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上海世博会

移除 1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ref>"上海 [https://digi.china.com/digi/20200515/20200515518490.html 世博会."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4:11-11.成功举办] </ref>
==世界之最==
上海世博会已有12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
#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园区在市中心占地5.29平方公里。<ref>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跟踪审计结果公告 .上海审计.2011-09-30,引用日期2014-02-08</ref>
==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ref>"上海世博会."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4:11-11.</ref>
===解析===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ref> 张海[https://baike. "上海 baidu.com/reference/8261458/492eIXN1LSQU0_RgVXklqm3akWprVBrn8C5ccRxbUIoOsMU6gZ3OQesWOYv06aCUJK4bv2AkUD1Vn8bE4uKZzqmAmeQXEryRT8r3bPcJd8d2r-I8uu8 在家看 世博 会吉祥物."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版 (2010).] </ref>
==会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在2004年11月29日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ref>秦凤岗. "上海世博会会徽与吉祥物." 中国工会财会 5(2010):56-56.</ref>
==形象大使==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有了三位新的形象大使,由他们联袂演出的一首名为《城市》的歌曲音乐录影带在此间首发。
成龙参加了在此间为当年世博搬迁居民的文艺表演,在全世界推广世博,动员身边的人参与世博,他和所有市民一样期待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姚明在片中向世界说出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愿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让上海更精彩;你我,让世博更成功!” 在成龙、姚明、郎朗之前,张韶涵、BOBO组合、潘玮柏、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曼、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以及谷村新司、小筱顺子等一批海内外名人受聘担任上海世博会海外推广形象大使。
举办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Holding Expo)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ref>吴茵. "“当选世博大使是我的荣幸”——访全国政协委员、世博会形象大使杨澜." 中国政协 000.004:P.78-79.</ref>
==评价==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33444/3974RsSQCzggFqIxBjir0z8ZAS14AblZd-ZxCvuGVTI5KTwWzSQML6-UHPrfBMb422JYakyi5kW-fi-jB5Pg34XVcCFyelHGryxy5SQCTzeJrGirhh58_lZBSZA5Uv9Fd80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20-03-16] </ref>
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世博会结束后,更名为中华艺术宫(位于上海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261458/3088iuU1NvugEK7pUoAdC3dAsfxCEjegzoor4LaCmPeoOh_mVpKXbnNkt4ASIDBj3FFuwOQl63jyNXHFLvHHdh6Rr0EYVQQ1A-a2vXh2VBYtKFA   中国 国家馆_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 新闻 ,引用日 期2012期2013-0811-3025] </ref>
===中国元素===
1)“中国红”展民族形象
4)屋顶花园:“新九州清晏”初露风采
九州清晏原本是圆明园中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新“九州清宴”——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雍)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非常值得游赏。
<ref>卢永毅. "中国馆,建筑与国家身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0-40.</ref>
==视频==
{{#iDisplay:n0729y5dwdj|736|377|qq}}
42,5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