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

圖片來自萬圖壁紙網
地址    上海市普陀區延長西路619號

電話    +86 152 1438 0020

成立日期  2012年12月31日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普陀区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上海首个水闸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延长西路志丹路路口,在水闸遗址上建造,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该博物馆所包含的元代水闸遗址位于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地表以下7—12米深处,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1][2]

元代水閘遺址發現於2001年5月,歷經多次發掘整理,於2006年完整揭露遺址全貌。進到館內,給人十分震撼的視覺效果,不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還能瞭解到許多古代水利運用的知識。自然光透過頂部的玻璃到達地下展廳,觀眾走在蜿蜒的玻璃棧道上可以看到下面出土的各種文物。牆上的動畫還展示著人們測量、開挖的場景。

历史

該處遺址發現於2001年5月[2]

2006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

2009年11月3日,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开工[3]

2012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1]

2013年3月5日,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该场馆由上海历史博物馆管理[4]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检票)。观众可凭有效证件领票免费参观,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4]

建筑构思

权威专家组成了“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组”,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经过三次大幅度修改和设计,才最终确定。由于场地狭窄,遗址博物馆的总体设计将结合四周已建成的住宅建筑,平面呈格尾形是取材于开挖出的连接石块的铁隼的形态,中部空间呈半敞开形式,设计注重生态和节能举措,不仅设有人工空调,且设立自然通风系统,使地下博物馆的空间具有自然通风的活力。现有的博物馆都是将文物搬离发掘地,移至馆内陈列。

而遗址博物馆必须在文物发掘原址,按发掘原状,“原汁原味”地展示,也就是说,在7米深的大坑上,建造一个中央没有柱子的建筑“顶盖”,把水工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文物呈现给观众,既揭示元代水闸的全貌,又使人看到发掘的现场及过程。屋顶采用玻璃,拟将天光引入地下,玻璃为折线形,隐喻水闸下的涓涓流水。设计除体现现代化的技术外,还非常注意具有元代文脉的特色,在中间仅有的两根漂亮立柱上,塑以元代成吉思汗弓弩的抽象形式,以体现水闸遗址博物馆的元代文脉形象。

作用價值

該處遺址發現於2001年5月,歷經多次發掘整理,於2006年完整揭露遺址全貌。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認為,這一考古發現,為了解古代水利建造的工程技術流程提供了直接依據,對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特別是宋元時期江南地區的水利工程、吳淞江流域的歷史變遷、長三角地區的經濟成長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

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的建成對於在城市中進行的考古發掘、遺址保護具有示範作用,它體現了將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建設和諧相融、互相促進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探尋、保存、弘揚上海的城市歷史文脈和城市精神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視頻

Shanghai Yuan Dynasty Sluice Gate Museum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上海年鉴2013》>>二十七、文化艺术>>(四)文博.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2. 2.0 2.1 《上海年鉴2003》->大事记->(一) 2002年大事记.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3. 《上海年鉴2010》->三十、文化艺术->(四)文物、博物、考古.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0). 
  4. 4.0 4.1 新普陀报数字报刊平台-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新普陀报 (上海市普陀区新闻宣传中心). 2014-02-18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