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家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丁家庄是由原状元府和丁家庄两村合并而成。相传,丁姓一户于明朝晚期来此定居。无后传世,仅留下一口丁郎坟以及有关丁郎的传说。姜姓约于清道光后期(1845-1850年)由今北王珠镇的红兰村迁入。邱姓于明朝洪武年间(约1373-1380年)由云南迁居今高密市柴沟,其后约于清道光年间(1839-1841年)迁来。徐姓于清末由胶城大桥迁入。邵姓于清晚期由今胶南市的杨家山里迁来。王姓,据三官庙《王氏族谱》记载:王立勋于元朝至正年间(约1341-1356年)由江苏海州迁胶州城南窑头村居住。经营海鲜买卖,老三支首派十五世王会和十六世王道平约于清康熙年间迁来丁家庄北定居。其后王元浩中状元后,曾寄银两回家建状元府。因他叔父将钱输于赌场,府第刚起基便停建了。王元浩的后代及亲族繁衍生息,渐成村落,遂以状元府命村名。后状元府和丁家庄发展相连。1956年成立宏星高级农业合作社时两村合并,统称丁家庄。[1]

政区人口

丁家庄村。东临阜安街道办事处胜利村的相子树村,北依中云街道办事处的油坊台子村,南自西向东与之接壤的是三官庙南城子战太安和北三里河。全村1978年有耕地780亩,现有耕地380亩,共500户,。

经济状况

科学种田创高产。丁家庄地处三里河、云溪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下水丰富。生产大队把所有耕地统一规划,分成几个大片,每片打一眼大口机井,使所有土地成为水浇田,做到旱涝保丰收。并注意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小麦种植全部畦田化,及时施肥浇水,创造了平均亩产吨小麦的业绩,是当时全县单产第一。1973年荣获昌潍地区"科学种田先进单位"的锦旗。

科学种菜结硕果。生产大队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抓好菜园生产,使蔬菜生产初具规模。因此省蔬菜研究所选丁家庄为试点村。从1958-1966年派李加文教授和祁技术员在丁家庄村菜园蹲点,搞科学研究,对胶白、天津绿、大头菜、扁豆等蔬菜进行良种培育和栽培技术试验。由于有专家指导,各种蔬菜品质好,产量高,年年有大量的胶白、天津绿、大头菜等向香港出口。1958年秋,省农业厅在战太安村后扎高台拍摄丁家庄大白菜收获期间菜园管理和收获的纪录片,使丁家庄大白菜在全国出了名。

丁家庄的大白菜还前后四次送往北京。第一次是1959年,党支部派王义全给毛主席、周总理、刘主席、朱总司令每人送去一棵20公斤重的大白菜。中央办公厅接见了王义全,并回赠了两条中华香烟。王义全回来后转送给县委一条。第二次是在1973年11月,按照省农业厅的通知精神,丁家庄选了四棵重量在20公斤以上的优质大白菜,连根带土在苹果篓里栽好,送往北京国家农业展览馆,在全国农展会上展出。1988年和1989年连续两年,又挑选去掉根和老帮叶、重13市斤以上的白菜4吨,先用塑料袋包好,再装于木箱内,驻胶部队派两辆汽车和押运战士,由公社武装部部长马汝思代表城南公社党委送给党中央。

村集体年收入89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782元。[2]

社会事业

重视教育建设学校。1980年丁家庄与油坊台子村合资修建了丁油小学,36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全套木质桌凳、办公室、传达室、排篮球场、院墙等设施齐全。在不少学校还是"黑屋子,土台子"的年代,这所学校的建成在全县影响很大,县教育局多次组织各公社的中心小学校长到丁油小学参观。省教育厅、省电视台在丁油小学录像,并在省台多次播出。

丁家庄重视教育有优良传统。解放前,村民居住分散,由于多是穷人,无力办学,少数较富裕的人家送孩子到邻近村庄私塾读书。解放后,1949年春复学,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按年级被分到北三里河、城子等村的学校上学。1968年丁家庄大队投资办了初级小学,并全部用上龙苦土课桌。为此,县教育局组织全县的校长参观,推广龙苦土课桌。1980年创办丁油小学,更为全县的双改带了好头。1988年响应上级合班并校的号召,与三官庙等10个村合资修建了当时在全市是最高标准的完全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南关中心小学。

村党支部也很重视幼儿教育。1970年生产大队办了育红班(幼儿园)。现在村幼儿园和村委会在一座楼上,并为幼儿学习、锻炼配备了较齐全的设施,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全村幼儿入园率100%,中小学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100%。大专毕业生67人,中专毕业生134人。

村集体在留足发展再生产资金的同时,还拿出部分财力补贴群众生活。村民每季度每人发放精面粉50斤,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给全体村民发放肉、鱼、油、大米等,约合人民币80万元。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领到30-100元的生活补助。[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