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讀屈原一肅然(李華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讀屈原一肅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讀屈原一肅然》中國當代作家李華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讀屈原一肅然

一一《屈原詩歌釋讀》前言

我們起心編著《屈原詩歌釋讀》這本書,是別有一番因緣的。屈原於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誕生在秭歸樂平里(今宜昌秭歸縣)。在屈原故里,我們生活和工作了幾十年,總是以偉大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而無比驕傲,無比自豪。屈原的高尚品格浸透着我們的血液,屈原的光輝詩篇照亮了我們的心胸。我們崇敬屈原,緬懷詩人,對他懷有一份特殊的濃烈的鄉情與鄉戀。為了更加普及屈原的詩歌,幫助廣大青少年讀懂那一首首思想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詩篇,便點燃了我們編著此書的熱情,也平添一種責任感。

「楚辭」是楚國人創造的一種新詩體,亦稱騷體。它是以屈原為代表,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的詩歌。西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劉向曾編輯一部《楚辭》,凡16卷。這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詩歌作品集,經過屈原的天才創作,使楚地之「辭」得以發揚光大,成為一代詩歌成就的光輝代表和典範。可惜的是,劉向編定的16卷本《楚辭》,早已佚失。後世見到的最古《楚辭》版本,為東漢著名學者王逸的注本《楚辭章句》。它包括屈原、宋玉的作品,也包括西漢人模仿屈、宋的作品。我們從《楚辭》中專門選出屈原的全部作品,編成這本《屈原詩歌釋讀》,似屬當今書海中所罕見。

「楚辭」中的作品哪些是屈原所作?從古至今,說法不一,互有異同。班固《漢書。藝文志》有「屈原賦二十五」之記載,但沒有具體篇目。王逸《楚辭章句》云:屈原作品有二十六篇。即增加了《大招》一篇。但他對《大招》又持懷疑態度,到底是屈原所作呢,還是景差所作?模稜兩可。宋代朱熹《楚辭集注》認為,屈原作品是二十五篇。其中,《大招》系景差所作。其餘篇目與王逸之說相同。在當代楚學界,大多數學者認同:《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卜居》、《漁父》共25篇為屈原所作。亦有學者認為[是27篇的。誠然,有些見識也一言難盡。學術的魅力,在於嚴謹與準確。但要真正做到,自非容易之事。

屈原的詩歌,充滿了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中國優秀古典作家詩人的傳統[精神]],屈原就是這個優良傳統的傑出代表。他是楚國人,與楚國休戚相關,他把自己的命運和楚國的命運、百姓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為楚國的強盛而興奮,也為楚國的衰敗而悲傷,他願意把生命貢獻給楚國,他嚮往君主的賢明,並竭盡忠誠。屈原的愛憎鮮明。在詩歌的字裡行間,總是充溢着特別濃烈的楚國情懷,所抒發的憂憤之情非常深廣,感人肺腑,動人心魄!品讀屈原詩歌,令人傾心折服,嘆為觀止!

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言詩體的形式,而以六言句式為主。其句法已不是平常說話的語式,而是音樂形態下歌唱的句法,富有楚聲、楚樂的節奏和韻味。比如,出現在屈原詩中的一句開頭,常有「羌」、「謇」、「紛」等發語詞和楚地方言;常用於句中的「兮」,起着不可或缺的舒緩節奏、凝重語氣的作用;用於句尾的「些」、「只」等,用以表達失意憂傷的「詫傺」,以及表示君王的「靈修」、「荃」等等。每首詩結尾部分的「亂」辭,即尾聲,也是樂曲的結束曲。此外,還有「少歌」和「倡」,既有小聲低吟,又有大聲歌唱。因此,屈原詩歌具有音樂一般的藝術魅力。

《離騷》和其他詩篇,大量採用比興手法。比如,用各種香木、芳草比喻美人,以傾吐心靈的聲音;用許多神話傳說,尤其是崑崙山神話傳說,來展示其精神的追求,馳情入幻。這樣,既豐富了詩的藝術想象力,又張揚其浪漫主義精神,構成屈原詩特有的雄奇瑰麗之特色。讀後往往令人驚嘆不絕!

屈原的詩歌,沒有寫出來的遠比已寫出的要多。它是詩人高尚人格的折光,也是屈原美麗靈魂的旗幟。她好像燦爛的星月在黑夜中照耀着世代人民。偉大的詩人屈原,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屈原詩歌釋讀》(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吸收了古今注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縱橫比較中,取其所長,舍其所短,擇善而從之。雖不敢夸為「後來居上」,但其中也許不乏一些新意。本書立足於普及性,以求雅俗共賞。一己之見,往往是有限的。好在這本書的編著是靠集體的智慧,我們五雙眼睛聚焦在一處,自然多一份穿透力。

由於我們的學識積累不夠深廣,在題解、注釋和串講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1]

作者簡介

李華章 ,湖南漵浦人,湖北宜昌市文聯原主席、黨組書記 ,兼市作家協會原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