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畦新韭登春盤(戶力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畦新韭登春盤》是中國當代作家戶力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畦新韭登春盤
春日漸暖,春菜上桌。老北京講究吃開春的頭茬兒韭菜,且有「頭茬兒香、二茬兒嫩、三茬兒韭菜沒人問」之說。春韭上市早,味道清新,被譽為「春季第一菜」,又因「韭」與「九」諧音,新年吃新韭,取義天長地久,會有好彩(菜)頭。北京栽植韭菜的歷史可追溯到元代,明清時已廣為種植。至近現代,亦有不少備受歡迎的新品種。
韭菜花
韭菜
北京栽植韭菜的歷史
據《中國蔬菜名稱考釋》載:韭菜在我國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詩經·豳(bīn)風》中已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的記述,即農曆二月行祭禮時,獻羔羊,上韭菜。東漢《說文》云:「韭,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在一之上。一,地也。」因「韭」與「九」諧音,寓意天長地久,有吉祥之意,自古為「萬民珍之」。
北京栽植韭菜的歷史,遼金時期鮮見史籍記載,元代王禎所編《農書》卷八《百穀譜·蔬屬》中始見栽培韭菜的記述:「凡近城郭園圃之家,可種三十餘畦,一月可割兩次,所易之物足供家費,積而計之,一歲可割十次,秋後又可采韭花,以供蔬饌之用,謂之長生韭;至冬,移根藏於地屋蔭中,培以馬糞,暖而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比常韭易利數倍,北方甚珍之。又有就舊畦內,冬月以馬糞覆之,於迎陽處隨畦以蜀黍(高粱稈)籬障之,用遮北風。至春芽出,長可二三寸,則割而易之,以為嘗新韭。」
元代無名氏編撰《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還記載了醃製韭菜花的過程:「取(韭)花半結子時,摘去蒂,每斤用鹽三兩,同搗爛納瓷器中。」即摘取韭菜幼嫩花莖為主材,搗爛後醃製成醬。由此可見,元代北京已有韭菜栽植,且冬季也有栽植,還有了韭菜花的加工。延祐二年(1315)進士許有壬曾賦《韭花詩》贊曰:「西風吹野韭,花發滿沙陀。氣較葷蔬媚,功於肉食多。濃香跨薑桂,餘味及瓜茄。我欲收其實,歸山種澗阿。」
明代北京與韭菜相關的記述較多。正德四年(1509)重校刊行的《大明會典》記載皇室祭祀祖先家廟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祭品時,有「正月,韭菜四斤,生菜四斤,薺菜四斤」的記載。而成書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的《宛署雜記》記載當時宛平縣供應太廟各月份的祭品中有「正月份,薺菜四斤,生菜二斤,韭菜二斤」的記述,由此可見,明代韭菜仍為朝中祭祀供品。
明代對韭菜的栽植也有記述。謝肇淛(zhè)所編《五雜俎(zǔ)·物部三》載:「京師隆冬有黃芽菜、韭黃,蓋富室地窖火炕中所成,貧民不能辦也。」而劉侗、於奕正所編《帝京景物略》稱韭黃栽植「蓋水腹堅,生氣蟄,蟄者伏其毒,賈火氣以怒之,木挾驕而生,不受風雨,非膳食所宜齊。」由此可知,當時冬季已利用地窖培植韭黃了。
春韭味道清新,到了清代更為人們所青睞。過年時韭菜為乾隆帝必吃之食,他還寫了一首韭菜詩讚之:「七日為人日,三春物盡春。盤蔬雜堆韭,屏勝細鏤銀。」「七日」指大年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類生日」。盤子裡堆着韭菜,狀態仿佛「細縷銀」,無疑是溫室里出來的韭芽了。他偏愛「寒月食韭芽」,將「韭黃肉餃」列為皇宮御膳食譜。乾隆十八年(1753)十二月二十日,他令御茶坊「伺候五辛盤」,即春盤,也就是將蔥、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荽(suī,香菜)切成細絲,配以黃酒合醬食用,以通五臟之氣。
清初文人朱彝尊在《食憲鴻秘》中介紹了韭菜合子的做法:「好豬肉細切臊子,油炒半熟或生用,韭用生,亦細切,花椒、砂仁醬拌。擀薄麵餅,兩合攏邊,熯之,北人謂之合子。」而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點心單》中也介紹了韭菜合子的做法:「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麵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內加酥更妙。」
「五色韭」曾為清宮貢品
北京地區更有特色的韭菜品種,如「五色韭」。據《北京百科全書·大興卷》載:「'五色韭』為大興區特產,因從根到梢有白、黃、綠、紅、紫五種顏色而得名。原名'丁韭』,亦稱'蓋韭』'芽子韭』,產於瀛海莊一帶。早期栽培者是清末同心莊丁姓農民,於冬季常溫下露天栽培,以麥麩為覆蓋材料,經'悶白』'捂黃』'出綠』'曬紅』'凍紫』等過程培育而成。農曆臘月開始收割,春節前後為收割旺季,一冬可收割兩三次,為冬令蔬菜佳品。」因收割後將韭菜捆成小把兒,就像野雞的脖子,色彩鮮艷十分好看,所以人們才又給它起了個非常形象的名字——「野雞脖」。
「五色韭」被送至清宮後,因顏色亮麗、味道上乘,被慈禧太后定為貢品,謂之「彩韭」「宮韭」,此後也成為各王府餐桌上的上乘佳肴。民國時期曾一度遠銷到華北、東北、西北各地,並成為京城前門一帶「老正興」「都一處」「全聚德」「便宜坊」等老字號不可或缺的食材。
1949年前後,瀛海莊栽植「五色韭」的有30餘戶,主要銷往天橋、宣武門一帶的菜行(批發蔬菜的商行)。當地流傳着一句順口溜:「瀛海莊,三大能,國祥、佩玉、曹躍恆」,讚譽的是當時種植「五色韭」的三位知名「菜把式」:馮國祥、宋佩玉和曹躍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農業合作化時期,瀛海莊的「五色韭」栽植面積達到數百畝,曾成為供應首都市場的特色菜,頗受市民青睞。然而,由於「五色韭」種植技術要求高,用工多、周期長、冬季露天培植較為辛苦等原因,七十年代停止了大規模種植,傳統栽培技術失傳。
2016年,瀛海鎮農民劉德才在95歲高齡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培育韭苗,在寒冷的冬天用風障、沙土和鋸末改造韭畦,試種「五色韭」。通過早晚翻麥糠控制溫度和光照等精心培植,使其根部呈現出白色,莖部由黃、綠、紅依次漸變,頂尖上帶着厚重的紫紅色。2019年冬天,他終於成功培育出了失傳已久的「五色韭」。2022年,瀛海「五色韭種植技術」被列入《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季青韭菜」名揚京城
「四季青韭菜」也是北京地區的特色蔬菜品種,其名字來源于海淀區四季青鎮。四季青鎮曾有「蔬菜之鄉」的美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為北京主要蔬菜生產基地,八十年代中期大面積種植韭菜,出品葉質鮮嫩、味道鮮美,「四季青韭菜」名滿京城。
據《四季青50年回眸》記載:為了隨時掌握京城市場上的蔬菜供應情況,當時的四季青公社主管蔬菜生產的負責人經常到各菜站進行考察,了解蔬菜市場供求情況。在七十年代末的調查中發現,京城市民對韭菜的需求量很大,而市場的供應量卻有限。有時市民們為了買到一小捆鮮韭菜,要排很長的隊。因京郊的韭菜種植面積較少,難以滿足市民們的需求,所以北京市菜蔬公司不得不從天津、河北等地調運韭菜進京。
經過多次市場考察和研究,公社決定建立一個以韭菜種植為主的專業大隊。通過對公社下屬各個農業大隊生產規模、土質、水源、技術力量的綜合分析,最後確定在緊鄰京密引水渠的遠大大隊成立韭菜專業大隊。一是這一帶水源豐富,利於灌溉;二是離京城較近,便於運輸;三是蔬菜種植歷史較長,技術力量雄厚。從1980年開始,遠大大隊全面轉為韭菜的種植,到1981年末,僅四季青公社就投資200萬元在遠大大隊實施大棚韭菜覆蓋,其品種有四五種,既有早春上市的春韭,也有晚秋上市的秋韭。
那時,走進遠大大隊的菜地,都處是綠油油的韭菜,滿眼望去,一片鬱鬱蔥蔥。每到七八月間,菜園裡的韭菜花便競相開放,雖不艷麗,卻樸實而清雅。這綠油油的數百畝韭菜園,成為京西的一道風景。由此,遠大大隊便有了「韭菜大隊」之稱。
到1984年,遠大大隊每年向首都市場供應韭菜300多萬公斤,其中冬季供應200多萬公斤。當年一車車鮮嫩的韭菜,被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首都的各大菜市場,「四季青韭菜」名揚京城。尤其是春節前後及「二月二」上市的韭菜,因產自溫室大棚內,更是質地柔嫩、新鮮,剛剛被擺上貨架,就被市民們搶購一空。北京人講究「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大年初一吃韭菜餡餃子,初三吃韭菜餡合子,而「二月二」吃春餅時也要有韭菜炒雞蛋。早春新鮮上市的韭菜,成為老北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配料。
八十年代末,隨着「菜籃子工程」的實施,北京市逐步解決了首都市場蔬菜供應短缺問題,京城韭菜的需求量也大為減少。為此四季青公社對各大隊的蔬菜種植面積和品種進行了調整,遠大大隊也逐漸恢復其他蔬菜的種植面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