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圣同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圣同山
圖片來自六图网

三圣同山,丰干答复∶「贤人当然有,只是见到他们的人并没实在的知道他们,实在知道他们的人无缘见到他们。你如想见到他们,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隐迹天台;拾得则是普贤菩萨,看上去却像乞丐。这两位都不是俗人。」

原文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干禅师一次云游,去赤城山,俄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野无人,禅师匆促奔向前去,见是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在抽泣。禅师问∶「小菩萨,你是谁领出来的?父母在哪?家在什麽本地?」孩子答复说∶「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里了。」丰干禅师见他意外,便领回了国清寺,交给和尚抚育。因这孤儿无名,又是丰干捡来的,和尚们便称他为「拾得」,天长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几年岁月一过,拾得从一个稚弱童子变成了硕壮少年,能够干些杂活了。丰干便派他去厨房帮助,择择菜,烧烧火,好替和尚们减轻一些日子压力。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个怪缺陷,每次干活总将一些剩菜剩饭包好,放到一个竹篓里。这些东西是他为寒山准备的。寒山是谁?国清寺的和尚都知道,他便是隐在山顶「寒岩」的那位怪人。寒山穿著乖僻,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爱诗文词采,常常随手写上几句,或随口吟诵几声。但他不像通常诗人那样准备文房四宝,也从不堆集文稿,只要兴趣来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随手刻下。时间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树木、村舍墙面之上便布满了寒山的诗文。拾得对寒山非常敬仰,很想学得寒山的风仪文采,便每日收积国清寺和尚用剩的饭菜,供养寒山。寒山每次下山来国清寺,他必有一竹篓的饭菜送给寒山,由寒山背上山去。

和尚讲究慈悲爱物,自已用不了的东西送给别人,对和尚来说是常事,所以,国清寺的和尚们对拾得的作为也不放在心里。但是,有一件事却令众僧非常难以忍受,那便是拾得常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乱叫。国清寺地处天台山脚下,附近村民很少,夜里极点安静,拾得俄然大喊大叫,犹如平地惊雷,实在吓人得很。众僧无法忍受,便走出来批评他、驱赶他。拾得也不辩驳反击,总是抚掌大笑,拂袖而去,好像是成心要打破幽静之夜,打乱和尚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後,和尚们见拾得屡教不改,只好禀报丰干,希望丰干出面管制一下。丰干却对拾得怂恿得很,向来不加劝阻。他自个也和拾得差不多,常常在深夜歌唱自娱。这是为什麽呢?正本,丰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他们到底是谁呢?正本是三圣菩萨的化身。

却说当时的台州刺史名叫闾丘胤。闾丘胤初来台州时,路上突患头疼,疼痛难止。正巧遇上丰干自天台山外出游方路过,丰干便含一口水喷在闾丘胤的脸上,立即治好他的头疼。闾丘胤随即问道∶「天台山有什麽高贤吗?」丰干答复∶「贤人当然有,只是见到他们的人并没实在的知道他们,实在知道他们的人无缘见到他们。你如想见到他们,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隐迹天台;拾得则是普贤菩萨,看上去却像乞丐。这两位都不是俗人。」板丘胤闻言,随即上天台访问贤者,匆促之间竟忘了问问眼前这位高僧的名字,因而不知道他便是大名鼎鼎的丰干。

板丘胤来到国清寺,按照礼节,先求见丰干住持。寺僧将他领到丰干的禅房,丰干当然不在。阎丘胤又要见寒山和拾得,寺僧便领他来到寒山隐居的寒岩,只见有两人坐在成堆篝火前面,正不知为何事而纵声长笑。闾丘胤上前施礼,说明来意。寒山、拾得大声喝道∶「丰干多嘴多舌,把我们说出来干什麽!你这人也是,遇上了阿弥陀佛都不知道,还来找我们干什麽?」说罢,二人抚掌大笑,牵手走到山林深处去了。从此,人世再没见到寒山、拾得,丰干也不见踪影了。闾丘胤随即派人将寒山刻在石木墙面的诗文抄录下来,共有三百馀首,这便是撒播於世的《寒山子文集》。 [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