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念一言一行皆须慎之」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一念一言一行皆须慎之 '''<br><img src="https://image.16pi…”)
 
佛教信仰
 
行 19: 行 19:
  
 
   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好,“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皆须慎之。”所以诸位朋友,讲话要很谨慎,否则不只会给自己招祸,还会祸延子孙。<ref>[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20594.html  一念一言一行皆须慎之,触怒鬼神福尽人亡]</ref>
 
   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好,“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皆须慎之。”所以诸位朋友,讲话要很谨慎,否则不只会给自己招祸,还会祸延子孙。<ref>[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20594.html  一念一言一行皆须慎之,触怒鬼神福尽人亡]</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229 佛教传记]]  
 
[[Category:229 佛教传记]]  

於 2024年4月5日 (五) 07:04 的最新修訂

一念一言一行皆須慎之
圖片來自六圖網

一念一言一行皆須慎之,觸怒鬼神福盡人亡,明朝沂州有一個讀書人叫王用予,他有一次在夢中遇到一個大官,這個大官是掌功名利祿的。他就問起自己這次能不能考上功名。這個大官就跟他講,你的爺爺做人非常謹慎、樸實,積了一些功德,所以你本來應該考上。

原文

  可是因為你每次去廟裡拜神,都是求自己身體健康,求自己考上功名,還求太太的病趕快好,夫妻白頭偕老,卻從來沒為他守寡的母親求過一次福,所以神明很生氣,降他兩次,要延後兩次才考上。

  王用予問:「那這一次考得最好的是誰呢?」「是那個周吉。」王用予說:「他的學問不是很好啊!」「可是他的祖上六十年來積的陰德非常厚,流通了很多善書,讓人斷惡修善,讓一方的風俗改善不少,所以他是這一次鄉試的第一名。」

  王用予就很驚訝了,他認同最有學問的兩個人都沒考上,一個是俞麟,是當地的孝子,他怎麼會考不上呢?這個大官就講,他是享有孝子之名,可是他在侍奉父母的時候內心常常還有怨氣。做表面功夫,內心不恭敬、不真誠,還埋怨父母,這犯的是什麼罪過呢?

  「腹誹」。就是肚子裡面在罵父母,怨父母,慢慢的,親情都越來越薄了,這是他的一個罪過。他享孝子之名,本來就沒有積福,享了這些世間的虛名,還把福給折掉了。而且他處事當中講話太刻薄。由於這些原因,他終生窮困潦倒,考不上功名。

  另外一個是郁從周,這個人十幾歲,下筆就可以寫幾千字的文章,這麼厲害怎麼也沒考上?這個主事的官員就講,這個郁從周命中是十七歲考上秀才,二十六歲考上進士,四十五歲當大司空,五十四歲做少保(太子的老師),六十九歲壽終正寢。當皇上的老師,祖上沒有十代積德不可能。可是因為他文章很好,所以很傲慢。

  「傲不可長」,在《禮記。曲禮》一開始就講了。太傲慢了就折了自己的福報,尤其是講話特別犀利,常常罵人罵到讓人家無地自容。神明記他的口過已經記了兩千四百七十多條了。假如他再不改,口過超過三千條,命就沒了。福折完了,福祿盡了,人就要亡了。

  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好,「有一念而觸鬼神之怒,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釀子孫之災,皆須慎之。」所以諸位朋友,講話要很謹慎,否則不只會給自己招禍,還會禍延子孫。[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