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缄其口 |
三缄其口 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jiān qí kǒu,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自《太公金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缄其口 [1]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外文名称 Keep the mouth firmly closed
出处 《太公金匮》
注音 ㄙㄢ ㄐㄧㄢ ㄑㄧˊ ㄎㄡˇ
成语解释
缄:封。三,泛指多次。在他嘴上多次贴了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示例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但他们又会时常安慰自己,说自己的那些儿难以启齿的事儿别人不会知晓,就是知情的人也会三缄其口替他保守秘密。
成语出处
《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