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浔阳酒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上浔阳酒楼》是明末清初学者彭孙贻的作品之一。
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贡生。其父为太仆寺卿,殉难于赣州。明亡后,终身不仕。尤留心史事,著有《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平寇志》、《山中间见录》,《客舍偶闻》,《茗斋集》等[1]。
“ |
天寒疲马客江州,独倚浔阳旧酒楼。 汉口诸山俱北向,湓城九派尽东流。 孤村砧杵惊秋早,古郡荆榛带雨愁。 遥忆柴门沧海上,云中西望未归舟。 |
” |
— [明末清初]彭孙贻 |
人物简介
彭孙贻(1615~1673年),自称管葛山人,“幼颖异,于书一览辄记”,及长“博闻才辨,五试咸冠军.以是名噪一时”。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经同考官绍兴府推官陈子龙推荐,并受到主司翰林院编修吴国华、吏科给事中范淑泰赏识,定为第一。未料因病不能终场,报罢。陈子龙对海盐知县刘尧珍说:“恨彭生不得出吾门。吾虽不及欧阳,此子实不愧子瞻也。”次年以明经贡生首拔于两浙。明亡后,绝意仕途,闭门著述,终身布衣蔬食。当道有重其才,劝其出仕,孙贻谢绝勿应。虽负文名,亦节义自许,不妄交游,人皆服其深识。卒后门人私谥“孝介先生”。
诗词成就
彭孙贻词继承的同时又有所突破,学苏辛、姜张,又独立于各派,其在词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在明遗民界,彭孙贻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明创作特色的学者型诗人兼词人,他的文学作品真实地展现了明清之际时代大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展现了遗民的真实心态及思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彭孙贻词力振晚明词坛衰靡,对清初词学的复兴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明末以明经首拔于两浙,入清后不仕,博览诸书,闭门著述。曾与吴蕃昌创“瞻社”,时称武原二仲。工诗善画,其七言律诗仿效陆游,为王士祺所赏识。著有《苟斋集》、《五言妙境》、《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平寇志》、《茗斋诗余》等。
相关著作
《平寇志》是一部记载明末农民战争的编年体史书[2],该书十二卷,始于明崇祯元年(1628),迄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元年以前史事,按年、月、日记叙颇详;顺治二年以后史事较为简略。取材广泛,又据邸报和传闻,力补诸书之遗缺,辨诸书之歧异,系统地记述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经过,也记述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所提出的各项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