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心念佛的吊死鬼

於 2021年12月17日 (五) 07:50 由 心平气和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一心念佛的吊死鬼'.png|thumb|350px|right|[https://image.16pic.com/00/91/11/16pic_9111770_s.jpg?imageView2/0/format/png 原图链接][https://www.16pic.…”)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一心念佛的吊死鬼,鬼說:「不敢有這種奢望,只是一心念佛,以期懺悔罷了。」說着說着,天就要亮了。聶某再問,沒有答語,他仔細一看,廟內一無所有。

目錄

原文

  何勵庵先生又說:有一位聶姓的朋友,前往西山深處上墳。天寒晝短,回來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他怕遇上老虎,竭力急行,看見山腰有一個破廟,就慌不擇路地跑了進去。

  當時天色已經漆黑,廟內伸手不見五指。他聽牆角有人說:「這裡不是人停留的地方,施主可以迅速離開。」

  聶某認為他是一位僧人,問:「大師為何在此悶坐?」對方說:「佛家不說誑語。我實際上是一個吊死鬼,正在這裡等待替身。」

  聶某一聽,毛骨悚栗,接着尋思反正不免一死,也就不害怕了。

  他對鬼說:「與其死於虎,不如死於鬼。我要和大師共同在這間破廟中過夜了。」鬼說:「不走也可以。但是人鬼不同,你不勝陰氣的侵害,我也經不起陽氣的烤灼,都會刺促不安的。因此,你我各占一角,不要靠近就可以了。」

  聶某遙問鬼等待替身的道理。鬼說:「上帝好生,不想讓人自殺廢命。如果是忠臣出於盡節而自殺,烈婦出於守貞而自殺,雖然也屬於橫死夭亡,但與壽終正寢沒有區別,不必尋找替身。如果是受形勢所迫,沒有求生之路的人自殺,上帝憐憫他迫不得已,也交付轉輪王轉生,不過需要根據生平行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不必等待替身。如果是還有一線生路的人,或是小忿不忍,或是藉以連累他人,就強逞一股戾氣,輕率地把脖子套進繩索自殺,那就大大背離了天地生育萬物的好心,所以不能立即轉生,必須等待替身以示懲罰。因此,這類輕生的鬼魂處境很慘,像囚犯一樣被滯留陰間,往往一等就是百年。」

  聶某問:「不是有引誘人自縊作為替身的嗎?」鬼說:「我不忍心這樣做啊。凡人自縊,為節義而死的人,魂魄從頭頂上升,死得迅速。為忿嫉而死的人,魂魄自心頭下降,死得很慢。從自縊開始到沒有死去的這段時間,全身所有系統向上倒涌,肌肉皮膚都要一寸一寸地裂開,疼痛得象刀割一樣;胸腔腸胃中如同烈火焚燒,不可忍受。這樣痛苦掙扎十刻左右,魂魄才能離開軀體。想到這份慘毒的痛苦,我見到自縊者還要上前阻止,那裡肯去引誘呢?」

  聶某說:「大師心存這一念,必能升天。」鬼說:「不敢有這種奢望,只是一心念佛,以期懺悔罷了。」說着說着,天就要亮了。聶某再問,沒有答語,他仔細一看,廟內一無所有。

  此後,聶某每次上墳,都要另行攜帶一些紙錢供晶,祭祀「夜中所遇縊鬼;而每次祭祀,都有一個旋風旋繞左右。過了—年,再祭祀時沒了旋風。聶某認為,縊鬼因有一念善心,已解脫鬼域了。[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