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西川才子原文及赏析
【释词】
①疏:粗。 张松“生得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形体容貌粗陋,不俊气。
②语倾:说话如倒出来。三峡水:比喻话语滔滔不绝。
③十行书:一目十行,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④魁:第一名:《宋史·章衡传》:“卿为仁宗朝魁甲”。
⑤太虚:天空。陆机《驾言出北阙行》:“求仙鲜克仙,太虚不可凌。”
⑥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流派。《汉书·艺文志》载诸子有一百八十九家,以成数言,称为百家。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著作。
三国诗词《西川才子》原文及赏析
【赏析】
张松是推动《三国演义》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小说家用生花妙笔描绘了张松的机敏聪明、博学多才、胆量过人。连曹操手下的才子杨修也不得不感叹:“真天下奇才也!”
当时盘踞汉中的张鲁,常思侵犯西川。益州牧刘璋为解除西川之忧,与众官商议对策。别驾张松自告奋勇,携带“金珠锦绮”,前往许都,欲结连曹操,兴兵攻打张鲁,以解西川之危。不料曹操睨傲得志,未给西川使者张松礼遇。而张松也不卑躬谄媚,以聪颖过人,不辱使命。他一出场,其外在的形貌与内在的气质就形成强烈的反差。“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他长得头像个钁头,塌鼻子,露牙齿,容貌丑陋,身材矮小。曹操看他长得猥琐,先是“五分不喜”,后又因他言语冲撞,于是“拂袖而去”。张松对曹操以貌取人,傲慢待人,毫无自惭形秽的卑怯感,反而以直言相抗,维护使臣的尊严。当曹操属下责难他“汝为使命,何不知礼,一味冲撞? 幸得丞相看汝远来之面,不见罪责”。他反唇相讥,笑曰:“吾川中无谄佞之人也。”表现出一副清高的姿态,不肯屈就,不失人格。
张松的清高立刻引起曹操属下的诘难,忽然阶下一人大喝曰:“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此人乃才子杨修,是个舌辩之士,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张松也有心难之。于是二人一问一答,相互诘难,口似悬河,舌如利刃,不分上下。张松乘机抓住杨修在曹操属下才高位卑的境况,攻击杨修心中内在的隐痛:“‘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杨修闻言,满面羞惭,强颜而笑。”当杨修把曹操仿《孙子十三篇》而作的未传世的《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本欲想玄耀一下曹操的文才,哪知张松过目成诵,看了一遍后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说着,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把这位“博学能言,智识过人”的杨修折服得五体投地。因此诗中称诵张松“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杨修将张松过目成诵《孟德新书》一书告之曹操,曹操立刻“令扯碎其书烧之”。并约好来日教练场上让张松见见“军容之盛”。第二天,教练场上雄兵列阵,“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飏彩,人马腾空”。作为西蜀的使节张松不亢不卑,“斜目视之”,略带蔑视之意。曹操不得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意”。曹操的文治武功全不在张松的眼里,曹操本欲夸耀,反倒落个没趣,承受不了这种冷漠的曹操被激怒,对张松说:“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张松也不示弱,当面揭其短,亮其丑:“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张松说完几乎遭杀。小说用“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的诗句来赞美他。
张松以其机敏、才智、清高,显示了他的胆识。小说家正是通过张松的胆识,作为一个叙事视角,来透视曹操和刘备的各自心态,以及与此心态相连的待人态度和战略得失。这才是张松其人在叙事结构中的价值。因此小说家在这个过场人物身上不惜笔墨,设置了两首诗,强化其形象的社会意义。当我们读完这首诗,细细地品味之余,不难发现张松的清高,有不失人格的正直,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姿态,还有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心理倾向,似乎都有点“吃软不吃硬”的怪脾气。你架子摆得越高,他愈不买你的账;你愈讲价钱,他愈抬高价格;相反,你若敬他一尺,他就会敬你一丈。特别是有才的人,更是如此,何况像张松“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这样的西川奇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