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崖爬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叶崖爬藤 |
中文名称:三叶崖爬藤 拉丁学名: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别称:三叶青、石老鼠、石猴子 界属:植物界、崖爬藤属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种:原始花被亚纲、三叶崖爬藤种 目科:鼠李目、葡萄科 |
三叶崖爬藤为三出复叶藤本植物,以卷须缠绕他物而爬升。其渐粗大的茎扁平形,表面有纵棱沟,黑褐色或灰褐色,枝圆柱形,被淡红色毛,且有须,可攀爬,须有固着的作用。叶具长柄,为三出复叶,展开呈三角形;小叶为卵形至披针形,叶先端锐尖至钝,基部呈楔形至近圆形,圆齿缘具有芒尖,叶面有腊光,纸质至革质,呈深绿色。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密生,4瓣小花瓣,呈十字型,淡绿色。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的功效。[1]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纤细,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为3小叶,小叶披针形、长椭圆披针形或卵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近圆形,边缘每侧有4-6个锯齿,锯齿细或有时较粗,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5-6对,网脉两面不明显,无毛;叶柄长2-7.5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1.8厘米,侧生小叶柄较短,长0.3-0.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
花序腋生,长1-5厘米,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下部有节,节上有苞片,或假顶生而基部无节和苞片,二级分枝通常4,集生成伞形,花二歧状着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长1.2-2.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1-2.5毫米,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圆形,高1.5-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萼齿细小,卵状三角形;花瓣4,卵圆形,高1.3-1.8毫米,顶端有小角,外展,无毛;雄蕊4,花药黄色;花盘明显,4浅裂;子房陷在花盘中呈短圆锥状,花柱短,柱头4裂。
果实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径约0.6厘米,有种子1颗;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圆钝,表面光滑,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椭圆形,腹面两侧洼穴呈沟状,从下部近1/4处向上斜展直达种子顶端。花期4-6月,果期8-11月。
地理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山坡灌丛、山谷、溪边林下岩石缝中,海拔300-1300米。
药用价值
一、
三叶崖爬藤,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Tetrastigma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formosanaHemsl.]的茎叶。分布于台湾。具有生肌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创伤。
功能
生肌敛疮。
主治
用于创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以鲜叶贴患处。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2]
二、
拼音Sān Yè Yá Pá Ténɡ
别名毒葡萄。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 formos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台湾崖爬藤 木质藤本。小枝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较长,小叶柄短小;小叶片狭披针形或狭卵形,长5-6.5cm,宽1.5-2cm,先端渐尖,基部钝,侧生小叶基部稍不对称,两面无毛,边缘具疏浅锯齿。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绿白色;花萼近于全缘;花瓣4,三角状长椭圆形;雄蕊4;雌花子房4室,柱头4浅裂。浆果。种子2-4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灌丛中或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主创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以鲜叶贴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