的确是是一座可以与历史拉近距离的古城。有无数存留至今的古老印记。仿若潜入那时光深处,不如穿越朝代,何妨寻古探幽,采撷这苍茫古城的无限诗意。

依稀中,又有沁人心脾的清香。于这清香当中,合上这优美的《洛阳伽蓝记》,是的,可以于书中越过重重伽蓝——跳跃——,此书,它依旧起牵引的作用。牵引我到这美丽香山中,跳跃时空的距离,跟随岁月流转,时代更迭,由魏晋至南北朝,五代十国轮番换,再由隋到唐,探寻不同朝代在此留下诗词歌赋的清傲风格与优美印记。

此中既有戴暠《煌煌京洛行》“铸铜门外马,刻石水中鲸”的厚重精致,亦有范云《别诗二首》“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新巧别致,既有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的辉煌,亦有陈与义《归洛道中》“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的苍浑豪雅,和陈与义那首销魂中含无限感慨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诗与诗人,如何能少得了那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被称为“诗魔”、曾长居于此山中、而后长眠于此山中的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白居易先生呢?

一阵绿意扑入眼帘,脑中涌现一首《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忆江南,后来回归洛城的诗人,偶尔虽会忆起江南,但大约对于诗人而言最温暖其实还是这中原恢宏的洛阳城吧,要不然为何称自己作“香山居士”呢?

天色已经越来越暗,风吹过,只觉得那是古老的风。这山上,曾经走过多少有名有姓的人儿了。那平和优美的香山居士,他会从诗集中一跃而出吗?他偶尔会依旧在这香山小径上缓缓踏足而过吧。这样的想像在微黑的夜色当中居然并不觉得惊悚,大约是因为从小到大,对这个诗人的名字过于熟悉的缘故吧,因此明明有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却如同亲切的老朋友一般,是诗人那些平淡清新的诗句的魔力,那是古老中国与繁华唐代才能出现的诗人与诗句。

在那深秋时节,会是满山红叶如同蝴蝶飞舞的盛景,诗人白居易,是否算得上是他的节日呢?在这盛大节日里,诗句仿若可以从香山上的任意一丛花草竹木当中拾取而来。如此优美清雅的中国诗句,其清幽美好足可以让喜欢它的人为之失了魂魄。

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旧不过是点缀之一吧?这儿也是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啊,是“东汉、曹魏、两晋、北魏及隋唐时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十三朝古都”也可以算是一张名片呢。想想那些曾在此留下深足印的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入睡前,又翻开这本书:《洛阳伽蓝记》。那清简秾美的文字在一页一页的铺写中引领着我穿越时空。《洛阳伽蓝记》,它又一次发挥它的引领作用,它引领我穿越北魏那些古老寺院,任意穿梭于各个朝代无数荡气回肠的历史事实与故事传闻,它引领我品味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也或许其中的某些是真实发生过的。任意拾取这株历史“古树”上的一叶,都能缀成一首诗。一段散文。一篇小说。

一座昔日的巍峨皇城。“汉魏洛阳故城”,那儿现在已成普通村落,昔是奢华宫楼、肃穆明堂与庄严太学,今是荒田与废墟。

一条古街道。在古城安然入睡的又一夜。当天色亮白,看到灰白天空,几缕凉薄阳光显得清冷,慢慢行走在街道上,河岸的杨柳褪去曾有的一身绿装,只剩灰白的枝条无言静默在风中。

在古街随意游走,初冬的洛阳街头从容而略显凛冽。那成排的商店与小吃店显示着这个城市的从容和随意,有人手里拿着烧烤,有人捧着水果在不慌不忙地吃着。与南方某些古城的破落精致不同,这个古城是破落中依旧有豪阔从容之气。

天色渐晚,看到一些色泽灰褐的老屋,偶一抬头,看到“阮籍故居”,在一座不起的古旧屋子上头,墙漆剥落的墙面,横杂的电线杆,白色灯泡己点亮,字牌上有箭头指向幽暗长巷子。呵呵呵,你好啊,阮籍。夜己深,那安静幽雅、青砖灰瓦的旧居,己然关门休息,随兴而走,不刻意去走访,你也许还在故居中,倚竹而眠,与风同醉,不去惊扰。继续前行,知否知否,千年寒风不变,如若罗列,会有一长串名字就伴随着那凛冽寒风窜了出来:伏羲、大禹、商汤、曹孟德、拓跋宏、刘邦、杨广、武则天、赵匡胤、伊尹、苏秦、吕不韦、班超、张衡、蔡伦、张仲景、嵇康、阮籍、刘徽、范仲淹等等,难以罗列。多狂多狠多疯癫多有才的角色都有,忍不住慨叹:都是很酷很疯狂的家伙啊。

一条苍茫河流。“高阙巍峨,群山逶迤,伊水形胜”。终于近距离见到伊河,龙门大桥甚是壮观,伊河两岸,游人甚众,虽天气寒冷,路边一丛丛迎春花却己绽放金黄花朵,把河岸点缀得分外美丽。伊河畔的龙门石窟虽说是十窟九空,然依旧可看到造像之细腻精美,飞天、侍从、莲花、忍冬等亦精致,从中可窥见当年形盛。

一段可歌可泣之传说。“关林”从眼前一闪而过,未曾进去,但远远望去,仿佛热闹之极,这是否也是能显示古城气蕴的场地?

一座庄严而热闹之寺院。此时恰值腊梅盛开,寺内寺外都盛开茂盛的金黄色的腊梅,花枝缭乱,都开得快疯掉了,无数绽放的花苞正值最盛期,清冷的香气伴随着缭绕的檀香与庄严的佛寺,俨然是初冬里古城的另一道风景。寺院内之“释源美术馆”精巧别致,欣赏馆中之展品,细细观看《兰亭序》临摩字帖,亦被一幅《绿牡丹》图所吸引,用冷冷之绿色调,涂画着一种代表富贵与华丽的中国古老花朵,使得它从俗艳变身为清艳。

“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一座依洛河而建的公园——洛浦公园,它此刻显得安静清寂,洛河正处于枯水期,自然见不到“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出见琼沙”之胜景,那河岸边长长的江柳,枝条灰白萧瑟,远处,一片苍茫。租了脚踏车,在两旁绿植中穿行而过,凛冷风中,依旧有绿意盎然的各种花木,只是洛河的远处,依旧苍茫。

还未到牡丹花开的时节,所以这些在牡丹花开季节人满为患的公园显得清冷,仿古的阙台有种让我无法说出来的穿越感。我又开始深深地怀念那些己然被烧毁掉的庄严城楼与巍峨阙台,回想《洛阳伽蓝记》中所写到的那些诸如建春、东阳、青阳、之东面门,开阳、平昌、宣阳、津阳之南面门,西明、西阳、阊阖、承明之西面门,以及大夏、广莫之北面门,以及城门外之“三道九轨”,不知真正还存留几多痕迹?。

我突然又想起自己的希冀:在已经崭新的年代当中寻觅些许的古意与曾有的激昂,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意与激昂。但也许这种古意与激昂是无处不在的,并且与现代相融,那是一种略显散淡的古雅,一种略显衰微却依旧从容的大气,一种从容中的激昂。抑或许那只是我片面的看法与印象?但无疑,它依旧让我感到一种春天的新意与凛冷风中的振奋。

那本牵引我来此古城的《洛阳伽蓝记》依旧“从容闲雅”地躺在我的背包中。

坐车去往郑州的途中,车至一服务站停了下来,颇为热闹。下车,抬头看,车在站内,隔着公路,一个隐隐山影入侵视野,如同水墨画,山体上有疏淡雪迹,那山影若在远处,又仿佛就扑在眼前,似乎海市蜃楼,又如同一幅绝美简笔画,正想着:此为何物?如此霸气突兀,立于天地之间。司机笑说:这是嵩山。想起“月明直见嵩山雪”的美句,为这峥嵘嵩山之壮姿而惊叹,任何言辞去赞美它都不过份。这是古城洛阳亮丽的点缀,只能说:为祖国山河之壮美而折服。坐在车里,车开动,从车里看窗外依然可见嵩山之清峻身影,直至它完全看不见。而那灰白的洛阳古城的影子,仍在心头长久回旋。[1]

作者简介

林海燕。福建连江县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