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蔣琬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蔣琬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也。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琬以州書佐隨先主入蜀,除廣都長。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見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軍師將軍諸葛亮請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倉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為漢中王,琬入為尚書郎。亮卒,以琬為尚書令。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答。或欲構戲於琬曰:「公與戲語而不見應,戲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戲欲贊吾是耶,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又督農楊敏曾毀琬曰:「作事憒憒,誠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請推治敏,琬曰:「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主者重據聽不推,則乞問其憒憒之狀。琬曰:「苟其不如,則事不當理,事不當理,則憒憒矣。復何問邪?」後敏坐事系獄,眾人猶懼其必死,琬心無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惡存道,皆此類也。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咸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軍入羌郭 淮破走算其長短以為事首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若維征行銜持河右臣當帥軍為維鎮繼今涪水陸四通惟急是應若東北有虞赴之不難。」由是琬遂還住涪。疾轉增劇,至九年卒,諡曰恭。

譯文

蔣琬, 字公琰, 零陵郡湘鄉縣人。他二十歲上與表弟泉陵人劉敏都成為當地名人。蔣琬以州書佐的身份跟隨先主劉備入蜀, 升為廣都縣縣長。劉備曾在一次外出視察時突然前至廣都縣, 看到蔣琬諸般公務都不管, 當時又喝得大醉, 故此大怒, 要將他治罪殺死。軍師將軍諸葛亮為蔣琬求情說:「蔣琬, 乃社稷棟樑之才, 其才幹不止於治理一個百里的小縣。他為政以安民為本, 不以表面文章誇飾, 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劉備一向敬重諸葛亮, 於是沒有治蔣琬的罪, 匆忙之中只罷免他的官而已。

劉備為漢中王, 蔣琬入朝為尚書郎。諸葛亮去世, 朝廷任命蔣琬為尚書令。東曹掾楊戲性格向來簡略, 蔣琬同他談話, 他有時不應不答。有人想在蔣琬面前誣陷他, 便對蔣琬說:「您與楊戲講話而他不答理, 其傲慢上級, 不是太過分了嗎!」蔣琬回答說:「 各人心性不一樣, 就像人的容貌有差異, 當面應承背後非議, 這是古人告誡人們注意之事。楊戲想要贊成我, 但不是他的本心, 想要不贊成我, 又怕暴露我的不是, 所以默然不應, 這正是他的誠實之處啊!」又督農楊敏曾經毀謗過蔣琬說:「做事昏昏然, 確實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話告訴蔣琬, 主管官員請求讓他們去推究其事治罪楊敏, 蔣琬說:「 我確實不如前人, 有什麼可推究楊敏的呢?」主管官員再次陳說而蔣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員則請蔣琬去責問楊敏說他昏昏糊糊的情狀。蔣琬說:「 如果不如前人, 則處事不合理, 處事不合理, 則昏昏糊糊。還有什麼好問的呢?」後來楊敏犯罪坐監, 大家都擔心他必死無疑, 而蔣琬心中不存成見, 故楊敏得以免除重罪。蔣琬的好惡愛憎合乎道義, 都像這樣。

蔣琬考慮到過去諸葛亮數次出兵秦川, 因道途險惡運輸艱難,最後都不能攻克, 不如改從水路順勢而下。於是多造戰船, 打算從漢、沔地區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一帶。恰逢他舊病連續發作, 沒有及時去這麼做。而大家議論都認為如果不能迅速取勝, 退路十分艱難, 這並非長遠之計。蔣琬接受大家意見上疏後主說:「過去偏軍入羌, 郭淮失敗逃走, 考慮事情長短得失, 認為涼州是最重要的事情, 應當以姜維為涼州刺史。如果姜維出征, 與敵人對峙河右之地,為臣則統領大軍為姜維後援。如今涪地水陸四通, 可以應急, 如果東北一線有戰事, 奔赴救援不難。」於是蔣琬退還駐守涪縣。病情加劇, 至延熙九年( 246) 去世, 諡號為「恭」。[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