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代高僧唐玄奘收弟子的傳奇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7:34 由 Maintenance scrip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一代高僧大德唐玄奘收弟子的傳奇
圖片來自六圖網

一代高僧大德唐玄奘收弟子的傳奇,窺基出家後,凡出行,公然常以「三車」相隨。三車分載妓仆、飲食和經文。關中人因而稱之為「三車和尚」

目錄

原文

  窺基,俗姓尉遲,是唐代開國元勛鄂國公尉遲敬德之侄,其父尉遲宗,官至左金吾將軍。窺基的出家,以至於變成一代高僧大德,其中有一段奇特彎曲的故事。      這一天,窺基之父尉遲宗正在書房枯坐,遠遠傳來人們的喧鬧聲,模模糊糊還聽到眾人高唱佛號之聲。這時,家童快快當當跑進屋內。尉遲宗一會兒從椅子上站起來,對小廝喝道:「猖狂!今日昏了頭嗎?為何名也不報,就跑進來了!」      小廝知道失禮,匆促跪下道:「大人,小的實在是慌急了,有、有一位大和尚現已到門口了!……」      「和尚?」尉遲宗心中一愣。由於這位武功蓋世的將軍,歷來沒與和尚交往過,今日怎麼會有和尚登門呢?      「是的」,家童忙不迭地接上來說,「是一位大、大和尚,門前已拜倒了一大片人,都在頂禮膜拜……他都不睬,只指名要見大人。」小廝的話音剛落,又一個老家人慌忙走了進來,心急地說:「大人:三藏玄奘法師求見!」      「三藏法師來了!」尉遲宗還沒等家人說完,便匆促向門外走去。他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瞪了小廝一眼,「說了半天,滿是廢話,為何不早通報大師的姓名?」      尉遲宗必恭必敬地把玄奘法師迎進客廳。匆促叮嚀家人上茶。      「尉遲將軍」,法師剛一落坐,就說明來意:「今日貧僧貿然拜訪,是有一事相求的,尚請將軍施捨。」      尉遲宗快樂地說:「大師能親自登門化緣,實在是合府的榮耀,懇請大師垂示。」      玄奘見將軍如此爽快,便笑道:「將軍且慢許願,不然我若說出口,一旦捨不得,又如何是好?」      一句話把老將軍激得簡直坐不住了。這位兩軍陣前叱咤風雲的人物,說話歷來都是直截了當的。將軍正要立誓發願,玄奘法師向他擺了擺手,「等貧僧說出原因,請將軍三思後,再決定是不是施捨。」      本來,唐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途中曾請一尼姑算卦,說:「等你回國之日,你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現已降生了。」所以,玄奘回國後,即有心物色這個高徒。      一日,在長安郊外的大路上,偶爾遇到窺基,見他眉目清秀,舉止大方,一探問,知為尉遲宗將軍之子。嘆道:「將軍之種不謬也!」從此,玄奘便有心收窺基為弟子。      當玄奘說出要化緣將軍的兒子窺基出家時,尉遲宗遽然覺得帽子下面的頭髮間熱騰騰的,合十的雙手,也慢慢地分開了。窺基是他最小的兒子,夫人過世早,如今只要這個兒子承歡膝下,是他精神上的依託。讓兒子出家?他可歷來沒有想過。今日大師突然提出這個請求,將軍心裡一會兒難以承受,所以便下意識地說道:「像犬子這麼粗蠢驃悍的人,可以教化得了嗎?」玄奘微微一笑,立刻接住話茬:「像令郎這麼偉器之人,非你不能生,非我不能識!請定心,我收他為徒,定能使他變成佛門英才。」      將軍到底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儘管心中捨不得,但仍是容許了,僅僅說了一句:「要看兒子的意思如何。」玄奘說:「請喚出令郎,我要當面聽聽他的定見。」      所以,將軍便要家人叫出令郎。當窺基傳聞要他出家時,便大聲嚷道:「我不要出家!假如非要我當和尚也行,但有必要容許我三件事!」      「哪三件事?」玄奘問。      「不斷情慾;准吃葷血之物;過中午也能就餐!」      好傢夥,這三件事恰是佛教大忌,窺基滿以為提出這三件事,定可斷玄奘收他為徒的主意。不曾想,玄奘倒一口容許了!本來,玄奘是先以願望把他栓住,然後再用佛的才智啟示他,定會使他改變初衷。所謂答應,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算了。      窺基出家後,凡出行,公然常以「三車」相隨。三車分載妓仆、飲食和經文。關中人因而稱之為「三車和尚」。      有一次,窺基去太原傳法,三車在後相隨。路間,遇一老翁,問道:「是什麼人搭車?」回答說:「一個和尚載着家族而行。」這個老翁嘆口氣說:「很通曉佛法的人而帶家眷,這可與佛徒不相稱啊!」      窺基在車中聽後,臉紅心跳,當即覺悟。他長嘆一聲,棄車獨往太原而去。      覺悟後的窺基,勤學苦練,嚴守戒律,日漸精進。他協助玄奘譯經,最終變成一代高僧大德。[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