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介于北纬22度58分至23度34分,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02分之间。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与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三水区有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0多万(2010),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
三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汇流而得名,且著有“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中国饮料之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等多个城市美誉。三水位于广佛同城的西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中部,是佛山市与肇庆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
2014年,三水在全国百强区中排名第38位。
目录
城市简述
三水区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邻近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深圳市、珠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三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两大支流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汇流而得名。三水于2005年11月11日协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the 7th Asia Arts Festival)。三水位于广佛同城化的西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中部,是佛山市与肇庆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2009年10月,三水与四会市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力促进广佛肇经济圈的拔起。2012年的全国百强区评选中,佛山市三水区跻身第二十位,在佛山市五个辖区内排名第三位(第一,顺德区;第二,南海区;第四,禅城区;高明区未入排名)。
通用方言:粤语、国语、佛山方言;
城市地标:南中国新西湖——云东海、电力大厦、佛山三水花园酒店、佛山三水广场;
城市美誉:中国明星市(县级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中国饮料之都、中国最具幸福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百强区;
经度纬度:北纬22度58分至23度34分,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02分;
隶属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
城市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英文全称: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日文全称:ちゅうかじんみんきょうわこく広东省仏山市三水区;
行政领导:现任区委书记:苏伟波,现任区长:陈英文;
管辖区域: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芦苞镇、大塘镇、乐平镇、南山镇;
地形海拔:西平岭为三水区最高点,海拔591米;
人口构成:常住人口为622,645人(截止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0多万;
民族构成:居民大部分为汉族,占总人口99.7%;其余均为壮族、瑶族、满族、土家族、回族、侗族、藏族、苗族、土族、黎族、布衣族、蒙古族、朝鲜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傣族、毛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
区域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格林威治时间+8.00小时;
行政代码:440607;
历史沿革
三水区白坭镇银洲贝丘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三水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居住活动。据旧志载:三水之地,秦时属南海郡。西汉至东晋属番禺、四会县。隋、唐以后中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水地区远离所属县治,官府鞭长莫及,成为“冲、难之区”。明朝为了绥靖边远,有利统治,遂于嘉靖五年(1526年)分割南海县34图;高要县17图设置新县,隶属广州府。因县治所在地河口控西、北西江、北江、绥江汇流(三江汇流)、绥三江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定县名为三水 ,
1913年,三水县隶属粤海道;
1920年,撤销粤海道建制,三水县直隶属广东省西区善后公署;
1931年,三水县划归广东省西区绥靖公署管辖;
1936年,三水县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区管辖;
1938年,三水县划归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1945年,三水县恢复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区;
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三水县;
1949年10月17日,成立三水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接管国民党三水县政权;
1949年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三水县,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
1949年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粤中行署,三水县受佛山市(县级市)管辖;
1949年11月,成立三水县支前指挥部、中共三水县委;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受佛山市人民政府管辖,佛山市人民政府隶属珠江专区;
1950年7月1日,撤销佛山市,建置佛山镇,受南海县管辖,三水县直隶属珠江专区。
1951年6月26日,恢复佛山市建制,三水县受佛山市管辖。
1952年,撤销珠江专区,建置粤中行政区,三水县受佛山市管辖,佛山市隶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1月4日,撤销粤中行政区,建置佛山专区,三水县受佛山市管辖,隶属佛山专区;
1958年11月至1959年3月,佛山专区一度改称广州专区,三水县受佛山市管辖,佛山市隶属广州专区;
1959年3月2日,三水县并至南海县,南海县受佛山市管辖;
1960年9月30日,恢复三水县建制,受佛山市管辖;
1966年,佛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佛山专区双重管辖,三水县受佛山市(地级市)管辖;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市、江门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三水县受佛山市(县级市)管辖;
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建制,建置佛山市(地级市),三水县受佛山市管辖;
1993年5月28日,撤销三水县,建置三水市(县级市),直隶属广东省,委托佛山市代管;
2002年12月8日,撤销三水市(县级市),建置三水区,受佛山市管辖。
2003年1月8日,三水区挂牌成立 。 因西、北、绥江在境内汇流,故名三水。
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09号)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撤销县级三水市,设立佛山市三水区。以原县级三水市的行政区域为三水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三路。2003年1月8日正式挂牌。
2000年,三水市辖4个街道、7个镇。总人口440119人,各乡镇人口: 西南街道 194030 河口街道 23708 金本街道 26361 南边街道 28611 青岐镇 7042 大塘镇 34446 六和镇 14220 乐平镇 30404 范湖镇 13719 白坭镇 32163 芦苞镇 3541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三水市辖11个镇(街道)。
2002年,三水市3个街道(西南、金本、南边)、6个镇(芦苞、大塘、乐平、白坭、六和 河口)。
2003年,三水区调整镇级行政区划,仅保留4镇1街道:撤销六和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塘镇;撤销南边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除宝月村委会外)并入乐平镇;撤销河口镇、金本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南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辖1个街道、4个镇:西南街道、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三水区辖1个街道(西南)、4个镇(芦苞、大塘、乐平、白坭)。[1]
行政区划
2000年,三水市共辖4个街道(西南街道、河口街道、金本街道、南边街道)、7个镇(青岐镇、大塘镇、六和镇、乐平镇、范湖镇、白坭镇、芦苞镇)、1个经济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
2002年,撤销河口街道,建置河口镇;撤销范湖镇,并至乐平镇;撤销青岐镇,并至西南街道。
2003年,三水撤市设区后撤销六和镇,并至大塘镇;撤销南边街道,并至乐平镇;撤销河口镇、金本街道,并至西南街道;迳口华侨经济区划归三水区管辖。三水区共辖1个街道(西南街道)、4个镇(芦苞镇、大塘镇、乐平镇、白坭镇)、2个经济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迳口华侨经济区)。
2008年,撤销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建置云东海街道;大塘镇六和村并至迳口华侨经济区,建置迳和镇。
2009年,迳和镇更名为南山镇。
自然地理
三水区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三水区地形狭长,南北相距68km,东西相距30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丘陵区。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东部、中部、南部均为低壑丘陵台地,河涌纵横,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高丘,土壤母质为砂砾岩、变质砂岩、花岗岩及石灰石等,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分布于全区各地的丘陵区,均为砂岩、沙页岩、砾岩赤红壤等组成,约占24.4%。其余为泥沙冲积平原和河网地带,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呈现出优美的山水交融的田园景致。
气候特征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时有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夏秋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雷暴盛发区。影响三水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早春的低温阴雨、夏季的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大风、冰雹等);冬季的寒潮等。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7月份气温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9.1℃(03.7.15);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7℃ (57.2.11) 。
降水:年平均降水日数(≥0.1)154.3天。年平均降水量1682.8毫米(4-9月:占总雨量80%)。全年雨季分为两段:4—6月为前汛期,主要是锋面低槽带来的降水;7—9月为后汛期,主要是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等引起的降水。
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1721.7小时。一年中最长的日照时数是7月为218.7小时,最短是3月为65.5小时。
雷暴:三水是雷暴多发区,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天。
地理位置
三水区位于北纬22度58分至23度34分,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02分。地处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珠佛山市三水区地图江三角洲西北端。总面积达874.22平方公里。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县,西南街道与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区人民政府驻地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公里,东南距佛山市禅城区24公里。
地形地貌
区域形状狭长,南北最长为68公里,东西最宽为30.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米,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
自然资源
经勘查,三水区内矿产资源有石油(含油页岩)、天然气、煤、铁、钨、锌、铋、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盐、硫铁矿、磷、地下水、矿泉水、泥炭土(含黏土)、二氧化碳气等16种。还有一定储量的银矿1处、金矿多处。曾开采的矿产有石油(含油页岩)、煤、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硫铁矿、矿泉水 。
野生动物
三水区内野生动物原种类繁多,由于人口增加,荒山荒地不断开发,已日益减少。
兽 类
建国后在六和镇山区多次发现老虎,当地民兵钟鉴清等于1952~1959年击毙2只,1962年击毙1只,后再无发现。此外,在县境北部山区有野猪、黄猄、豪猪、山猫、果子狸、猪狸、五间狸、七间狸、豹狸、松鼠、穿山甲等。县内各地均有田鼠、褐家鼠、蝙蝠 。
禽 类
候鸟主要有禾花雀、燕子、凫(又名野鸭、水鸭、蚬鸭。有绿翅鸭、扒口鸭、锡咀鸭、圆头鸭、关公鸭等)。其他有鹧鸪、鹌鹑、雉(又名山鸡。有花、白两种)、五更鸡(三趾鹌鹑)、画眉、喜鹊、乌鸦、白头翁、翠鸟、黄鹂(俗称黄莺)、鹰(有苍鹰、鱼鹰、尖咀花鹰、山崖鹰、低头鹰)、鸮(俗称猫头鹰)、杜鹃(又名子规、催归等)、草鸮(猴面鹰)、鸬鹚、大杜鹃(又名布谷)、鹤(有蓑衣鹤、夜游鹤、黄嘴白鹤、黑嘴白鹤)等 。
鱼 类
流经县境的西、北江水域鱼类品种繁多。主要有:嘉鱼(相传是向嘉庆皇帝的贡品,因而得名)、鳜鱼(又名桂花鱼、桂鱼)、鱼、鲈鱼(分白鲈、桂花鲈)、鳊鱼(又名鱼)、比目鱼(俗称挞沙、龙利)、凤鲚(即凤尾鱼)、草鱼(即鲩鱼。分白鲩、黑鲩)、三黎鱼、黄鱼、鲶鱼、锦鱼、鳙鱼(即大头鱼)、鲮鱼、鲫鱼、鲤鱼、笋壳鱼、鳝(分白鳝、黄鳝、黑鳝、龙鳝、花锦鳝)、和顺、坑娟、沉沙、立追、莎苏、泥鳅、山鲶鱼等 。
节肢、两栖、爬行类
节肢动物有虾、蟹、蜈蚣(俗称百足)、蝎等。两栖动物有青蛙(俗称田鸡)、石蛤、蟾蜍等。爬行动物有龟、鳖(俗称水鱼)、蛇(有蟒蛇、金环蛇、银环蛇、蝮蛇、眼镜蛇、草花蛇、过树榕、三索线、青竹蛇、水蛇)、蜥蜴(俗称四脚蛇)、壁虎(俗称盐蛇)。软体动物有螺(分田螺、石螺)、蚌、蚬、蜗牛等。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俗称蜞乸)等。两栖类的有石蛙、泽蛙等。还有煎鲫鱼等特种动物 。
昆虫类
主要有蜂、蝴蝶、蜻蜓、螳螂、蚱蜢、蟋蟀、萤火虫、蚊、苍蝇、金龟子(俗称搅花虫)、蜣螂(俗称牛屎龟、笨屎虫)、蚁(有红蚁、黑蚁、白蚁)、蟑螂(俗称曱凷)、蝉等 。
野生植物
树木
主要有:木棉、榕、樟、荷木、乌桕、苦楝、格木、柚、橄榄、马尾松、红楝子、垂柳、仁面子、无花果、黄牙果、山肺、鸭脚木等 。
竹
主要有:簕竹、篱竹、篙竹 。
药用植物
野生中药材主要有:海金沙、狗脊、骨碎补、淡竹叶、芦根、香附、水菖蒲、石菖蒲、广东狼毒(野芋头)、半夏、天门冬、土伏苓、草解(土太)、山药(淮山)、羌黄、莪术、郁金、草蔻(草扣仁)、石楠藤、榕树须、穿破石、五指毛桃、桑寄生、火炭母、地肤子、青葙子、倒扣草、茨实、宽根藤、荜澄茄、金樱子、金樱根、蛇泡勒、草决明、金钱草、皂角、葫芦茶(葫芦叶)、千斤拔(老鼠尾)、葛根、入地金牛、三丫苦、鸦胆子、苦楝皮、紫荆皮、岗梅根、救必应、毛冬青、无患根、铁包金、布楂叶、海桐皮(木棉树皮)、木棉花、山芝麻、半枫荷、红水葵、了哥王、天香炉、鸭脚树皮、蛇床子、紫花杜鹃、白花茶、马鞭草、五指金、半枝连、益母草、防风草、颠茄根、穿心莲、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杞子(山枝子)、络石藤、党参、半边莲、广东刘寄奴、田基黄、广东土牛藤(土牛七)、鹅不食草、苍耳子(粘头芒)、莶草(虾钳草)、旱莲草(白花蟛蜞菊)、九里明(千里光)等 。
人口
2011年全区常住人口625375人,其中户籍人口397150人,户籍人口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全区出生4254人,出生率为10.75‰。死亡2309人,死亡率为5.83‰。自然增长人口1945人,自然增长率4.92‰。三水区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是广东省唯一的富裕型长寿之乡 。
三水区居民绝大部分为汉族,占总人口99.7%以上;其余为壮族、瑶族、满族、土家族、回族、侗族、藏族、苗族、土族、黎族、布衣族、蒙古族、朝鲜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傣族、毛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有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等原因迁入的。绝大部分地区说粤语-广府片、佛山方言,南山镇六和片多数村落说客家话,约占总人口的3% 。
经济
综述
三水位于广佛同城化的西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中部,是佛山市与肇庆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2009年10月9日,三水与四会市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力促进广佛肇经济圈的拔起。2012年的全国百强区评选中,三水跻身第二十位,在佛山市五个辖区内排名第三位(第一,顺德区;第二,南海区;第四,禅城区;高明区未入排名)。
2011年三水工业园区被纳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太阳能光伏和饮料产业基地入选省市共建项目。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引入海尔、宝钢等147个项目,引资总额和投资强度创历史新高。加大项目落实力度,恒益电厂、爱康二期等191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可新增年产值442亿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投入使用,能源环境育成中心动工建设,新增企业工程中心5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2家企业完成股改及券商内部审核,培育出年纳税超2亿元企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饮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占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将清洁生产引入农业领域,新增省清洁生产企业14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金太阳酒店挂牌五星级饭店,实现零的突破,三水温泉度假村建成开业。加快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
201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16.40亿元,增长5.7%;畜牧业产值27.13亿元,增长4.1%;渔业总产值9.62亿元,增长3.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74662亩,增长2.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743亩,减0.5%;花生种植面积14737亩,减0.5%;蔬菜种植面积186645亩,增长1.9%。粮食产量3.51万吨,减0.2%;花生产量0.25万吨,减4.4%;蔬菜产量40.75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2.83万吨,增长9.7%。全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投入资金8440万元,已验收的农业园建设面积约3.4万亩。全年拨付示范基地补助款1071.84万元,花卉温室大棚建设面积约614亩、水产保温棚面积约1171亩。推广优质高值笋壳鱼的养殖,全年投苗量和养殖范围从上年的50户、800亩、333万尾发展到100户、2000亩、600万尾。推进“一村一景”绿化建设,全年种植各种树苗4.5万多株,完成绿化示范村建设30条,新增或改造绿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完成低效林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255亩 。
第二产业
三水县工业基础原来十分薄弱,1949年西南街仅有火柴厂、酱油厂、犁头厂和烟丝厂等几家作坊式的小厂。建国后的前30年,虽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但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低下,产值徘徊不前。至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32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5.52%,而县属工业产值仅3000多万元。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58亿元,在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中,工业产值大于农业产值;县属工业总产值1.9亿元,比1980年增长5倍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42.41%。1992年县属工业产值27.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11%,成为三水经济的强大支柱。在县属工业中,涌现一批年产值超亿元、年税利超千万元的企业,如广东健力宝饮料厂年产值超10亿元、年税利超亿元。县属工业还拥有健力宝、强力系列饮料、三鹿牌和三虎牌水泥等一批国优、部优、省优的名牌产品;1992年名优产品实现年产值10多亿元,占县属工业产值的40%多。
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全县形成以建材、纺织和饮料工业为三大支柱的工业体系。这三大支柱工业的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县工业(含乡镇企业)已形成年产水泥超200万吨、石膏18万吨、各种建筑陶瓷数千万平方米的建材工业规模,现代化纺织工业规模和年产健力宝、强力啤酒及系列饮料、金嗓可乐等饮料40多万吨(全县饮料人均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位)的饮料工业规模。90年代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全县形成以饮料、建材、包装(易拉罐、塑料瓶、纸箱)、有色金属(镀锌板、铝型材)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
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被评为“中国饮料名镇”之后,2010年9月28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三水饮品文化节在三水启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此喜庆之际为三水授予“中国饮料之都”牌匾。
三水区把饮料产业作为六大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依托西、北、绥三江汇流的优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饮料工业,积极培育出健力宝、强力、华力等著名民族饮料品牌,引领了中国食品饮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在西南街道获得“中国饮料名镇”的基础上,又引进百威、红牛、可口可乐、杨协成等国内外大型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具特色的饮料产业集群。
三水区食品饮料企业共184家,相关配套企业60家,初步形成了以饮料包装、饮料制造、饮料销售为主的饮料产业格局。据统计,2009年,三水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97.85亿元,其中食品饮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29亿元(不含配套产业产值为89.29亿元),销售额30亿元,纳税超过3亿元(不含配套产业纳税额为3.5亿元)。全区饮料行业共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个。目前还有一批企业正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
西南公园位于广海大道旁的西南公园,是现时三水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人气最旺的城市公园,园内配有游泳池馆、室外篮球场、西餐厅、人工湖休息区等大型设施,为三水市民提供一个优质的休息、健身的场所。
江滨公园2013年底,青岛啤酒厂至三水大桥之间地段将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且占地12.4公顷的江滨公园,将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按照规划,整个江滨公园将划分为眺望观景区、球场健身区(包括2个标准足球场、4个室外网球场和6个室外篮球场等)、山林晨运健身区、儿童活动区、滨水活动区和风情酒吧街区6个功能区,其中风情酒吧街区共两层,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此外,省绿道6号线还将贯穿经过整个江滨公园。[2]
社会
三水于2005年11月11日协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2006年11月18日协办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2008年10月18日举办中国三水第一届饮品文化节,并至2011年共连续举办四届;2011年10月23日举办云东海第一届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并于每年10、11月如期举办。
城市地标:南中国新西湖——云东海、电力大厦、佛山三水花园酒店、佛山三水广场、魁岗文塔;
城市规划
详见词条:佛山三水新城、三旧改造
西南街道办事处计划连片改造这片紧挨西南城区的旧厂房改造成商业、
居住片区,并命名为“北江新区”。相对三水新城,北江新区的建设更具有可行性和更易见成效。这片地方,空间阔、潜力大、价值高,经过历年历届政府的重点打造和房地产商的重金投入。 北江新区位于三水西部,东至口岸大道、西至工业大道、南至西河路及新溪油库一带、北至G321国道、占地约2700多亩的旧厂房。
交通运输
详见词条:佛山地铁8号线、广佛肇城际轨道、三水站、佛山三水汽车客运站、广茂线、广三高速三水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明显,地处珠三角通往粤西、粤西北和我国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冲,毗邻珠三角大中城市群及港澳地区,距广州30公里、香港230公里、澳门195公里。水陆空交通便利,拥有黄金水道西、北江,有可营造300—5,000吨位码头的岸线近100公里,设有佛山海关三水办事处和可靠泊3,000吨级船舶的大型港口三水港,每日有货轮往返港澳;广茂铁路、南广高铁(在建)、贵广高铁(在建)、广佛肇城际轨道(在建)、G321国道、G324国道、G55二广高速(广三高速、广贺高速)、G80广昆高速(广肇高速)、G15沈海高速(广州绕城高速西二环)、S82佛山一环高速、三花高速(在建)、广佛肇高速(在建)横贯全境,G15沈海高速(广州绕城高速西二环)和S82佛山一环高速通车后,三水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25分钟车程,与广州市、佛山市两大中心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相关视频
三水旅游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