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育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易 的图片

三育小学位于安徽桐城市青草镇江岭村,是一所教育布局调整后保存的完整小学。学校具有百年历史,其前身是“桐城西一区区立三育高等小学”,由当地名绅郑辅东(字靖侯)于1912年创办。三育,取“德、智、体”全面教育之意(一说当时辛亥革命胜利,为传承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学校创办人开展民族教育,民权教育,民生教育)。现校址座落在七省通衢的古驿道三安铺,校园依山傍水,绿树葱荫;教学楼、生活楼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师生风清气正,被喻为桐城西乡教育届一朵奇葩

创办人

郑辅东(1863-1936),桐城西乡三安铺人,字靖侯,清光绪20年中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改任丰城、南昌、星子、乐平等知县,民国初年被推举为江苏泰县知事,生平所作收录在《王屋山庄诗集》三册,现存于安徽省文史馆。因受当时官绅诬陷排挤,矢志弃政回乡办学,宣统2年(1910)年筹备创办三育小学堂,历时2年,所请教务皆是国学精深、当时名士。

继任校长

石纶阁(1899-1972)桐城县西乡江岭人。幼敏而好学。稍长,奋志进取,考人安徽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于武汉大学任助教。后随里人史履冰至广州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史于广州起义中不幸被捕,英勇就义。纶阁脱险,绕道香港,经上海回乡。1928年,应乡先辈郑辅东先生聘,出任桐城私立三育中学校长,直到1949年8月。1949年9月,任桐城联合中学副校长,卸任后,相继于桐城中学安庆师范太湖中学机阳中学任教。1972年12月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纶阁早年追随民主革命,后致力家乡教育。主持三育中学校政二十余年,兢兢业业,艰苦治校。不任人唯亲,聘任教师以能者为是。一生自奉菲薄,清苦自持。对学生抚爱备至,于贫寒学子,多方救助,使之不致辍学,由此得益而深造者甚多,桃李天下。四十年代初,三育中学曾两度遭受火灾,纶阁不避艰难,在灰烬中经营谋划,多方筹资,重建校舍,使学校如期开学上课。其虽校务繁忙,仍坚持授课,从不间缺,视上课为第一职责。因其以身作则,致“三育”教学质量蜚声遐迩。安徽省教育厅曾传令嘉奖,嘉奖令曰:“桐城私立三育中学校长石纶阁苦心办学,勤恳周至,用宏百年树人之计,今特传令嘉奖。”并赏以奖金四千元。

解放后,纶阁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卸任校长后,努力教学,孜孜不倦备课,勤奋授业解惑。1958年遭错误处分回家。于逆境中仍谆谆勉励子女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生得以平反昭雪。

学校简介

小学因材施教[1],让每一个同学成为身心健康、兴趣多样,主动发展、品质优良、适应社会的人,我们老师用辛勤耕耘换来一朵朵花蕾的绽放。那些热爱同学的场景已被传承为一幼经典,记忆被我们共同珍藏!本着"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工作方针,热心为学生服务,为学习型社会,为家长服务,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参考文献

  1. 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搜狐,2018-06-15
  2. 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 ,搜狐,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