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杉鹰山

上杉鹰山(うえすぎ ようざん、1751年9月9日-1822年4月22日、宝历元年7月20日 - 文政5年3月11日)是日本江户时代第9代米泽藩藩主。最广为人知的事情是对米泽藩成功改革。被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誉为“最为值得尊敬的日本人”,被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尊为“水坝式经营哲学”的奠基者。

上杉鹰山

目录

第一穷藩

江户时代以来 ,米泽藩的境况每况愈下。为了维持庞大的家臣团、支撑上杉家过去百万石大名的虚幻自尊,藩内财政已经陷入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米泽藩在15万石的领地内,变本加厉地加收苛捐杂税,不堪重负的领民不断逃亡,无力逃走的则只好忍痛堕胎、溺杀婴儿。米泽藩的人口直线下降,最终为以农为本的经济基础带来致命伤害。

米泽藩的窘况,至9代藩主上杉重定时,仍不见好转,外债与赤字随着时日推移不断累增。重定无力收拾残局,膝下又未有男丁,意兴阑珊之下,居然打算放弃祖传家业,主动向幕府申请废藩,将米泽藩从幕藩体制中彻底注销。虽然,重定最终不忍葬送祖业,但是严酷的现实使他萌生逃遁的念头。上杉重定急于收养一个世子,企图通过让位退隐,尽快逃离藩政泥潭。

米泽藩第二位养子藩主,来自远方的九州日向,是3万石高锅藩主秋月种美的次男。其母春姬,为米泽4代藩主上杉纲宪的孙女。当时,这位名叫"松三郎"(又名直松、直丸胜兴)的孩童年仅7岁,10年后改名"治宪",继承米泽藩藩主之位,"鹰山"是 他晚年的雅号。

上杉重定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后退居幕后。当时的米泽藩,财政收入的90%用于供养5000名以上的藩士,全年赤字一度高达白银3万两,商人债款更是数以10万计。因歉收与失政,藩内人口仅余10万--即使在天灾人祸横行、诸藩财政普遍恶化的明和·宽政年间(1764-1800),米泽仍算得上是日本数一数 二的穷藩。

当年的江户市民,为了辟除铁锅的"金气",往往将写上"米泽"的白纸贴在锅底,戏谑挖苦无以复加--从战国群雄到江户第一穷藩,云泥之别让上杉君臣情何以堪?

上杉鹰山所继承的,与其说是藩国,莫如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大俭约令

明和六年(1769)十月。地处日本东北的米泽,栗子山、吾妻山、饭丰山等山岳环绕四周,寒冬过早降临,周围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

米泽藩9代藩主上杉鹰山,在袭位两年之后,由江户经板谷峠进入米泽盆地。鹰山时年19岁,这是他第一次踏足米泽的土地。

在16岁那年,世子直丸元服(成年仪式),拜领将军家治的偏讳"治"字、更名为"治宪",叙任从四位下弹正大弼。翌年七月,上杉重定隐居、治宪继位藩主,旷世明君"鹰山"正式登场。

自成为世嗣之日起到19岁之前,上杉鹰山一直居留在江户的藩邸。然而,偏偏是这位看似与米泽绝缘的少年藩主,在米泽藩内掀起凛冽的改革风暴。

上杉鹰山甫一上位,立即派遣密使,向米泽的春日神社献上誓词,内称"为民父母乃家督第一要务",向上杉祖神庄严血誓。此事并非17岁少年藩主的一时热血,而是藩政革新的誓师仪式。自此之后,身在江户的鹰山遥控着米泽藩,实施雷厉风行的改革。血誓的墨迹未干,上杉鹰山立即推行由上而下的节俭运动,向举藩上下颁布了彻底的"大俭约令"。

首先,贵为藩主的上杉鹰山,将生活费用由"1500两"压缩至"209两"。

其二,全藩上下用膳只用"一菜一汤",衣着一律改用木棉,其他饮宴、馈赠应酬一律停止。

其三,大幅裁减江户藩邸的女侍人数,由50人减至9人。

"大俭约令"的颁布,藩内舆情沸沸扬扬,米泽藩的穷酸形象,一时流播全国,元老重臣们无不面目无光。上杉鹰山的激烈变革引起藩内重臣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为了顺利推动改革,鹰山起用竹俣当纲、莅户善政、木村高广、藁科松伯、佐藤文四郎等改革支持者。

在上杉鹰山入国米泽之前,藩政已经出现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尖锐对立。藩主入国的队列在荒凉萧瑟的米泽街道行进,坐在轿子中的上杉鹰山,想必为米泽的坎坷前途而苦恼不已。

传说,在轿内面对火盆独坐沉思的上杉鹰山,在凝视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火星之后,对随行家臣作出了如下训示:"只要众人薪火相传,很快火种就会遍达整个米泽。"的确如逸闻所述,由上杉鹰山带来的烈火疾风,随即以燎原之势迅速席卷了米泽藩。鹰山与保守派重臣的矛盾,终于因藩主的入国而激化。

七家骚动

本为越后战国大名的上杉家,家臣团中不乏战国时代以来的名将家门,如须田、长尾、色部、千阪等等。这些历代宿老门阀,代代世袭掌握着米泽藩的藩政。可是,时间不断流逝,上杉的家业却日益萎缩,力不从心的宿老们,转而借辉煌的过去麻醉现实中的彷徨。这些言必称"越后"、"谦信公"的重臣,依然醉生梦死地以为米泽藩是百足蜈蚣、死而不僵,他们对揭露严峻现实的上杉鹰山有着本能的抗拒。同时,鹰山是3万 石小大名次子出身的养子藩主,在宿老们眼中,这种身世背景与名门上杉显然格格不入。联系他平日乖张荒诞的作为,宿老们对鹰山的不满情绪自然进一步加深,因 而对改革抱有抵触抗拒的消极态度。

在上杉鹰山崎岖的改革道路上,最大的阻挠者便是藩内的宿老,他们分别是须田满主、长尾景明、色部照长、千阪高敦、清野佑秀、芋川延亲、平林正在七人。安永二年(1773),六月二十六日,大规模的骚动爆发。七宿老联署诉状呈交上杉鹰山,列举鹰山在位期间的种种过失、要求立即斥退改革派,否则七人一同挂 冠辞职。面对重臣的逼谏,鹰山迅速作出回应,七月一日,七宿老全部被判罪解职,其中须田满主、芋川延亲二人更被指为首谋,处以切腹自尽、家门断绝的重罚。 一次强谏,立刻招至大祸,这是众人始料不及的。事后两个月,藩医藁科立泽又以煽动宿老的罪名被斩首,至此骚动被完全镇压。经此凌厉处分,米泽藩内反对改革的阻力顿时被清空,挣脱桎梏的改革派终于有大展拳脚的空间。镇压七家骚动,也是上杉鹰山生涯中罕有的一次铁腕手段。安永四年,被断绝的须田、芋川两家被允许恢复家业,在烈日秋霜之后,米泽藩的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圣人之政

上杉鹰山全方位的改革,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在穷困的米泽藩,经济问题自然首当其冲,上杉鹰山的经济改革,也同时触发了政治、思想等领域的变革。在地狭人稀的米泽藩,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是一项重大课题。米泽四面环山,盆地内是起伏的丘陵,可用的耕地并不算多。此外,出羽米泽地处多雪地带,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对此,上杉鹰山的农业政策不遵常 轨,刻意地剑走偏锋。鹰山在领内兴修水利之余,却不将重点投入粮食作物的种植,反而根据日本各地对漆器、绢麻等手工产品原料的需求,发动武士、领民大力发 展漆树、桑树、楮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同时,鹰山引进织造技术,用当代的概念形容,鹰山是意图让米泽成为日本的加工厂。所谓"米泽15万石",即指米泽领内 粮食作物的产量。在诸藩君臣力求增加"石高"的封建时代,上杉鹰山却用宝贵的人力物力种植与"石高"无关的植物,这不是"疯狂"还会是什么?劳动资源是另一难题。历经接踵而至的灾难,米泽藩人口不升反降,在鹰山时代仅余10万左右。对此,上杉鹰山仿效越王勾践,在领地内推行奖励婚育的制度。当 时,米泽藩厅鼓励青年男女结婚,为他们提供种种经济上的方便,大龄未婚者甚至须由村长说媒撮合。鹰山特设下6000两的生育基金,鼓励婚后男女生儿育女: 有15岁子女5人以上、同时最幼子达5岁的家庭,可以享受藩厅的财政补助;产下一胎两子的英雄母亲,将会受到藩厅的物质奖励;其余生计困难的家庭,在诞下 婴儿后也可获得藩厅金1两的资助。

为保障领民的健康,鹰山在城下创立 "兰医"(西医)诊所好生堂,并派遣学生前往江户学习医术--藩主为领民的婚嫁生育操心,在当时可能是一大笑料,不过,读着这些两百年前就在米泽出现、至 今仍未惠及世人的善政,心中又怎能不为之感动?改革的精神动力,不能仅凭一世一人的觉悟。改革不应只停留于体制层面,更应带动意识观念的革命性变化。在 "籍田之礼",上杉鹰山打破"士"与"民"的界限,躬亲铲下三锹泥土垦荒,接着由执政、各级奉行、代官……一直到百姓,以三倍递增,终于形成一场士族与庶 民共同参与的运动。同时,上杉鹰山延请儒士细井平洲,重建纲宪时代的藩校兴让馆,通过大兴文化,让革新理念的星星之火深入人心--"德のぁるところに富が 生れる"(德富财茂),成为贯穿整个鹰山改革的中心思想。与鹰山改革同时期,幕府老中田沼意次也尝试鼓励商业经济的新政。可是,田沼意次的小聪明未能解决幕府面临的困局,他本人也在历史上留下贪财的恶名。可见,真诚的政治动机与娴熟的行政手腕,是成功政治家缺一不可的必备条件。

上杉鹰山的改革,如一缕春风,令垂死的米泽藩起死回生。当时,学者仓成龙渚听闻上杉鹰山在米泽实行新政,闻风前往米泽观察风土民情。后来,他在《米泽领见闻记》中写道:"米泽藩吏,职位越高越是清贫……米泽藩有一种无人商店,领民自觉付款购买货品……"如果记载属实,那么当时米泽藩的人民质素,可谓觅遍古今无出其右者。天明三年(1783)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年份。这一年七月,浅间火山大爆发,死亡人数2万。同时,反常气候袭击东日本,正月片雪不下、反吹南风,到了四月却飘下霜雪,东北地区六、七月间连续暴雨100日,境内农田全数毁灭、颗粒无收,诸藩饿死农民无数。即使在这场旷古未有的灾害中,米泽藩内也并未饿死一 人,堪称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匆匆过客

作为养子,上杉鹰山与养父上杉重定的女儿幸姬成婚。然而,这位幸姬是个智障者,身体发育不良、体型仅有孩童大小,她无法尽妻子的义务,不能生孩子,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女人。已经成为藩主的上杉鹰山完全可以敷衍她、忽视她,冷落她,因为他的养父已经失去了"人气",失去了权柄。没有,上杉鹰山没有这样做。不知他是为了感恩,还是出于一种怜悯,他每天不管政务多么繁忙,都会抽出时间到幸姬的房间看望她,和她一起折纸,一起做玩具,一起玩木偶人。每天看着上杉鹰山的到来,幸姬的脸上都会出现一个女孩天真烂漫的笑容,每当和上杉鹰山一起玩耍时,幸姬都会发出天真灿烂的笑声。

不知道有多少次,幸姬的丫鬟们在旁边看着这对名义上的夫妻,看着看着就流出同情、敬慕的眼泪。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为之,应该说并不难的。上杉鹰山与幸姬结婚十三载,天天为之,岂是易事?!幸姬婚后快乐地生活了十三年,在而立之年的天明二年(1782)年死去。除了幸姬,上杉鹰山还迎娶了4代藩主上杉纲宪六男式部胜延的女儿阿丰为侧室,阿丰先后为鹰山诞下直丸(显孝)、宽之助(夭折)两子。与此同时,已经退隐的上杉重 定,也有了亲生的子嗣胜熙(长男)、治广(四男)。上杉鹰山在26岁那年(安永五年,1776)的二月,将义弟保之助纳为世子,五个月后,鹰山的长子直丸诞生了。天明二年,保之助元服,更命治广,叙任中务大辅,与尾张德川大纳言宗睦的女儿纯姬联姻,而鹰山长子直丸,则改名显孝、成为治广的养子。天明五年(1785),正值壮年35的上杉鹰山主动让出藩主之位,由上杉治广继承为11代藩主,上杉显孝则成为世子。遗憾的是,上杉显孝于宽政六年(1794)死去,上杉鹰山的血脉终究没能与"上杉"融为一体。上杉鹰山传位上杉治广之际,留下著名的《传国之辞》--一、国家是祖传基业,绝不可视为私产;一、人民属于国家,绝不可视为私产;一、君主为国为民而存在,而非国家人民为君主而存在。以上三条,从此成为上杉家代代相传的家训。上杉鹰山隐居后,仍然关心着米泽藩的政治。鹰山的政绩,还受到将军德川家齐的称赞。晚年的鹰山,在隐居所餐霞馆内教育世子上杉齐定(重定长子胜熙之子)。文政五年(1822)三月十二日清晨,上杉鹰山与世长辞,享年72岁,法号元德院。上杉神社的石碑上,镌刻着鹰山生前的名言:"なせばなる なさねば成らぬ 何事も 成らぬは 人のなさぬなりけり。"(想做才会成功)时至今日,鹰山所振兴的绢麻织造、漆器、锦鲤养殖,仍是米泽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产业。

米泽藩历代藩主

第1代 上杉景胜 从三位 中纳言 越后守

第2代 上杉定胜 从四位下 左近卫少将

第3代 上杉纲胜 从四位下 播磨守 侍从

第4代 上杉纲宪 从四位下 弾正大弼 侍从

第5代 上杉吉宪 从四位下 民部大辅 侍从

第6代 上杉宗宪 从四位下 弾正大弼 侍从

第7代 上杉宗房 从四位下 民部大辅 侍从

第8代 上杉复位 从四位下 大炊头 侍从

第9代 上杉治宪 从四位下 弾正大弼 侍从

第10代 上杉治广 从四位下 弾正大弼 侍从

第11代 上杉齐定 从四位下 弾正大弼 侍从

第12代 上杉齐宪 从四位上 弾正大弼 权中将

第13代 上杉茂宪 正二位 式部大辅 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