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津車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津站(三津駅/みつえき)是位於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的鐵路車站,隸屬於伊予鐵道(伊予鐵),車站編號為IY04,與古町站、松山市站同為四國島內最初設立的鐵路站。每年8月第一個星期日舉行「三津濱祭」及「三津濱花火大會」期間,會有特別列車班次來往松山市站與本站之間。
JR四國於本站以東約800米設有三津濱站,不過由於本站位於三津濱地區的中心位置,使用量比三津濱站多。以2008年愛媛縣所獲得的統計數字,三津站的每日的乘降客流量約為2000人,而三津濱站則只有1200人。
車站結構
為單層水泥建單層站舍,是第3代車站,由於第2代車站過於殘舊,而伊予鐵道又同時希望在車站廣場加設巴士站,成為其中一個運輸轉換站,逐斥資進行重建,並於2009年2月5日改建完成投入使用。現站舍的規模比上一代為細,並且把所有票務功能設施(即站務室、服務窗口及售票機)搬至月台末端的新建空間內,但由於舊站舍有深遠的歷史價值(見下段),在外貌及內部裝修,仍保留舊站舍的一些元素,亦將部份舊站舍材料重用。
站舍內部統稱為「三津市民館」,左側為男、女及殘疾人士獨立洗手間;中間為大堂;右側為商舖,由出售和菓子和提供輕食的商舖「風月堂」經營[1]。通往月台的門口為自動感應的玻璃幕門,上端設有列車到站提示器,運作時會播放到站提示音樂,這種廣泛應用於JR及大手私鐵的列車提示音樂,在伊予鐵的車站上卻不常見。而大門旁邊亦裝有顯示班次的LED電視機。
第二代站舍則為木製單層建築,建於昭和時期,是服務年期最長的站舍,同時具有「愛媛近代洋風建築」[2][3]及日本土木學會「近代土木遺産」A級的評級。
外觀具有新藝術運動建築特色左側為候車大堂;右側為售票大堂及站務員室;閘口與往高濱站方向的月台相連,當伊予鐵提出拆卸重建時,當地居民以站舍具有歷史價值而提出反對,但最終伊予鐵以站舍結構不能夠通過「建築基準法」中防地震要求,於2008年5月將其拆卸[4]。位於同市,1990年因大火而重建的JR四國伊予和氣站,外貌及部份的外貌裝飾亦有參考此站舍的設計。
第二代站舍左側為候車大堂,設有多張候車座椅及自動售賣機;中間為開放式閘口;右側為售票大堂、服務櫃位及站務室,近大門入口亦設有儲物櫃。
至於第一代站舍,現存的資料紀錄並不多,只有在未併入松山市前由三津濱町役場於1929年出版的《三津の面影》一書中曾經提及,服務時期為1888年至約1928年間。
設有側式月台及島式月台各1座,原提供3線3面的配置,側式月台原稱為1號月台,其中向港山方向的末端與站舍閘口相連,為上行往高濱方向所使用[5];面對側式月台的島式月台為原2號月台,複線化時曾作為區間車終站或在花火大會時作臨時總站,但因使用量實在不高且已不再設區間車,路軌亦被移除,月台亦遭棄用;至於島式月台最外面的為原3號月台,一直均用作下行往松山市站方向。
當進行第三代站舍興建時,月台亦出翻新;首先把島式月台加闊,伸延至原來2號月台的軌道位置,向港山方向的末端,則加設了另一座以水泥建成的單層樓房,把站務室、自動售票機、儲物室等車站功能設施均遷移至此,該處亦被冠為「東口」,原站舍方向稱為「西口」,並改採用無障礙斜道出入月台及加設IC卡感應器。在斜道與平交道之間的通道,則安置了伊予鐵標誌的新式車站牌匱。工程完成後,上下行的列車均使用島式月台上落乘客,原來的2號月台成為新的1號月台;原來的3號月台成為新的2號月台;至於原來的1號側式月台,則變為臨時月台,只在花火大會時才使用作落客用途。亦因為此,在向山西站方向的月台末端設置了單向轉轍器,可讓1號月台的列車作折返之用。
改建前後的月台有效長度皆為3輛。而因應斜道及其他設施上的加裝,3號月台有少部份月台會向山西站方向稍作伸延。月台上的設施包括有約2輛車廂長度的月台上蓋、候車座椅、自動售賣機及自助飲水器。
歷史
- 1888年10月28日:開業。
- 2008年4月:第2代站舍解體,第3代站舍開始興建。
- 2009年2月5日:第3代站舍正式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