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败涂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近义词 :一败如水 丢盔弃甲 狼狈不堪

近义词 :片甲不留 狼奔豕突 丢盔卸甲

近义词 :溃不成军 头破血流 屁滚尿流

反义词 :旗开得胜 一鼓作气 克敌制胜

反义词 :百战不殆 东山再起 不败之地

出 处 :《史记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一败涂地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bài tú dì,意思是指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原文

《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与,还守丰。[1]

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反秦起义,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选择别人吧!”

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斩白蛇起义,击败了项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称汉高祖

视频

一败涂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