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念善,奔極樂 一念惡,墜苦海

於 2021年8月15日 (日) 15:28 由 心平气和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一念恶,坠苦海.jpg|thumb|350px|right|[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892330779/641 原图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CWXkkW_bb0oWnXLk8…”)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一念善,奔極樂 一念惡,墜苦海,當健達多的叱喝聲還迴蕩在空中時,蜘蛛絲突然從他的手中斷落了。於是健達多又重新掉回地獄中,只剩下銀色的蜘蛛絲,在黑暗的空中閃閃晃蕩着。佛陀看了,輕輕地嘆息着。佛陀的嘆息,也是我們的嘆息。

目錄

原文

   佛陀說,再小的善,也能助你奔向極樂天堂;再小的惡,也會令你墜入地獄苦海。

有一天,當佛陀在蓮花池畔漫步時,凝望着澄澈的池水,突然看到了地獄裡的景象:無數眾生在地獄的血池裡,浮沉哀號着。

佛陀悲憫地看着浮沉哀號的眾生,想着他們的無知和罪業,不禁嘆息着。這時,他特別注意到了一個叫「健達多」的人。健達多在過去的一生中,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終因惡貫滿盈而墮落地獄。

佛陀悲憫他,想將他從地獄中解救出來,但在遍察他宿世的因緣後,發現幾乎找不到半點善行足以讓他得到救贖。再行深察,佛陀總算找到了他的微小善行。

原來,那是在久遠前的某一世,當有一天健達多走在路上時,有隻小蜘蛛也在路上爬行,健達多發現了,本想一腳踩死它,但剛要舉足時,忽然心中生起了一個善念,心想這隻小蜘蛛也不犯我,不如放它一條生路吧!就這樣,善念一起,小蜘蛛就從他的腳下死裡逃生了。

當佛陀觀察到這個善因緣後,發現那隻蜘蛛正停憩在極樂世界美麗的花葉間。於是佛陀抓起銀色的蜘蛛絲,從極樂世界徐徐地放到了地獄裡。

當健達多在黝黑的地獄中掙扎浮沉時,突然抬頭看到黑暗的天空中有一絲銀色的亮光從自己的頭頂上緩緩地降下來,於是他如遇救星般趕緊用雙手抓住了蜘蛛絲,奮力地往上爬,等他爬到中途想稍事休息時,突然看到蜘蛛絲的下方有無數地獄眾生,也正攀爬在蜘蛛絲上。

健達多看見後,不禁驚慌和憤怒,他想:「就只我自己一人,還怕這細蜘蛛絲斷了呢!這細細的蜘蛛絲,如何能承受這麼多人的重量,萬一斷了,不是又要墮回地獄去受苦嗎?」

因此,健達多情急之下惱怒地向下方叱責道:「餵!餵!這條蜘蛛絲是我發現的,是屬於我的,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都不准往上爬,下去!全部都給我下去!」

當健達多的叱喝聲還迴蕩在空中時,蜘蛛絲突然從他的手中斷落了。於是健達多又重新掉回地獄中,只剩下銀色的蜘蛛絲,在黑暗的空中閃閃晃蕩着。佛陀看了,輕輕地嘆息着。佛陀的嘆息,也是我們的嘆息。

一念善,可以讓健達多有緣得以脫離地獄苦海。

一念惡,也可以讓健達多重新沉淪回地獄苦海!

如此,我們還能輕易忽視任何一個微小的念頭或因緣嗎?[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