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下切線弧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35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上下切線弧。原圖鏈接

上下切線弧英語Upper and lower tangent arcs),大氣光學現象,從而出現上述和觀察到的低於太陽月亮,切線到22度暈。為了產生這些電弧,棒狀六角形 冰晶需要使其長軸水平對準。[1]

目錄

龍虎山

龍虎山原名雲錦山,因橫空有一片高達數百尺、寬約數百米的五彩石山形似雲錦而得名。它的另一個出處是「狀若龍虎」,即一山像龍,一山象虎,龍蹯虎距,相依相偎。若下竹排觀看,在離主峰不遠,就會發現一山盤曲如蟠龍,一山背臥如伏虎,形成龍虎並峙的壯麗景觀。龍虎山麓之下,有一天開闊平坦處,它坐北朝南,面水背山,乃正一觀舊址。是道教正一派肇基之所,是歷代張天師從事法事活動的重要場所,現正在修復中。到了正一觀,繼續登攀,就可瞻仰祖天師結廬煉丹的水簾洞、煉丹岩(圖左)了。煉丹岩前臨溪澗,峭石壁立,丹灶遺址尚存,草廬舊跡仍在。水簾洞瀑泉噴薄而下,若飛雪,似珠簾,祖天師就是利用水簾洞庭湖的瀑泉煉丹的。據傳達室寧祥符、永樂皇帝曾派員跟蹤至此,撿到遺丹。仙水岩十景之「丹勺用不得」和「劍石試不得」兩景就在這裡。龍虎山對面的天師板栗林,據說為天師所植。天師栗個大香甜,澱粉豐富,是理想的果品和滋補品。李時珍《本草綱目》上說:「天師栗,唯西蜀青城山有之,乃張天師學道於此所遺。」張道陵是先到龍虎山後到青城山去的。由此可見,青城山的板栗是從龍虎山帶過去的。瞻仰完煉丹池,水簾洞之後,就可到雲錦渡玉石村品嘗風味小吃了。玉石村戶口不多,異常好客,待你坐定,主人就會端上一份用薯粉、芋頭擀皮子的餃子當點心。這種餃子像緞子般滑韌,順喉而下,味不尋常。被稱為「十錦緞餃」。繼續順河而下,將陸續看到仙水岩十景中的「雲錦披不得」、「石鼓敲不得」、「道堂坐不得」、「蓮花戴不得」、「玉梳梳不得」、「仙桃吃不得」、「仙女配不得」、「老婆背老公走不得」。竹筏漂流三個小時後,在仙水岩登岸。在登岸處的峭崖絕壁之上看到有兩排人工開鑿的方形洞眼,那就是古棧道遺址。棧道通岩中寺,寺廟循穴而建,上下七層,又稱七層廟。懸崖為蓋,下有石坪,開闊敞亮,能容數百人,廟毀後常有遊客對弈於此,或攜酒作樂其中。崖墓上有許多古人題刻:「玉壁凌空」、「半天仙跡」、「神仙可棲」、「鶴歸留影」,均為夏言等名人手筆。現已修復為「飛雲閣」,即將向遊人開放。瀘溪河:發源於福建光澤原始森林,沿途經過雲台山、象山、聖井山、上清鎮、正一觀、仙水岩、馬祖岩,匯入信江,進鄱陽湖,注入長江,全長286公里,在景區流經長43公里。沿途植被良好,兩岸茂林修竹,河水清澈純淨,過灘呈白,遇潭現綠,沒有受到污染,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瀘溪河兩岸奇峰怪石很多,青山密林,流泉瀑布,猶如仙境,最典型的有十大美景,乘船筏攬瀘溪河之勝,就如置身在山水畫廊之中,成為龍虎山旅遊三絕之一。宋代文學家晁補之遊覽後寫下「行盡江南最遠山,卻尋干越上溪灘」。

上弧

上下切線弧的形狀隨太陽的高度而變化。當太陽低(小於29–32°)時,它在觀察到的太陽上顯示為弧形,形成銳角。當看到太陽升起超過地球的視線時,弧形的弧形機翼朝22°光暈方向降低,同時逐漸變長。當太陽升起29-32°時,較高的切線弧與較低的切線弧合併形成外切光環。[2]

下弧

較低的切線弧很少觀察到,出現在以太陽為中心的22°光暈之下並與之相切。就像上切圓弧一樣,下圓弧的形狀也取決於太陽的高度。觀察到太陽在地球地平線上滑動時,較低的切線弧在太陽下方形成了尖銳的翼形角度。當太陽升過地球的地平線時,弧首先向自身折疊,然後呈寬弧的形狀。當太陽在地平線上到達29-32°時,它最終開始變寬並與上切線弧合併以形成外接光暈。[3]由於從定義上講,太陽的海拔高度必須超過地平線22°,因此大多數觀測是從高架的觀測點進行的,例如山脈和飛機

起源

上部和下部切線弧形式時六角棒狀冰晶在卷雲具有其長軸水平取向。每個晶體的長軸都可以指向不同的水平方向,並且可以繞長軸旋轉。這種晶體結構還會產生其他光暈,包括22°光暈太陽狗。為了產生清晰的上切線弧,需要有一個主要的水平方向。像所有彩色光暈一樣,切線弧從紅色朝向太陽(即向下)漸變為藍色,遠離紅色,因為紅色光的折射強度小於藍色光。[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