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口寿棺的秘密(许清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口寿棺的秘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一口寿棺的秘密》中国当代作家许清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口寿棺的秘密

留在我的印象里,还是他中年时的白净、高瘦,头上总是戴一条羊肚子毛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传统耿直、精干、勤劳、认真地有些刻板的人,对子女要求严格近乎苛刻,就连最疼爱的儿子,也对他敬畏七分。不知是木匠生涯的追求精确造就了性格,还是性格本身成就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他是故乡有名的木匠。

改革开放之后,乡村的重大变革与快速发展,使传统木匠手艺面临机械化的挑战逐渐消失。这位当年叱咤风云木匠,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木匠的名字也随着年代的更替,变成了“锁奎爹”。

我和父亲吊唁完毕,表弟领着我离开灵堂,走进大门外的一个小院,让我有幸目睹了老人家最后一件作品。他轻轻地掀开塑料布,露出了刚刚油漆好的寿棺说:“姐,这是我爹20多年前做的寿棺,用得是二寸板”我有些不解地望着他,聪明的表弟立刻读懂了我的眼神“你这么好的条件给老人用二寸板?”他黯然神伤;“这是我爹铁打的决定,并强调,无论多富有也不准给他另换,老人家生前不让任何人动他的寿棺。只说‘百年后再打开,到时候你自然明白。’我现在才明白,他的“归宿”里装进了一生的品格,‘追求精致、拒绝铺张’。”我知道老人家一言九鼎,在儿女面前他的话就是“圣旨”。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看着这口寿棺,虽然板材不厚,却制作精良。前后抵头用得是柏木,棺身是松木,红色的漆面上金龙腾云驾雾,十分耀眼。正面抵头前,横在上面的材头下缘刻着流畅婉转、飘飘欲飞的云勾,中间托着一个寿字,两边是两朵丰满的牡丹。下面蹲着四个雕刻精致的小狮子。后抵头外,整面镶着一个镂空的金色寿字,寿字四角有祥云缭绕。天木上大红的底色,上有牡丹盛开,下有金鱼嬉水。中间一个金色的寿字。我不由得赞叹整个寿棺庄重、大气、做工精细、色彩讲究!

表弟说:“这只是外表,您看里面,才是真正的讲究”。他说着与堂兄轻轻抬开天板,我被眼前的棺底惊呆了,它的玄底是双层的,上下层之间约有两公分的间隔,上层按从前到后的不同宽度,雕刻着三个由大到小的寿字,一笔一画都是那样刚劲,每一个镂空的线条都是那样柔和、舒展,让我不由得联想起床第与睡眠。表弟让我看帮木上的四个孔槽,乍一看就是四个长方形的孔,看不出什么端倪。他接着给我讲解:“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三簧锁孔,我打开时,看到了里面挂着的三簧锁件,每一组都用一个细铁丝绑着。一块上下梯形连在一起形状的木块,两头的宽度是梯形底宽,中间的宽度则为梯形顶部的宽度,“三簧”是顺着这块木头一分为三而成。”表弟拿出锁件,一边为我讲解一边把一组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我终于明白这四个孔必然是口小内大的梯形孔。

我不解地问:“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优势?”表弟说:“看见边簧上的这两个木楔了吗?合上天板分别装入边簧后,再把长方形的中簧装在中间,最后把边簧上的木楔钉进去,这寿棺就再也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打开了。”也只有跟着父亲学过木匠的表弟,才能懂得其中的玄妙。这种做法即使在过去也很少有人下此功夫。一凿一斧、一卯一窍,都凝聚了精湛的技艺和匠人的精神。据表弟说,就连粘合板缝的胶,也是老人自己用鱼皮长时间熬制之后,一锤一锤地反复捣制而成,也只有这样传统制作的鱼皮胶,才能达到永不怕水的效果。他拒绝一切速成的材料,坚守着传统的制作方式,每一个细节,都保留着最古老、最民间的状态,为故乡的木匠工艺做出了绝版,让你无法想到这件作品与死亡有之关联。

我突然想起了少年时,跟随姑姑去看表弟,那个家留给我太深的印象。处处整齐且一尘不染,就连桌上的一个墨水瓶子,也擦得锃明瓦亮。这个嫉懒如仇、追求极致的匠人,不但是一把种地的高手,中年丧妻之后还学会了并不亚于女人的针线活,既当爹又当娘得把四个孩子的艰难生活缝补得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一直到大女儿的针线活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出徒之后,他才放下了手中的针线。以一生的严谨、整洁,精益求精,书写出对生命的理解。也许是中年丧妻的缘故,让他比常人更懂得生命的珍贵。用认真的劳作、缜密的思维、来填满寂寥时光的每分每秒。在他的心里,一点一滴的潦草便是对生命的亵渎。

如此精致的寿棺,在老人的守护中,静静地躺了二十多年。他从容淡定地下地种田,含饴弄孙,修整家园。劳作,成为他生活的惯性,他以这种方式走完了“归程”。那细致入微的工艺里絮尽他一生的追求与情思;一锤一刨,充满了对匠人精神消失的哀悼,在淡淡的怅惘与忧伤里,一位世纪老人完成了对匠人精神的最后坚守。

我不由得想起了杨绛老人的几句译文:“我的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些精致的生命之火里,永远都辉映着一片灿烂的阳光。他们对待生命与死亡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这口寿棺,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巨大的惊愕,更是深深的思考。不知当今世界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速成产品,如何解释生命的珍贵。生命,贵在何处?人们,以怎样的态度与方式来体现它的珍贵?

[1]

作者简介

许清清,1954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井陉县胡家滩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