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缄其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缄其口

来自 快资讯网 的图片

三缄其口 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jiān qí kǒu,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自《太公金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缄其口 [1]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外文名称 Keep the mouth firmly closed

出处 《太公金匮》

近义词 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作声

反义词 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滔滔不绝

注音 ㄙㄢ ㄐㄧㄢ ㄑㄧˊ ㄎㄡˇ

成语解释

缄:封。三,泛指多次。在他嘴上多次贴了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示例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但他们又会时常安慰自己,说自己的那些儿难以启齿的事儿别人不会知晓,就是知情的人也会三缄其口替他保守秘密。

成语出处

《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