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清福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清福地三清山中心精华景区之一,是三清山道教人文景观集中荟萃之地,是与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相得益彰,交相辉映,锦上添花,中华名山大川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宝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露天道教博物馆”。三清福地海拔1500多米,景区总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中文名称:三清福地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

气候类型:中亚热带

占地面积: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

三清福地简介

在三面环山,一面开口,虎头山伏踞于北,九龙山盘蟠于西,中间有三口天然大蓄水池,面积广达6000平方米的一洼高山盆地里,三清福地风生水起就坐落在其间,浑然生成[1] 。这里,花岗岩峰林争相峻峭,冰川遗迹极尽奇妙,山高林密,清纯的空气沁人心脾。春夏里满山杜鹃姹紫嫣红,秋冬间满目松青柏翠竹黝;晴日里放眼环宇碧空清澈,雨濛中福地朦胧尽现云腾雾绕。晨昏之间,苍松摇曳凤鸣鹤舞,丹井甘润玄泉汩歌,终日里古观清静香音渺渺,长年间峰连天碧影映湖池,山拱水聚仙氤缥缈,身临其境,实有天上琼山人间仙境感受。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誉。

东晋升平年间,著名道家、医药家葛洪偕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于此。唐建老子宫观,元建三清观。明代凤阳府滁州詹碧云景泰年间来三清福地担任三清宫住持后,亲自规划布局,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天人合一,融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于福地,移天宫北斗七星图式于三清,在三清福地辍点命景,浮雕、石刻,兴建起了龙虎殿、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詹碧云藏竹之所、天门华表、天门门坊、风雷塔、“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众多建筑,并重新选址在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改三清观建为三清宫,又在三清宫前建了座三清宫牌坊。

同时,从三清山东部山脚金沙和北部山脚汾水开始到三清福地,以至到玉京峰长达七千米的古石蹬道两边,依山傍崖,在清一色的花岗岩石壁上,依次分布石刻建筑了殿府、门阙、牌坊、石人、石神像、石龙、石虎、楹联、文字以及石筑墓冢等三清山石刻共计260处以上。形成了以三清福地为中心,金沙、汾水两地为支撑拱卫的大三清福地格局,把三清福地打造成了一座充满玄虚奥秘的道教八卦迷宫,颇具神秘色彩的道教建筑体系和皇陵建筑体系合二为一的仙山福地,人间仙境。

三清福地周围景观

陈运和诗称“莫非九天园林已移到三清福地莫非三清福地已进九天园林九天——三清,福地——园林结合成一个人间仙境古松、寺院、碑塔、石雕都在藏风聚气的旷野再显神韵灵巧的构思,精美的布局永远属于这宝盆盛着的工艺珍品”。三清福地景区景观主要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与南部景区景观以自然遗产景观为特色形成和谐互补,共同造就了三清山无以伦比的天下奇绝胜景,人文美观。

三清福地周围自然景观主要有:

净衣、清华、涵星 流霞湖三池,冲虚骆驼峰,大鹏展翅,紫烟石,舍身崖,华盖松、连理松、鸾交松、凤凰松、平顶松等。

三清福地周围人文景观主要有:

三清宫、詹碧云藏竹之所、聚仙台、演教殿、三清宫牌坊、元泉、纠察府、龙首山、聚宝盆、龙虎殿、伏魔上相神龛、飞仙台、灵龟峰、潘公殿、风雷塔、王祐墓、方壕上、丹井、丹炉石、流霞桥、虎头山、天门、天门华表、天门牌坊、金鼓石、雷公石、天梯石等。

三清福地地理位置

三清福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清山中部,海拔约1550米的高山盆地中。东距东海岸景区约600米,西与西海岸景区相接,南距南清园景区约3千米,北距风门约2.3千米,东南距玉京峰景区约2千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