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坝村(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竹坑社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坝村

中文名 : 上坝村

所属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

上坝村隶属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竹坑社区,位于坪山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7千米。相邻自然村有茜坑村、石湖村及田头社区马安岭村。地处深圳东北部坪山盆地;南面是田头山,海拔683米,北面是聚龙山(原鸡笼山);村南面是坪山河,东面是茜坑水库,北面是聚龙山水库(原鸡笼山水库)。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江姓先祖所建。因村落建于茜坑村上面一块较大的河滩坝地,故取名上坝村。

简介

清朝,属归善县。1912年,属惠阳县。1949年10月,属惠阳县第四区;1958年11月、属宝安县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葵涌区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属深圳市宝安县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属坪山区;1986年10月,属坪山镇;1993年1月,属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2004年,属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属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街道竹坑社区。 世居村民主要为江姓和黄姓。江姓先祖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从福建迁移至今广东紫金好义,后从今紫金好义迁移至茜坑;清咸丰六年从茜坑迁至此地。黄姓先祖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从坑梓迁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210人,,其中男性102人,女性108人;80岁以上7人,最年长者93岁(女);实际在村人口18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70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43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3人,主要分布在美国。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番薯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里引进"三来一补"企业,集体土地开始对外出租,部分村民由务农转为务工,村集体经济开始转型2007年,成立深圳市坪山竹坑股份合作公司上坝分公司,村民成为股东。现村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和商业楼出租为主,2015年租金收入约300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传统(节庆)食品有客家茶果、炸油角、煎堆和萝卜板等。 创景北路、创景南路和金牛东路经过该村。1970年通电,1995年通电话,1996年通自来水,2002年通互联网,2010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内建有篮球场,每年均会举办社区蓝球赛。 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1座。上坝楼角,又称作角楼,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3层,土木石结构。 村内无宗祠,因与茜坑村同宗,且两村毗邻,故两村共用江氏宗祠。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 两村村民携带祭品到茜坑村江氏宗祠祭祖。每年中秋节前后,江姓村民约定时间到坪山赤坳墓园祭拜祖先。 上坝观音厅,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于1980年重修,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正厅供奉观音菩萨。每年正月初一或初二,村民会到观音厅祭拜。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村内女性会携祭品到观音厅祈福。每年正月十五后,村民会到观音厅祈福,冬至以后再去还愿。 每年正月十五为大王爷诞,上坝村和茜坑村会在茜坑村大王爷庙合办活动,每三年大办一次,由参加活动的村民共同出资购买活动所需用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