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模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南部,南西分别与万安县芦源、枧头交界。全乡面积10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91人(2017年) ,辖1居委会、9个村委会。

上模乡政府距县城23公里,冠朝319国道至上模油路的铺设、上模至万安枧头及上模至水槎缝岭公路的沟通形成了上模便捷的交通网络。[1]

目录

乡镇概况

上模乡位于县境南部。东邻水槎乡,南、西界万安县枧头镇、窑头镇,北接冠朝镇。交通要道为冠(朝)上(模)公路,另有上模-缝岭、上模-田西公路。全乡总面积10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5.08公顷。林地(湿地)面积7533.50公顷,森林覆盖率64.72%。镇政府驻上模村横冈芫,距县城23千米。

辖老居、北溪、灵溪、高芫、讴里、上模、田西、油洲、上村9个村委会;上模1个居委会。94个村小组,116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391人(2017年),城镇人口占31.5%。

境内有"西平古寨"、明朝理学家罗钦顺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古迹。有中型水库(缝岭水库),驻天马山林场。[2]

经济产业

2014年,种植粮食2700公顷,总产量17126吨;油菜94公顷,产量141吨;花生47公顷,产量127吨;蔬菜346公顷,产量7989 吨。出栏生猪1.08万头、肉牛0.8万头,出笼肉鸡17.8万只,水产9837吨。井冈山蜜柚9.34公顷。有家庭农场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完成土地流转351.2公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00万元。新增个体经营户26户。通自来水村3个。2014年,引进项目2个(欣源电子、鑫源金属加工),工业发展升级排第14位,完成工业企业协税护税558.31万元,居第8位。

2016年,上模乡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总投资160万元,吸收农户27户,在北溪村成立了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助民致富新路子。据悉,北溪村泥鳅养殖合作社以台湾泥鳅养殖、销售、技术服务为主,按照"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的模式,实施稻田套养技术。目前已投入鳅苗2000余斤,预计产品在明年5月可上市,将销往吉安、赣州及欧美等国家。

文化产业

泰和县上模乡"西平盘鼓"是为纪念该乡古人南宋吴公万而流传下的一项民间群舞。南宋高宗时,吴公万率兵勤王有功,被封为招讨使。此后在上模乡境内统兵镇守,令乡里民生安泰,宋高宗特赐封其兵寨为"西平寨"。

"西平盘鼓"表演时,击鼓者在"令旗"的指挥下,一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一边变换着队列阵形,鼓声抑扬顿挫,威猛庄重,气势宏大。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论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日前,泰和县已对"西平盘鼓"表演进行挖掘整理,准备申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然资源

上模乡拥有丰富的竹、木、粘土等自然资源,境内有国家小二型水库-缝坪水库,水利、电力资源充足。上模努力实施特色农业战略,在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葡萄、槟榔芋、凉薯、油菜、西瓜等经济作物,并积极扶持特色养殖业,已形成了黄牛、白鹅、鸡鸭、淡水鱼等众多规模化养殖基地。

教育状况

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72人,教师(保育员)3人;小学6所,在校生856人,教职工48 人;初中1所,在校生272人,教职工26 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98.17 %。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1个。

医疗保障

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2所,病床18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600人,参保率77.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0487人,参合率98.28 %。人口计生率66.86%,自然增长率7.92 ‰,出生人口性别比112.35。发放最低生活保障5666人次891750元,医疗救助531人次258996元,农村五保193人次155625元,老人优待191人次115050元,优抚金255192元。

工业发展

新的时期,上模大力推行工业强乡战略,乡办企业有农机站、榨油厂、食品厂、饲料加工厂、胶合板厂等,同时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已先后引进华泰建材、百家福超市、天慧公司等企业,有力促进了全乡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移民建镇、实施城镇化方面成果喜人,圩镇路面硬化、贸易市场、商住两用房、天马小康新村等已完成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上模文教卫生事业日益进步,通讯条件良好。[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