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军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三军

现代;指陆、海、空三军

古代;前、中、后三个兵种

相关;《论语·子罕》

作用;打仗

范围;人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1]

详细概念

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三军

周制,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由于仅周一朝各时对于"一军"的数字有很大差异,先以西周初年的计算方法说:一军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七千五百人,三军统领称为"卿",即上卿,中卿和下卿,诸侯军力被严格控制,(西周初期,全国人口不过三百万,周天子所辖人口不过几十万,以东周时期一军12500人的算法肯定不科学)到东周时周天子对于诸侯管理能力削弱,强大的诸侯国一方面不能明目张胆越制,另一方面要扩充军备,仅仅增加三军的数量也肯定不够,所以产生了三军之外的军事编制,军队人数不定,但无法用"卿"的称谓,引"将率诸军"一说,产生了"将军"这一称谓,即后来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旧有三军,今又添二军,共是五军,亚于天子之制,豪杰向用,军政无阙。"

2.军队的统称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汉书·灌夫传》:"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说唐》第一回:"〔晋王〕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长征》诗:"更喜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例子

《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4."三"在古代为虚数,泛指多,因此三军也泛指数量大的军队

现代意义

现代"三军"指陆、海、空三军。

相关视频

我三军司礼部队气势山河,这场面真让人感动!

参考资料

  1. 古时候的“三军”指的是什么意思? , 360问答,2017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