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萬古蟾

於 2018年12月7日 (五) 11:44 由 Cit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人物生平

萬古蟾,中國剪紙影片的創造者,中國早期美術片開拓者之一。中國動畫創始人「萬氏兄弟」中的老二。

萬古蟾
中國剪紙影片的創造者

中國早期美術片開拓者之一

中國動畫創始人「萬氏兄弟」中的老二

目錄

基本信息

本名: 萬嘉綨
別名: 萬古蟾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1月18日 出生地點: 江蘇南京
逝世日期: 1995年11月19日 逝世地點: 上海
畢業院校: 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西畫系
職業: 美術片導演
代表作品: 《漁童》《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等

目錄

1.人物介紹 2.人物圖片 3.人物生平 4.人物作品 5.榮譽獎項
6.自我評價 7.人物評價 8.人物評價 9.評論訪談 10.親友緬懷

人物介紹

   万古蟾(1900.1.18-1995.11.19),原名万嘉綨,出生于江苏南京。万籁鸣的孪生兄弟。中国剪纸影片的创造者,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动画片开拓者之一。
1900年1月18日(一八九九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上午午时许,万古蟾出生于江苏南京夫子庙附近一个小商人家里,原名万嘉綨,与万籁鸣为双胞胎兄弟。他们就是日后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人称“大万老”、“二万老”的万籁鸣、万古蟾。几年后,家中又添了几个弟弟,活下来的五弟万嘉结和六弟万嘉绅,就是后来的万超尘、万涤寰,也是中国动画片事业的功臣。父亲万宝葵,号鹤筹,曾立志读书,可惜十年寒窗终功名未就,后该行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为人正直、心灵手巧、会绣花、擅织锦、更会剪花样。这万家四兄弟的事业启蒙人,就是他们的母亲。
因有美术才华,依靠借贷和其兄万籁鸣的资助,万古蟾1916年插班考入了著名美术家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主学西洋画科,在校期间曾是学生会会长。1919年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被留校任教,直到1921年。1921年到1925年其间,在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教美术课。平时常与兄弟一起探索动画影像映现原理。
192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开始从事美术电影工作。同年与其兄万籁鸣一起制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任美工,同年与兄弟合作摄制成功我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大闹画室》的成功拍摄,标志着动画这一电影艺术形式在中国正式诞生,其创作者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也被誉为中国动画鼻祖,合称“万氏兄弟”,其中万籁鸣、万古蟾的成就最大,又被动画界称为“万氏双雄”。
1927年,万古蟾独立完成滑稽动画短片《一封寄回来的信》。1935年,参与摄制成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赴武汉、重庆等地摄制有《抗日歌辑》6辑、《抗日标语》5辑和《上前线》等抗日救亡宣传动画片。1941年,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与万籁鸣摄制成我国也是亚洲首部、全球第四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上海及新加坡、马来亚和日本放映,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赴香港,在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从事影片的美术和布景工作,任美工科科长。1956年回上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开始研究剪纸影片。1958年拍摄出中国第一部独具特色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以后,又陆续导演了《渔童》、《济公斗蟋蟀》、《龟猴分树》、《人参娃娃》,并与钱运达联合导演了《金色的海螺》等剪纸片。其中《渔童》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人参娃娃》获德国莱比锡第四届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第一届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金色的海螺》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万古蟾的剪纸影片在艺术形式上吸收了皮影、窗花、剪纸等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技巧,采用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法,为中国美术电影开辟了一个新片种。
万古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动画学会顾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顾问、第五、七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职。为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始人,有重要贡献。1995年逝世,享年95岁。

人物圖片

人物關係

兒子:萬百五http://www.lmdh.cn/r&d/r&d01.html

人物生平

時間 事件
1900 1月18日上午午時許,萬古蟾出生於江蘇南京夫子廟附近一個小商人家裡。原名萬嘉祺,與萬籟鳴為雙胞胎兄弟。母親共生養了10個孩子,3個先後夭折,兄弟7人加之家道敗落,萬古蟾一度由姨媽撫養。
1907 萬古蟾入私塾讀書,不久轉送入教會小學讀書,學習英文。
1908 七兄弟中又有一個弟弟去世。在萬古蟾的12歲、20歲時,又有兩個弟弟相繼去世,萬氏七兄弟變成四兄弟,即哥哥萬籟鳴、萬古蟾、五弟萬超塵和六弟萬滌寰。
1911 萬古蟾小學畢業。在教會學校畢業時需接受洗禮並加入基督教。父親擔心其國文基礎差,再度送到私塾讀書,後因經濟拮据,再次轉入教會學校(教徒可免費入學),直至中學畢業。
1919 因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萬古蟾插班考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西畫科。
1921

因畢業創作在杭州油畫寫生時,萬古蟾收到父親病危的電報,趕回家時父親已去世。
萬古蟾參加由畫家蕭公權、朱應鵬、汪英賓、謝列、陸景蘭等人發起的晨光美術會,會員有著名畫家張聿光、吳待秋、烏叔養、陳抱一、倪貽德、張眉孫、許敦谷、魯少飛等。
9月,萬古蟾畢業留校任教,時間約為一年。

1922 由洪野、陳抱一介紹,萬古蟾到上海閘北青雲路附近的上海大學擔任西畫教員。
1923 南京美專建立,缺少教員,萬古蟾與上海美專的同學倪貽德、留日回來的關良、許敦谷一起受聘赴南京美專任教,招生的學生中有五弟萬超塵。
1924

同學倪貽德發表短片小說《玄武湖之秋》,內容涉及真人真事而被解聘,萬古蟾認為校方處理不公,憤然辭職回滬。
下半年,經哥哥萬籟鳴介紹,萬古蟾在商務印書館藝徒學校擔任圖畫教員。此時,五弟、六弟均在上海學畫,兄弟四人匯合在一起,全部走上了繪畫的道路。萬籟鳴(已經成家)與萬古蟾兄弟二人在蘇州河北岸閘北區天通庵路的三豐里租了住房,萬古蟾單身一人住在樓梯拐角處的一間很小的亭子裡。從此,這間亭子就變成了他們討論動畫片的場所,也成為日後試製動畫片的工作室。

1925

萬氏兄弟在北京路舊貨鋪買到一台舊的「安賴蒙」木殼攝影機,改裝後既是攝影機,又是逐格放映機。
7月,萬氏兄弟為商務印書館試拍完成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商務影戲部(後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缺少美術設計人員,萬古蟾和萬超塵一起加入,率先進入電影界工作。

1926

元宵節,一直為解決動畫背景的晃動問題而苦惱的萬古蟾獨自來到城隍廟,在走馬燈的啟示下,萌生了將動畫人物與背景分離單獨繪製的想法,由此解決了背景的晃動問題。
經聯華影業公司編劇孫師毅介紹,萬古蟾與萬滌寰進長城公司工作,主要從事美工設計。 長城畫片公司撥出一小筆經費用於試拍動畫片。萬氏兄弟利用這筆錢改裝了逐格拍攝合成機,同期解決了墨水與顏色的基本問題,為成功拍攝動畫片做好了準備。
萬氏兄弟合作完成了中國首部無聲動畫《大鬧畫室》,片中的畫家由萬古蟾飾演。《大鬧畫室》的成功拍攝,標誌着動畫這一電影藝術形式在中國正式誕生,其創作者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也被譽為中國動畫鼻祖,合稱萬氏兄弟,其中萬籟鳴、萬古蟾的成就最大,又被動畫界稱為「萬氏雙雄」。

1927

獨自完成了滑稽短片《一封寄回來的信》的創作。
經人介紹到復旦附中兼任圖畫教師。
萬古蟾結婚。
7月到9月,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軍事政治學校,萬古蟾應聘教書,並擔任少校藝術股長。

1929 明星公司拍攝《火燒紅蓮寺》,萬古蟾在影片中擔任布景師兼特效技術員,利用合成機拍攝創造了人坐在老鷹背上飛上天空的鏡頭。
1930 《火燒紅蓮寺》以後,各大影片公司四處網羅電影特技人員,趁大中華公司拉人之際,萬古蟾提出要拍一部動畫短片。

第二部動畫短片《紙人搗亂記》在大中華公司拍攝完成。

1932

2月,日軍向十九路軍的防線發起攻擊,所有居民不論貧富均湧入租界。萬氏兄弟一家不得不倉促離開閘北,在租界度過數月,等返回閘北時家中除了被搶救出來的合成機外,其它動畫資料全部被炸成灰燼。
冬,聯華影業公司委託萬氏兄弟利用動畫宣傳抗日,先後繪製了短片《同胞速醒》、《精誠團結》等片,編劇朱石麟。

1933-1937 動畫片的初步成功為萬氏兄弟的動畫創作打開了局面,這4年也是萬氏兄弟集中從事動畫創作的四年,動畫創作無論從動畫技術還是藝術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具備了拍攝大型動畫長片的能力。受明星公司委託,繪製了反對販毒吸毒的《狗偵探》,宣傳消滅蚊蠅的《抵抗》,根據伊索寓言改編的兒童教育片《飛來禍》、《龜兔賽跑》、《蝗蟲與螞蟻》、《駱駝獻舞》等。反帝影片有《國貨年》、《血錢》、《漏洞》、《民族痛史》、《航空救國》等;還有宣傳新風尚新文化的《新潮》等。
1935

中國首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動畫片進入有聲片時代。
下半年,萬古蟾創作發表漫畫人物「笑面猴」(但署名是萬氏四人), 該卡通形象與「三毛」「牛鼻子」「蜜蜂小姐」「小黑炭」「陸小姐」等齊名。

1936前後 萬氏兄弟在霞飛路的和合坊附近成立了「萬氏美術照相館」以維持生計。萬滌寰負責攝影,萬超塵經管店務,萬籟鳴為顧客奉送一幀剪影以招攬顧客,萬古蟾則主持對外沖曬。
1936-1937 萬古蟾為故事片創作動畫片段。主要有1936年胡心靈導演的《父母子女》中「少年岳飛」的情節;1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馬路天使》中,演員周璇唱歌時有個小白點打拍子的字幕鏡頭。此外,為衛生局繪製了一段宣傳衛生的短片《禁止吐痰》;為益利汽水公司創作動畫廣告片。
1937

萬古蟾租住在上海長樂路54號一煤炭店樓上東廂房,房子下面的汽車間改裝成動畫拍攝間。
9月,江蘇省立教育學院(無錫)成立電化教育專修科(簡稱「電專科」,這是我國最早的電教事業),萬古蟾受聘擔任動畫講師。考慮到「萬氏照相館」已經立足,遂與孫師毅一起赴無錫任教。上海失陷後,省教育學院奉命撤離無錫,電影專業師生被指定向武漢撤離。
11月,萬古蟾帶領一小部分學生隨「上海救亡演藝隊」到達武漢,在中國電影製片廠(簡稱「中制」)與萬籟鳴、萬超塵重逢,旋即投入到動畫創作當中。

1937-1938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抗戰歌曲》七集、《抗戰標語》五集,還為一些歌曲配過動畫片,如《馬兒跑》(冼星海作詞作曲)、《保家鄉》(賀綠汀作詞作曲)、《滿江紅》(劉雪庵配曲),以及《長城謠》、《巾幗英雄》等
1938

4月,周恩來、鄧穎超、彭德懷、秦邦憲等人參觀「中制」,與萬氏兄弟握手言談,席間,萬氏兄弟為周恩來等人剪影、畫速寫、攝影留念。
秋,日軍進攻武漢,萬氏兄弟隨中制轉移至大後方重慶。「中制」在重慶的觀音岩純陽洞建造了新廠房和攝影棚,廠長由鄭用之擔任。

1939

5月,萬古蟾與萬籟鳴經貴陽去昆明,辦理好護照手續後借道越南赴香港,再從香港乘英商太古輪抵滬。到達上海時已經入秋。
秋,迪斯尼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後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業績,一布商見有利可圖,遂與萬氏兄弟商洽投資拍攝動畫片《大鬧天宮》。就在先期工作接近完成之際,物價飛漲,投資商見到囤積的膠片比拍攝動畫片更能賺錢,遂找藉口反說萬氏兄弟違約,並將其辛苦繪製好的六百餘幅分鏡頭畫面作為賠償才算了事,數月心血付之東流。

1940 新華聯合影業公司派導演方沛霖攜寫好的劇本《鐵扇公主》與萬氏兄弟接洽,達成協議後為影片拍攝專門成立了卡通部,萬古蟾擔任卡通部主任。萬籟鳴此時在良友圖書館公司任《良友畫報》美術編輯,以兼職的形式在卡通部工作。
1941

《鐵扇公主》攝製完成,耗時約一年半,全長八千尺,可放映九十分鐘。
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鐵扇公主》作為「戰利品」被日寇掠去。

1942 2月,《鐵扇公主》在日本人掌控的上海國際劇場上映六天,連日滿座,觀眾達一萬八千餘人。同年9月,《鐵扇公主》片名改為《西遊記》,在日本上映,大受歡迎。

上半年,《鐵扇公主》的成功使新華聯合影業公司大受刺激,萬氏兄弟趁熱打鐵協議籌拍影射日本侵略者的兒童教育片《昆蟲世界》,且在短期內完成了分鏡頭文字腳本和分鏡頭畫面設計。待工作進展到尋找小演員時,日軍進占租界,萬古蟾在此緊急情況下召開卡通部非常會議,經公司同意,銷毀了《昆蟲世界》所有的設計稿,解散了卡通部。

194-1945 萬古蟾的動畫事業中斷,失業達3年之久。
1945 抗戰勝利後,萬古蟾轉至北平,擔任中央電影攝影場第三廠美工科科長。
1946

萬古蟾擔任影片《聖城記》(沈浮執導)美工設計。
教育部在南京建立南京教育電影製片廠,準備拍攝動畫片《兒童識字運動》。廠長李清悚。為了能夠拍攝動畫片,萬古蟾辭去北平的職務,乘機來到南京,代理技術主任一職。
為《兒童識字運動》設計動畫,後因經費短缺而告終。

1947 「中制」由重慶遷到上海後,廠長羅靜予見萬古蟾在南京無事可為,遂邀請其去上海擔任美工設計。

1947年至1948年間,陸續完成了《萬象回春》(湯曉丹執導)、《武訓傳》(孫瑜執導)等多部影片的美工設計。
在這兩年間,萬古蟾一直沒有機會從事動畫創作,只能利用空閒時間重新設計了《昆蟲世界》的畫面稿,希望有朝一日實現這個夢想。

1948 在香港籌建長城電影公司的袁仰安先生委託張韋燾(影片商)與萬古蟾聯繫,希望能合作籌拍大型彩色動畫長片。
1949

年初,萬古蟾乘太古輪赴香港與袁仰安會面,先期參加長城公司的籌建工作。萬古蟾一面工作,一面托人去上海將動畫器材運到香港,並邀請萬籟鳴前往香港。
數月後,萬籟鳴趕到香港,此時,《昆蟲世界》已改編成《蜜蜂與蝗蟲》,影片終因預算龐大,技術力量不足而作罷。
從1949年到1955年,萬籟鳴、萬古蟾兄弟二人在長城公司合作設計電影布景,最初的幾年,長城公司的影片幾乎都是由萬氏兄弟完成的。主要影片有:《孽海花》《狂風之夜》《枇杷巷》《絕代佳人》《新紅樓夢》等20餘部。

1950 10月,長城公司同仁及各界友好發起萬籟鳴、萬古蟾五十雙慶百壽公祝活動,壽堂設在長城公司第一攝影場,袁仰安、李萍倩、岳楓、沈天蔭等導演紛紛簽名留念。
1951 完成了衛生教育卡通短片《禁止吐痰》,分印了二十多個拷貝,正式在港九等二十餘家大戲院同時上映。
1954 萬籟鳴隨香港代表團去大陸參觀,一去不返,消息傳到公司,公司擔心萬古蟾也步其後塵,要求其在一年內訓練幾名美工人才以彌補損失。
1955

6月,萬古蟾下定決心,向公司遞交了辭呈,被公司婉言拒絕。
冬,香港文化界組織回國觀光團,萬古蟾成為該團第一批團員。年底,成功返回大陸。

1956 7月,萬古蟾正式進入上影廠美術片組,任剪紙導演。隨後去外地考察、觀摩達半年之久。期間曾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木偶皮影觀摩大會演出,訪問在國外巡演載譽歸來的湖南皮影木偶劇團等,途中搜集到許多民間窗花、剪紙等資料,領會了皮影戲的藝術特徵,收穫頗大。
1957

初,母親去世。
春,剪紙片試製正式開始,陳正鴻、詹同等一起協助工作。劇本採用的是包蕾編寫的《豬八戒吃西瓜》。
秋,剪紙片初期工作告一段落,試拍正式開始,由於是第一次攝製剪紙片,人物動作非常不合理,第一次試拍失敗。廠長特偉在放映間觀看了試片後,又從動畫組和木偶片組調來了胡進慶、錢家?、沈祖慰、車慧等不同技術特長的創作人員。

1958 9月,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瓜》試製成功,為我國的美術片再添一新片種。
1959 第二部剪紙片《漁童》攝製。

萬古蟾執導了《龜猴分樹》、《濟公鬥蟋蟀》。《濟公鬥蟋蟀》突破了單純用紙來製作紙偶的材料限制,在紙偶公雞上採用了真雞毛,蟋蟀直接使用了風乾的真蟋蟀。

1960

攝製《人參娃娃》,該片比以前各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月22日,中國美術電影製作展覽會在北京美術館開幕,展覽期間,萬古蟾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美術電影座談會,同行的除了上海美影廠領導和部分創作人員外,還邀請了在京的文藝界著名人士,如陽翰笙、陳白塵、華君武、嚴文井、張光宇、葉淺予等。
8月,萬古蟾在上海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

1961 《人參娃娃》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萬古蟾與錢運達一起準備籌拍《金色的海螺》,因身體不適,住院治療。

1962 年初,與創作人員赴海南島出外景。在這期間,得知在西安工作的兒子生病,隨即請假趕赴西安。

3月返回上海。

1964

4月,影片拍攝過半,接到醫院通知,萬古蟾住院手術。影片後半部分由錢運達執導完成。
《金色的海螺》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國際電影節盧蒙巴獎。
8月,萬古蟾當選為上海市第五屆人民代表。
下半年,為了恢復身體,廠里安排萬古蟾去設在無錫的華東療養院療養,在此期間,他常去太湖邊風景寫生,構思將白居易《長恨歌》拍成剪紙片。

1965

萬古蟾從無錫回到上海。政治形勢發生變化,電影局點名批評了《金色的海螺》,認為該片有「混淆階級陣線,污衊勞動人民」的錯誤,萬古蟾遂取消了《長恨歌》的拍攝計劃。
鑑於神話故事及民間題材的作品很難把握階級立場,影片拍攝轉向「現代戲」,在此政治環境下,萬古蟾拍攝了抓美蔣特務題材的剪紙片《紅領巾》。

1966 文革爆發,多年收集的有關動畫藝術和技術方面的資料在抄家時丟失。不久,萬古蟾被關「牛棚」隔離審查,罪名從毒害少年兒童上升到國民黨的派遣特務。
1968 2月,從香港回內地的萬籟鳴、萬古蟾、馬國亮、雷雨等同志和曾去香港舉辦美術電影展覽會的特偉同志,作為叛國集團和文化特務進行立案審查,造反派為此專門成立了「303專案組」。
1969 萬古蟾被送往奉賢縣參加勞動改造。勞動期間因年逾古稀,且患有暑熱症,不堪繁重的體力勞動而昏倒在田間,被送回上海。
1976 萬古蟾的愛人去世。
1977 萬古蟾當選為第七屆人民代表。
1978

9月26日,與萬籟鳴一起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顧問。
年底,徹底推翻了戴在頭上多年的「莫須有」的罪名。

1986 10月,中國影協上海分會、中國動畫協會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舉辦萬氏兄弟從事美術電影60周年慶典。特偉先生在講話中稱萬氏兄弟是「這塊土地上最年長、最忠實的勤勞的園丁」。
1995 11月19日,萬古蟾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享年95歲。

個人經歷

萬古蟾,萬籟鳴之孿生弟。1921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科,先後在本校、上海大學、南京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科任教。1925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影片部美術設計,與兄籟鳴攝製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1926年入長城畫片公司,與兄弟合作攝製我國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1931年後與兄弟為聯華、明星影片公司製作宣傳抗日的《同胞速醒》、《民族痛史》,以及以寓言故事為內容的《龜兔賽跑》等動畫短片。1935年製作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37年在武漢入中國電影製片廠,製作動畫短片《抗戰歌曲》和《抗戰標語》。1940年任上海新華影業公司動畫部主任,與兄弟共同製作中國第一部大型有聲動畫片《鐵扇公主》。1945年後任北平中電三廠美工科科長、南京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技術主任、上海中國電影製片廠布景師。1949年到香港,任長城電影公司美工科科長,與兄籟鳴設計繪製動畫片《蜜蜂與蝗蟲》,因技術條件限制未攝製成片。1956年回上海,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

在為了繁榮新中國動畫片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的驅使下,萬古蟾的創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溫期。他先後導演了《漁童》(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濟公鬥蟋蟀》《龜兔分樹》《人參娃娃》,其中《人參娃娃》榮獲第一屆亞力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他和錢運達聯合導演的《金色的海螺》榮獲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為了開創和發展的動畫電影事業,萬古蟾潛心探索,矢志不喻,晚年擔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顧問,直到1995年逝世。

主要作品

摺疊導演剪紙片 1958:豬八戒吃西瓜 萬古蟾作品 萬古蟾作品

1959:漁童濟公鬥蟋蟀

1961:人參娃娃

1963:金色的海螺(與錢運達合作)

摺疊導演木偶片 1960:降龍記(與岳路、陳正鴻合作 ) 萬氏四兄弟主要作品 萬氏四兄弟主要作品 與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聯合編導動畫片

1926: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大鬧畫室

1930:紙人搗亂記

1931-1932:同胞速醒 精誠團結

1934-1937:神秘的小偵探 新潮 抵抗 飛來禍龜兔賽跑蝗蟲與螞蟻 國貨年 漏洞 民族痛史血錢航空救國駱駝獻舞

1938:抗戰歌曲(七集) 抗戰標語 (五集)

1940:鐵扇公主 [1]

摺疊編輯本段家庭背景 萬籟鳴在欣賞之餘,就和兄弟們共同探索製作"卡通片"的奧秘。經過無數次失敗,他們繪製的卡通畫終於活動起來了!消息傳出,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約請他們繪製"舒振東華文打字機"的廣告片,這是中國第一部卡通廣告片。

萬氏四兄弟出生於南京一個商人家庭。他們的父母一共生下十個男孩,其中三個出生不久即夭折,還有三個也因病先後去世,活下來的只有四個,這就是:老大萬籟鳴和老二萬古蟾(雙胞胎),老五萬超塵和老六萬滌寰。萬氏四兄弟從小就喜歡繪畫。1919年,19歲的萬籟鳴向上海商務印書館投寄畫稿,毛遂自薦,終於被錄取在該館美術部工作;不久,萬古蟾考進上海美專西畫科插班學習;萬超塵則考進上海東方藝專裝飾系。

1926年,萬氏兄弟進入長城畫片公司,製作了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1931年起,他們又在聯華影業公司先後製作了宣傳抗日的《同胞速醒》、《精誠團結》以及寓言片《龜兔競走》等。1932年,萬氏兄弟轉入明星影片公司卡通部,繪製了長達八十分鐘的《卡通集》。該片由六個短片組成,由張石川的小女兒張敏玉和卡通人物小黑猴、黑貓、小黑狗、小白兔等,會串成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卡通片。

1935年,萬氏兄弟製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40年,他們又為新華影片公司製作了大型有聲動畫片《鐵扇公主》。解放後,萬氏兄弟先後投入新中國美術電影的創作。萬籟鳴創作的大型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曾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由萬古贍創作的《人參娃娃》,曾在萊比錫國際電影節和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由萬超塵創作的《雕龍記》曾在布加勒斯特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摘自於《影壇鈎沉》,趙士薈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抗日戰爭爆發後,萬氏兄弟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工作,參與製作《抗日歌輯》7輯、《抗戰標語》5輯等動畫短片。1940年,他與萬籟鳴應上海新華影片公司之邀,成立"新華卡通部",繪製並導演了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片長90分鐘,是東方最早的一部大型有聲動畫片。影片的情節曲折,形象生動,在攝影技巧與技術處理上,也有新的突破,是萬氏兄弟藝術風格臻於成熟的標誌。

由於連年的戰亂與動盪,他的動畫創作被迫中斷。1956年,他懷着"為新中國兒童貢獻綿薄之力"的熱情,放棄高薪,毅然從香港回到上海,隨即投入剪紙片的創作工作。他帶領胡進慶、劉鳳展、陳正鴻等年輕人,經過一年多的試驗,於1957年拍出了獨具風采的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受到觀眾和專家們的交口讚譽和國際同行的矚目。此後,他又陸續導演完成了《漁童》(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被廣播電影電視部等單位評為"中國百部優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之一")、《濟公鬥蟋蟀》、《金猴降妖》、《人參娃娃》(獲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等片。1963年,他與錢運達合導了剪紙片《金色的海螺》,人物造型完美,富於個性特徵,背景設計線條明晰,色彩和諧,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標誌着他的剪紙片創作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在第三屆亞非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盧蒙巴獎"。

摺疊編輯本段社會影響

1958年帶領胡進慶、劉鳳展、陳正鴻等將皮影戲和剪紙藝術運用到美術電影中來,成功地拍攝了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電影增添了一個新片種。後導演的剪紙片《漁童》於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人參娃娃》於1961年獲民主德國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1979年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金色的海螺》於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