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書院(海陽縣歸仁都三山書院)
三山書院(海陽縣歸仁都三山書院)海陽縣歸仁都三山書院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是當年十四處書院之一。據光緒年間盧蔚猷編修的《海陽縣誌》載,書院系歸仁都鄉紳李從龍、陳方平倡建,潮州總兵方耀撥銀二千一百兩興建。由歸仁都民眾集資置耕地七十餘畝,經散佃輪租所得租金及登塘墟佣錢一併作為年度經費。[1]
目錄
發展歷程
1939年6月,日軍大舉侵犯潮汕。6月27日潮州古城淪陷。國民黨軍隊獨九旅(旅長張壽)進駐歸仁鄉(區),並開始在庵山部署兵力抗日。三山書院在駐軍的幫助下,發起抗日救亡運動,進行抗日宣傳,組織抗日自救(自治)大隊(隊長黃何平,孚中村人),加強軍事訓練,配合駐軍巡邏放哨,抗日熱情異常高漲。日軍占領潮州城之後,經常用飛機對歸仁鄉進行轟炸,對師生的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因此有不少學生自行退學或轉學。1940年,學校採取靈活分散的上課方式,將部分學生分散到寶慶寺的中殿兩廊上課。1942年6月11日,日軍進犯三山鄉,在對孚中、福慶、古巷村的豐隆寨進行血腥屠殺和劫掠的同時,對庵山頂的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抗日守軍被迫放棄庵山陣地。在嚴峻的形式下,書院將所有教學器材轉移至孚中村黃定中家進行保護,三山學院被迫停課(日本投降後,將器材交付歸仁鄉第三中心小學,即孚中小學使用)。1943年6月22日,三山鄉淪陷;7月日軍占據庵山,寶慶寺和三山書院也被日軍占用。 9月11日,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186師(師長李卓元)對庵山日軍發動反攻,以三山書院作為救護點。13日日軍增援部隊趕到,反攻部隊腹背受敵而撤出戰鬥。之後日軍以三山書院妨礙軍事安全為由將其拆毀,杉木、門板之類搬上庵山頂構築軍事掩體。至此,已有66年歷史,為三山鄉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精英的書院湮沒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下。
地理位置
三山書院位于歸仁都三山鄉(宋代置歸仁都,轄今古巷鎮、登塘鎮全境以及今楓溪區轄下的長美、湖下、福全崗共56個村。 1930年置三山鄉,後改置歸仁鄉。)福慶(今古巷鎮福慶村)北側龜頭山麓的庵山腳。山麓自西往東依次為龜頭山(嶺)、庵山、官山,庵山因有建於宋紹興二十七年的寶慶寺而得名。書院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周邊果樹繁茂,花香鳥語,四季如春;前有古寶慶寺,後峙西山溪,晨昏鐘鼓齊鳴,空谷回聲;夜晚舟楫擊水,聲聲入耳,環境異常幽美。校舍為杉木灰瓦結構竹竿厝。辟教室六間、儲物室及教師宿舍各一間,門口一小型操場,傍一小荷花池。三山書院於潮城黃厝祠設立分院,亦稱三山學館,專門為歸仁都學子赴考時免費提供食宿。辛亥革命以後,三山書院改稱三山學院,並於院入口處築一磚柱拱門,門額上書斗大「三山學院」四字,在校學生統一佩戴「三山學院」字樣鐵質長方條胸章。經費來源不變。約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後對學生每年度加收學費一元。
生源構成
初學生來自歸仁都的56個村莊,民國期間因各村的學校建設發展較快,故逐漸縮小招生範圍。一直至抗戰前後,學院招生範圍僅限於三山鄉轄內的楓洋(包括湖下)、古巷、福慶、孚中和長美(今屬楓溪區)等村。設董事會,負責書院的經費籌集、使用、管理,並設校長、副校長。民國二十五年以後,校長游雨吾(潮州市區人),副校長則由三山鄉長蘇敦煌 (楓洋村人)兼任。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山學院有教師11人;學生約300名,其中男生約270名、女生30名。學制六年。學生每年冬末春初參加潮安縣的統一考核,經甄別部分升入金山中學、城南中學以及汕頭市金中等就學。
教學內容
清末民初,授課內容有古文、詩詞、《幼學瓊林》、《千字文》、《三字經》以及《詩經》、《論語》、《中庸》等,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學習內容可由學生自定;民國時期不斷改革教學內容,一直至抗戰期間,學生學習課本主要是應用中華書局刊印的教材。課程主要有《公民》(政治)、《國文》(語文)、《算學》(算術)、《圖畫》(包括工藝)歌詠、體育等等,同樣貫穿傳統倫理道德教育。學院的教育設備較為齊全,有飛機、坦克、槍炮、汽車、輪船、火車以及抽水機等模型;另增設簡單的化學、生物實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