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交易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筆交易觀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一筆交易觀是將外幣計價的商品或勞務的購銷業務與其以後發生的外幣性債權、債務的結算業務視作同一筆業務,凡與這筆業務有關的債權債務結算時產生的匯兌損益,均作為調整相應的購銷業務的銷售收入或採購成本等賬戶處理。
一筆交易觀的運用
在實務中,一筆交易觀較少採用。採用一筆交易觀進行外幣業務會計處理時,在結清各項債權、債務之前,這筆交易業務並未完全結束,只有到債權、債務結清後,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已歸入原來的賬戶,這筆交易業務才算完結。
一筆交易觀和兩筆交易的比較
一筆交易觀和兩筆交易相對,兩筆交易觀指將外幣計價的商品勞務與其他外幣性債權、債務的結算業務視作兩筆相互獨立的業務,對於債權、債務結算時產生的匯兌損益不再調整原來的銷售收入或採購成本等賬戶,而單獨設置相關賬戶予以反映的觀念。
我國的會計制度也規定企業應當採用兩筆交易觀對外幣計價的業務進行處理,其中由債權、債務結算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一般通過「匯兌損益」科目進行處理,該科目主要用於核算金融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金額。
術語解釋
匯兌損益是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銷售收入也叫營業收入或者經營收入,是指企業發生在商品產品、自製半成品或提供勞務,使商品產品所有權轉到顧客,收到貨款、勞務價款或取得索取價款憑證,而認定的收入。
採購成本是指由購買存貨而發生的買價(購買價格或發票價格)和運雜費(運輸費用和裝卸費用)構成的成本,其總額取決於採購數量和單位採購成本。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