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鳞毛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角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 subtriangularis (Hope) C. Chr.)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植株高约40-50厘米。[1]根状茎横卧或斜升, 粗约2-2. 5厘米。叶簇生; 叶柄长约20-30厘米,宽约1-1.5厘米,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黑色或黑棕色;叶片三角形,长约30-35厘米,基部最宽,二回羽状;羽片约5-7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长约12-13厘米,宽约4-5厘米,基部具柄,往上羽片逐渐变小。叶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叶纸质,干后灰绿色,叶轴近光滑,羽轴和小羽片中脉基部具有较多的棕色泡状鳞片。孢子囊群大,位于小羽片中脉与叶边缘之间;囊群盖圆肾形,棕色,全缘。
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缅甸和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下。
三角鳞毛蕨根状茎可以入药。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治肠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40-50厘米。根状茎横卧或斜升, 粗约2-2. 5厘米。叶簇生; 叶柄长约20-30厘米,宽约1-1.5厘米,基部密被鳞片,向上近光滑,禾秆色;鳞片披针形,黑色或黑棕色;叶片三角形,长约30-35厘米,基部最宽,宽约20-25厘米,二回羽状;羽片约5-7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长约12-13厘米,宽约4-5厘米,基部具柄,往上羽片逐渐变小,到第四对羽片其长度仅有基部羽片的一半;通常叶片基部的1-3对羽片的小羽片明显,小羽片约4-6对,矩圆形,基部羽片的下侧小羽片最大,长约3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圆,并具疏齿,基部截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羽状浅裂。叶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小羽片的侧脉羽状,小脉单一或二叉。叶纸质,干后灰绿色,叶轴近光滑,羽轴和小羽片中脉基部具有较多的棕色泡状鳞片。孢子囊群大,位于小羽片中脉与叶边缘之间;囊群盖圆肾形,棕色,全缘。孢子深褐色,大小为(60-70)65×112.5(100-120)微米(括号外为平均值,括号内为变异幅度;共测量12个孢子),左右对称,具周壁,单裂缝,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缅甸和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下。
生长习性
孢子萌发
播种1周左右孢子开始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
丝状体
原叶体原始细胞经过连续横分裂,形成2-5个细胞的单列丝状体,有时在2个细胞长时,前端纵裂为双列丝状体。细胞圆筒形,壁薄,侧壁向外鼓出。丝状体最前端的细胞常产生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内含叶绿体,尽管最前端的细胞产生了毛状体,但仍然参与片状体的形成。此细胞经纵裂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子细胞,大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小细胞分裂活动极为活跃,参与片状体的发育。
片状体
由于小细胞的分裂活动,自播种2周左右片状体形成,片状体的前端轻微地偏向一侧。小细胞分裂产生的某一边缘细胞分化出分生组织细胞,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逐渐使片状体阶段进入到原叶体阶段。
原叶体
自播种4周左右,幼原叶体形成。幼原叶体暂时不对称,随其生长不对称现象很快消失,成为对称的心脏形。原叶体发育方式为三叉蕨型(Aspidium-type)。幼原叶体腹面发育出十余条假根,边缘陆续产生毛状体,毛状体乳头状圆球形至细长棒形,有些毛状体顶端帽状腺体发达,直至原叶体成熟时,腺体仍宿存而明显,与毛状体相连的边缘细胞不向外突出或向外突出。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两翼展开,稍有波折,内侧呈“V”字形叉开,最大者可达7毫米×4毫米,中脉2-3层细胞厚。原叶体边缘及腹面均有毛状体分布,分布于腹面的毛状体顶端有或无腺体,且数量丰富,一个成熟原叶体上平均有毛状体一百条左右,叶绿体分布在毛状体顶端。成熟原叶体边缘细胞内的大多数叶绿体呈圆盘形,中部细胞内为椭圆形、圆盘形或哑铃形。
毛状体
最初的毛状体由丝状体最前端的细胞分裂产生,以后陆续由原叶体营养细胞分裂而成。测量原叶体上12个幼毛状体及毛状体长宽的平均值,幼毛状体长75微米,顶端宽25微米,长成后,毛状体长80微米,顶端宽40微米。毛状体内始终含叶绿体。
假根
假根由营养细胞外突延长形成。幼原叶体的假根多发生在腹面,随着原叶体的生长,在边缘也有假根分布。假根初为管状,内含叶绿体,随原叶体生长,逐渐变为黄褐色,且由直变弯曲,粗细变得不均匀,少数假根甚至出现分叉现象。
胚的发育
三角鳞毛蕨的精卵受精后1个月内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幼孢子体长出后,原叶体仍继续发育,直至生成幼胚后再过1个月左右,发育出2-5枚真叶后,原叶体方渐枯死。用混合土培养出的三角鳞毛蕨配子体均有80%左右发育为幼孢子苗。
主要价值
三角鳞毛蕨根状茎可以入药。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治肠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