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丁四新

增加 2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丁四新
| 图像 = [[File:丁四新.jpg|缩略图|center|[httphttps://wwwp1.casadssl.casqhmsg.cncom/wcmt016cb6b445b0ff2397.jpg 原图链接] [https:/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baike.so.com/200912doc/W0201005116194354254696438294-6651974.jpg html 来自360 链接]]]|
| 出生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籍贯 = 湖北武汉| 职业 =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母校 = 武汉大学
}}
'''丁四新'''(DINGSixin), [[ 湖北武汉 ]]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1月),珞珈特聘教授(2011年3月-2014年12月),现任清 [[ 华大学 ]] 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曾任 [[ 武汉大学 ]] 哲学学院教授、 [[ 国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 [[ 武汉大学 ]]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成员;1999年6月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自1999年7月以来任教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为02-03年度 [[ 哈佛燕京学社 ]] 访问学者;大学本科就读于 [[ 厦门大学 ]] 哲学系,研究生阶段师从 [[ 萧萐父、唐明邦 ]] 、李德永、 [[ 萧汉明、郭齐勇 ]] 等先生。
社会兼职包括: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哲学系系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2013年4月以来)、 [[ 中华孔子学会 ]] 常务理事(2015年11月以来)和湖北省周易学会会长(2010年11月以来)。
他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著作7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和A&H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评论100篇。他先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他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哲学、简帛思想、易学和儒家哲学的研究。他担任《中州学刊》编委、《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集刊《简帛》编委、《哲学评论》编委等。
 
== 人物经历 ==
丁四新(DING Sixin,1969年11月-),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 ]] 研究中心、 [[ 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 ]] 、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成员,哲学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兼 [[ 中国哲学 ]] 教研室主任, [[ 《简帛》、《儒家文化研究》 ]] 、《哲学评论》等集刊编委。1996年9月-1999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1999年6月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1996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哲学,1996年6月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9月-1993年7月,厦门大学哲学系本科生,获哲学学士学位。 师从 [[ 萧萐父、唐明邦 ]] 、李德永、 [[ 萧汉明、郭齐勇 ]] 等先生。学位论文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首篇 [[ 中国哲学 ]] 专业百优博士论文)。
1999年7月,留系任教;1999年9月-2001年10月,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2001年10月-2006年11月,武汉大学哲学系副教授;2002年8月-2003年12月美国 [[ 哈佛燕京学社 ]] 访问学者,2004年6月以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11月-2013年11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四级; [[ 台湾大学 ]] 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 [[ 研究员]](2010年5月);2011年3月-2014年12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珞珈特聘教授;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三级;2015年1月以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5年11月以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二级。 曾赴 [[ 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 ]] 及港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做学术演讲、访问研究。
出版专著及个人文集《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 东方出版 社2000 社]]2000 年)、《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 [[ 中华书 局2009 局]]2009 年)、《郭店楚竹书〈 [[ 老子 ]] 〉校注》[[(武汉大学出版 社2010 社]]2010 年)、《楚竹简与汉帛书〈 [[ 周易 ]] 〉校注》( [[ 上海古籍出版 ]] 社2011年)等5部,主编著作7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和A&H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评论100篇。 此外,主编《楚地 [[ 简帛 ]] 思想研究》等论文集多部。近年代表性论文有《生、眚、性之辨与先秦人性论研究之方法论的检讨--以阮元、傅斯年、 [[ 徐复观 ]] 相关论述及郭店竹简为中心》、《〈 [[ 易传 ]] 〉类帛书札记十六则》、《〈墨子·墨语〉成篇时代考证及其墨家后学的鬼神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等。
【研究领域】古代 [[ 中国哲学 ]] 、出土 [[ 简帛 ]] [[ 易学]](《 [[ 周易 ]] 》与易学史)研究。
'''【任职】'''
[[ 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2006年11月至今。
博士生导师,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2004年6月至今。
[[ 副教授 ]] ,武汉大学哲学系,2001年10月-2006年11月。
讲师,武汉大学哲学系,1999年9月-2001年10月。
系主任兼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哲学系,2007年11月至今。
[[ 中国哲学 ]] 教研室主任,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哲学系,2006年9月-2007年11月。
'''【学历】'''
大学本科生,厦门大学哲学系,1989年9月-1993年6月,获哲学学士学位。
在大学、研究生院求学期间,获黄秀玑奖学金、 [[ 李达 ]] 奖学金、 [[ 徐复观 ]] 奖学金、蓝月亮奖学金等。
'''【教授课程】'''
本科生: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 [[ 《四书》、《老子、庄子》 ]] 、先秦 [[ 儒家 ]] 、先秦 [[ 道家 ]] 等。
研究生:《 [[ 周易 ]] 》哲学与中国文化、出土 [[ 简帛 ]] 哲学文献选读、宋明 [[ 儒学 ]] 资料选读、两宋 [[ 易学 ]] 文献选读。
读书会:宋明儒学资料选读,两宋易学文献选读,汉代哲学资料选读,魏晋玄学资料选读。
'''【专著】'''
[[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 》, [[ 东方出版 社2000 社]]2000 年。
[[ 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 [[ 中华书 局2009 局]]2009 年。
[[ 《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 社2010 社]]2010 年。
《楚竹简与汉帛书〈周易〉校注》, [[ 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1 社]]2011 年。
《先秦哲学探索》,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主编】'''
《楚地出土 [[ 简帛 ]] 文献思想研究(一)》, [[ 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2 社]]2002 年。
《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楚地简帛思想研究(四)》(丁四新夏世华), [[ 崇文书 局2010 局]]2010 年。
《黉门菊灿-- [[ 萧汉明教授 ]] 七秩华诞纪念文集》(黄黎星 [[ 崔波 ]] 丁四新), [[ 吉林文史出版 社2009 社]]2009 年。
'''【参编】'''
《新编 [[ 中国哲学 ]] 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
== 主要论文 ==
《生、眚、性之辨与 [[ 先秦 ]] 人性论研究之方法论的检讨--以阮元、傅斯年、徐复观相关论述及郭店竹简为中心》
《"人性有善有恶"辩--王充、世硕的人性论思想研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