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寨行(郭永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上寨行》是中国当代作家郭永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上寨行
(一)尹文学老师
因编写校本教材,得去采访藉口镇上寨村一位退休教师、书法大家尹文学。他老人家的外甥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喜欢写作,跟我关系不错,听说要采访他舅舅,很是高兴,为我们打电话联系,减少了许多麻烦。
昨夜一场春雨,把山川大地洗刷得干干净净。清晨,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清新明亮。郊外,野桃花粉粉的,这里一堆,那里一丛,给如烟鹅黄的垂柳做了一个美好的背景,昭示着美丽的春色将在藉源有一场盛大的花事。
午饭后,一行七人沿着当年朱镕基总理视察过的放牛村进沟。虽然下过大雨,但水泥硬化路没有一点淤泥,干净得很,一直延伸到山顶。车行其中,隔窗而望,满山的苹果树修剪得非常整齐,卯足了劲,孕育着花蕾,等待着三月的油菜花和小蜜蜂的招呼。那将是一个花的海洋,热闹的季节,我似乎看到果农辛勤劳作时溢出的笑容。车在弯曲的山路上左拐右拐,上到山顶,茫茫万重山,一览众山小,真有山高人为峰的感觉和自豪。
尹老师听到我们来了,满脸笑容,热情接待。他老人家中等个头,稍胖,虽然退休好几年了,不显老,一副石镜,不偏不倚架在鼻梁上,恰到好处地彰显着文人的精气神。关于尹老师我早已听说,也见过他的书法,今天见到真人后,终于理解了暗藏我心头多年对他书法不解的原因了。他的书法几乎没有枯笔,很少留白,用墨很重。犹如我写文章不会用华丽的词语修饰润色一样,老实人啊。真是一个老实人,当我们讲明我们编修校本教材,把他选进我们地方的书法艺术家时,老人显得不安,再三推辞,“不敢当,我承受不起。”甚至有点急了,如孩子般的天真。这性格、这品行,我喜欢,于是下意识地观察老人的言谈举止。纯正的农村人,憨厚朴实,不像我见过的许多满是头衔的书法大师,夸夸其谈,自我吹嘘。近几年因参加一些文化活动,经常接触天南地北的书法家,发展真正的大家为人低调谦和,尊重文化尊重知识,像尹老师一样。也见到一些所谓的大师,为人傲慢,自视清高。还有些没提笔就大谈价格,实在让人倒胃口。而尹老师谦和的态度,平易近人的谈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使大家有话敢说,自在地探讨起书法艺术的美。
我们提出看看他的作品时,没想到老人从各角落里抱来了许多入选的各类参赛作品,堆积得像山一样,我们几个人很诧异。一个山沟小学老师,其作品居然能入选这么多的书画集中,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我翻阅着,有我们天水市地方报纸杂志发表的,也有省外的,如《天水日报》、《甘肃教育报》、《甘肃农民报》《教育周刊》等,更多的是参赛作品集,《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当代中华儿女书画艺术全集》、《世界书画铭录》等等不一而足。这就是老人书法成绩,何必还要介绍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打开一本书法集,被他的行云流水般的书法所迷恋。他的书法苍劲古拙,浑厚端庄,用笔果敢沉着,刚健犀利,有入木三分之感,表现出不凡的气韵和深厚的功力,让人爱不释手。
当我们谈起他是如何走上书法之路时,“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学生,哪像今天的孩子,专门拜师学习,要培养成为一代书法大师。”他听了我们的问话后不假思索地说,“也许是天性,背上书包那天起,老师夸我,字写得好,从此我喜欢上了写字。”多么朴实的言语,道出了走书法道路的原因。是啊,爱好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时写字最喜欢在自家的院子里用小木棍照着书一笔一划模仿。当我问最初临摹谁的帖?他说当村学老师时开始临帖,最初临摹赵孟頫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通过几年的潜心临摹研究,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逐渐清晰,更重要的是所写的字形体端秀,骨架劲挺,自己喜爱,也获得周围老师的极大鼓励。后来笔性老练时,又临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因为颜体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结构严密,点画圆整,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又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学习他的体势劲媚,骨力道健特色。说到理论的东西,看到我们茫然的眼神,笑了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我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写字,一语中的。
一边说顺手拿出一张硬笔书法,那字写的极为洒脱,飘逸柔美中不乏刚健之骨,风神俊彩。不怕你们笑话,我的硬笔是自制的,一节竹棍,用刀子削尖,蘸着墨汁写的,抱着试试的心态,居然获全国硬笔书法大奖。他说的极为轻松,可我的心却沉沉的,一个山区村学老师,其贫困让人心痛。但再穷,没有阻断他书法练习的道路,其意志之坚定,让人敬仰。“这些年向我求字的人很多,我从未向他们收取一分钱的费用,更不用说卖了,藉河两岸,走进任何一个村庄,都能看到我书写的中堂、对条。这让我很高兴,老百姓喜欢,就是对我的肯定,就是对文化的热爱。”
看得出老人今天真的很高兴,说我们都是老师,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不嫌弃,每人送一幅字,立马收拾,画毡扑在炕上,展纸提笔,我们据各自爱好,说明题写的语句,于是老人挥笔大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每个人得到老人的墨宝,拿到手上感觉沉甸甸的。这是老人一辈子的功夫,是老师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啊。
而已,夕阳在山,我们要告辞了,老人再三挽留吃饭,因还有事,匆匆而别。在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老人屋子里一幅中堂的对联:“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这不是一个身居山野的老师的人格追求吗?毋须多言,在这个大师专家碰烂头的浮躁社会里,能静心读书写字,修身养性,何其难得!不图名不为利,潜心研究书法,传承书法艺术,这对联不就是他人格的写照吗?
(二) 一个即将消失的武术之村
藉口工作多年,常听到“上寨的鸡会倒脚步”,但只是听说而已。这个村山大沟深,远离集镇。十八年了,今天才有幸亲临此地,揭开这留存心底多年的谜面。站在村头,一山一湾,尽收眼底,炊烟袅袅,鸡狗相闻,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蓝天白云,非常壮观,“高山出锦鹞”,确实如此,一个尹老师就给这满眼的山壑打了一张很好的文化名片。今天是个机会,得问问尹老师这句话的内涵,总以为是一句贬义话,到底是啥意思?跟尹老师谈到兴头上,我突然大胆发问,尹老师说这句话是真的,不是贬义,是褒义。若不信,我让外甥打电话给你叫来一个人,耍两路看看。“看看”!我很激动。
须臾,院子里进来一个身体结实,虎背熊腰的中年大汉,看他走路的脚步,就不是等闲之辈,落地有声,声如洪钟,也是村学老师。闻听我们采访他,推辞道:“山野之人,哪能上得台面?”我请求给咱耍几路,欣赏欣赏。他二话没说,脱去外衣,双手抱拳行礼,一声大喊,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扬鞭猛进,颇有震慑性,在场的人,无不叫好。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变化有致,快慢相得,静中有动,暗藏力度。扎打挑拢,收放自如,灵活换手,变化多端,实战性强。就在我们惊呆中,提鞭扣礼,一路黑虎鞭表演完毕,此时掌声雷动,越过山野,回荡在山谷中。
也许是一路鞭杆热了身,还是看到我们喜欢武术,说话自然多了。他说天水人练鞭杆时讲究长鞭杆先练猴儿串杆的技巧;袖里鞭杆要求鞭走步随,中袖身旋。演练时须在左手鞭进击之后,反趟须换右手施招,形成随机应变的阴手鞭法,更要突出点击穴道的功法。鞭杆的技法主要有:“搬扎扭扣,飞刮撂挑,墩点劈挂,缠绕提扫,擦滑绞压”等三十余法。没想到天水鞭杆深藏如此多的技法。午后的阳光照彻院落,聊到高兴处,他主动给我们表演一路软拳。我们哪里敢错过,于是大家打开手机,录像的录像,摄影的摄影,好不热闹。后来在我们邀请下,还表演了扭丝棍,青龙偃月刀等冷兵器。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严宇岳,今年49岁,谈起武术,他说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几十年了,他从没间断。每天清晨,面对大山,都要练习基本功,压腿、举重、下腰,再来几套完整的套路,等孩子们上学时,他才洗漱,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教学生活。我追问父亲跟谁学的?他说家传,我们全村人是一个家族,都习武,像严江西、严秀明、严济高、严孝宗、严维民等都是村里的高手。经常在天阴雨后,聚集在一起切磋,对每套拳法、棍法、刀法,进行比划,研究其要领精华,实在有不懂的招式,向长辈请教,因此,他们村里的每个人不赌博、不酗酒,即使喝酒但不烂醉,酒后比武,这种习武之风波及到附近的邻村,像宋家山就有好多高手,王怀昌、王向平、王玉海等个个不凡。他们的拳法都来源于上寨村,招式相似。看来“上寨的鸡会倒脚步”,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话匣后的严宇岳讲起武术,滔滔不绝。粗略地推算,上寨的武术溯源到二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起初走街串巷,做竹编的手工活,还跑过山货。经常遭到外乡人的欺辱,挣点钱有时还被打劫,无奈拜师学艺,从此一辈传一辈,作为立身保家的功夫,至今有八九辈人了。祖上有个叫牧羊的,小时候因为是放羊娃,大家都叫牧羊,至于大名谁也不知道,武术学成后,力能扛鼎,出手极快,功夫深厚。被一个镖局聘请押镖,所押镖从没被劫,几次打得土匪狼狈逃窜,名声远播陕甘两省。
突然严老师失落地讲到他内心的苦衷,现在的孩子不学武术了,祖宗留给他们的武术将没人继承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正疑惑。他说,虽然他们居住在山巅,但有广阔的土地,以农业为生,只要勤劳肯出力,认真耕作,虽不太富,但吃穿不愁,已经很理想了。但现在社会急剧发展,变化太快了,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大人,都想走出大山,去过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谁还愿意守着大山,过这种艰辛的日子。说实话,我们这地方近几年,男孩子大了娶媳妇都是困难,没有几个女孩子嫁到大山上来。就是附近的村落,女孩子也留不住了,上学打工都走了,所以家长都抓孩子文化课学习,村里好多家里有条件的搬到市上去上学了,家长也不愿意给孩子教武术了,练武本来就是一件辛苦事,也都心疼孩子,舍不得让他们受罪。几个方面,祖宗的武术就断送到我们这辈人手里了!
我问他,你给孩子教武术了吗?教了,小时候还喜欢,现在都在上大学,寒暑假回来后,我再三督促他们跟我一起练习,但是看电视上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把学过的东西都忘记了,孩子大了管不住了,严老师无奈地说。
一阵沉默,夕阳摇摇欲坠,石鼓山的上积雪清晰可见。我打破寂静,那你们何不过年时节,敲锣打鼓,举行村里武术比赛,营造气氛,总有孩子学吧?大年初三四刚过,打工男女风一般踏上列车,谁还在意这些事呢?
二百多年的传统武术文化,八九辈人的基业,说没就没了,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
作者简介
郭永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天水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