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镇(四川省渠县下辖镇)
三汇镇(四川省渠县下辖镇)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下辖镇,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南麓、华蓥山西麓,是渠县的历史文化古镇,辖5个社区、14个行政村[1]。截至2020年,幅员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2]常住人口2.5万余人。[3]三汇镇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被评为“四川四大经济重镇”“全国重点镇”。
镇北有巴河、镇东有洲河交汇于镇前流入渠江,故名三汇镇。明末清初兴集,清雍正十一年(1733)属渠县分县。1940年设三汇镇。[1]境内拥有三江六码头、农乐小三峡等旅游景点。[1]
目录
经济
镇内有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公司川东水泥厂、三汇特醋等中央、省、市、县属企业54家,
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渠县三汇支行)
中国工商银行(三汇镇社区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渠县三汇储蓄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渠县三汇支行)
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渠县三汇分社)
达州市商业银行(渠县三汇支行)
三汇镇是1994年全省首批100个试点小城镇之一,通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条件齐备,有可供开发的统征土地500亩对外招商,政策优惠。有建于明代的白塔寺、老龙洞等可供旅游休闲,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临近乡镇及其他市县来此务工经商者众多,商业购销两旺,市场繁荣,经济活跃,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规划建设
三汇镇编制了8-10平方公里小城市面积、8-1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先后实施了一个广场、一条干道、一个示范居住小区、两所医院、三所学校、四座公园的建设或规划。目前,彩亭广场二期正加紧建设,彩亭大道建成通车,汇兴时代居住小区建设完工,盛世华庭、五鑫花园、彩印大厦、世纪新城、大井街景、江都新城等片区改造项目全面推进。精神卫生保健院已完成规划选址和拆迁搬迁等工作,拟拍卖的40000平方米商住用地正制作出让方案,渠汇路正加紧建设,达营高速即将开工,渠江航道正规划升级改造,州河大桥已完成立项和规划选址,达渠快速通道初步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渠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与三汇代表座谈时,鼓励和指导三汇创建全县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镇。为此,三汇镇谋划实施了灾后重建系统工程,从规划调整、农房重建、产业重建、基础重建、生态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等八个方面全面开展灾后重建。目前建成三个综合体、一个聚居点,水、电、气、路、治污全面配套,400多户灾民喜迁新居。辖区内工商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恢复或超过灾前水平。8-10平方公里8-10万人口的规划通过市政府评审,城区电网改造完工,新建城区、北坝社区两个水厂,新建天然气储气站和输气复线,石佛滩并网发电取代关闭渠县火电厂,110kv变电站和220kv输电线动工建设,百亿生猪产业项目之一的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落户响滩村,渠江西岸救灾生命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如今,大批灾后重建项目已竣工投产投用。
概况
三汇镇位于渠县东北部,距县城27.5千米。辖5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汇英明街44号,海拔230米,距县城40千米。襄渝、达成铁路交汇过境并设站,公路与达(川)广(元)公路相连。巴河、州河,渠江常年通航。
自古是川东重镇,现为四川三大古镇之一。古镇依山傍水,盘踞在三江交汇处的一个硕大的磐石之上(当地人称“石磐”)。古迹有宋代渠州古城“礼仪城”、建于清道光年间白塔。
沿革
清雍正8年(1730年)设分县署,署理渠县上北路政务,统领涌兴、贵福、文崇(今达川区的龙会、陈家、渡市,大竹的柏林、清河、杨家、回龙场等地)。
民国24年(1935年)撤分县,前后历时达206年。
1940年设三汇镇。1996年,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北坝菜场和以序数命名的9个居委会。
2002年底,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338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辖6个居委会、1个菜场村。2004年,将原石佛乡及原汇西乡的浪溪、深井、登峰、重石、金河、洞沟、西坪、白塔8个村和汇南乡的南垭、大盘、长久3个村并入三汇镇。
【邮编】635208【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11725104:~001 121兴民社区 ~002 121向阳社区 ~003 121环城社区 ~004 122北坝社区 ~005 122川水社区 ~200 122长久村 ~201 122大盘村 ~202 220金河村 ~203 220五金村 ~204 122深井村 ~205 220重石村 ~206 220白塔村 ~207 122西坪村 ~208 220响滩村 ~209 220官田村 ~210 220新胜村 ~211 220大洞村 ~212 220方碑村 ~213 220三溪村
区划
1953年2月,据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城市和场镇政权建设的初步意见》,将全县51个乡增划为86乡,其中石佛乡、陈家乡(原安南乡)为复置。9月,进一步实行小区小乡制,86个乡析置为124乡。乡名先后更改的有:凤凰乡更为河西乡,桂馥乡更名贵福乡,靖边乡复更为静边乡。渠城非农业人口1万左右,不够设市条件仍称城关区;三汇仍为相当区级镇;其余场镇非农业人口均在1500人以下,全部作为乡。乡镇以地名命名。
1956年前后,调整合并乡政,初为2镇81乡。3月,划龙会乡归达县辖。至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全县有82乡和城关,三汇两个区级镇。
1996年,镇辖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个菜场村民委员会,全镇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
2002年底,辖6个居委会、1个菜场村,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338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
2004年,撤销三汇区,将原石佛乡及原汇西乡的浪溪、深井、登峰、重石、金河、洞沟、西坪、白塔8个村和汇南乡的南垭、大盘、长久3个村并入三汇镇。
2012年三汇镇幅员面积58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7个社区(川水,环城,向阳,兴民,西坪,北坝,三溪)辐射十几万人。
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渠县三汇镇,幅员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社区)。
乡镇概况
三汇特醋创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锅罐兴起于清嘉庆十年(1805)火柴发端于清宣统二年(1910),光绪33年创建的三汇商会辖19个商帮,一时间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上世纪八十年代,川东北的粮米、山货、木材,重庆、上海的百货、食盐多经三汇周转,与重庆白沙、江油中坝、金堂赵家渡并称全川四大经济重镇
三汇历史声名远播,是渠县乃至川东的工业强镇,水路、铁路运输发达。溯明清,沿民国,三汇就以产煤、石膏、林木、柑橘、甘蔗、茶叶、酿酒、造醋、火柴、锅罐、造船、冶铁、陶瓷等闻名全川,乃至全国。三汇镇农业特产柑橘,由于柑橘品种多价格低质量好,每年柑橘收获的季节都会吸引大批外商前来采购,采购的柑橘部分被直接销往周边乃至全国省市,部分被包装或深加工成柑橘产品销售,80年代非常红火的国有企业----三汇镇饮料厂就是以柑橘深加工为主的企业,除此外三汇镇的苎麻业也十分发达。
民国30年,有国营和私营造船厂10余家,工场30余处,上游州、巴两河达县、宣汉、万源、平昌、巴中、通江、南江七县的米粮、山货、木材,下游广安、合川、重庆的百货、食盐多经三汇周转,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建商会就管辖19个商帮,抗战前后有专业商号或商店262个,其中茶馆30家,旅馆25家,设有银行办事处5个,一时间三汇镇热闹繁荣,大小船坞密密麻麻覆盖,三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不夜城”。
三汇镇北有巴河、镇东有州河交汇于镇前汇成渠江,故名三汇镇,州、巴、渠江贯穿境内,地形呈东西纵向块状展布,东高西低。其海拔高度230米,气候温和。三汇镇交通方便,镇内有襄渝铁路和达成铁路交汇站------成都铁路局三汇镇站(三等站)
8平方公里8万人口的规划通过市政府评审,城区电网改造完工,新建城区、北坝社区两个水厂,新建天然气储气站和输气复线,石佛滩并网发电取代关闭渠县火电厂,110kv变电站和220kv输电线动工建设,百亿生猪产业项目之一的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落户响滩村,渠江西岸救灾生命通道建设如火如荼。
2012年三汇镇规划建设西坪新区,设西坪新区为新镇政府所在地,渠县三汇镇西坪新区彩亭大道(主干道)与2013年11月28日贯通建成通车。并与当年成功申请成为国家级重点镇。
2014年渠县西岸救灾生命通道(南大梁高速,达营高速连接线)渠县--土溪段全面贯通,土溪--三汇镇-涌兴段正在全面建设中,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面建成通车。
地理
渠县三汇镇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达州、渠县山水相连,城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9’,北纬30°02’,幅员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
地貌
渠县三汇镇处于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和川中红层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是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东部与大竹县交界的牛乃尖—云雾山一线之华蓥山脊为三汇镇最高峰脊,海拔高程800—1000米,是三汇镇最高一级古夷平面。
气候
三汇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湿润,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6℃,1月份平均气温6.6℃,8月份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雨量1068.5毫米。
资源
矿产、水资源
截至2012年,三汇矿产资源富集:有煤炭储量5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5亿吨,石膏储量8亿吨,河砂、卵石、青石无数。
三汇水电资源丰富
邻镇 10公里内三座大坝、五座电站年发电量11亿度。天然气供气站1座,水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
截至2012年,三汇拥有生物资源90余种。
人口
2002年底,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338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辖6个居委会、1个菜场村。
2010年三汇镇幅员面积58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7个社区(川水,环城,向阳,兴民,西坪,北坝,三溪,大盘)总人口8万余人。
2014年三汇镇幅员面积58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个社区(川水,环城,向阳,兴民,西坪,北坝,三溪,大盘)人口8万余人。
2017年,总人口45328人。
截至2020年7月,人口10.5万人,场镇常住居民2.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