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

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唯一共同的住所,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馆由一幢欧式洋房改建而成,共有三层、八个展区,展览面积七百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三百余件。

1961年3月上海孙中山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3月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故居被列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21年3月,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展出内容

1999年,成功举办了《孙中山与澳门史料图片展》,共展出珍贵史料、图片123张,首次展出文物15件,介绍了孙中山在澳门生活与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况。

2001年是辛亥革命[1]90周年暨孙中山诞辰135周年,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了系列主题展,推出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料图片展》、《辛亥革命时期货币展》以及《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等三个展览。其中《史料展》共展出历史图片及文物130余件,集中介绍了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上海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货币展》展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货币、债券、纪念币等珍贵文物共83件,这些文物是已故着名钱币专家马定祥生前收集、珍藏的,其中不少是珍品、孤品。

2003年 月,举办“纪念伟人孙中山——上海青少年书法篆刻展”并赴台展出。

2004年举办了《辛亥风云文物精品展》,展出辛亥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一百余件,展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振兴中华而浴血奋战的历史。

2005年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新加坡的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孙中山在南洋》史料图片展,以大量史料图片展现了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历程。

2006年举办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主题画展”,共展出由沪上着名国画家创作的国画[2]60幅,作品以孙中山一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用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孙中山的丰功伟绩。

2007年5月举办了“孙中山的追随者——杨庶堪文物史料展”,第一次从孙中山革命事业追随者的角度介绍孙中山革命业绩。展览共展出文物史料21件、图片63幅,其中包括孙中山的手迹以及孙中山赠送给杨庶堪的题签照等文物

2007年11月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国内其它四个主要孙中山纪念地(中山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孙中山纪念馆)联合策划举办了“永恒的纪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1周年”大型图片展,共展出141幅珍贵历史图片,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首次公开展出了江泽民为大型画册《孙中山》题写书名的手迹、汪道涵为《孙中山与澳门图集》题写书名的手迹以及历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参观瞻仰上海孙中山故居时的资料照片等20余件实物展品。

建筑布局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故居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欧式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外墙饰以灰色卵石,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一个中型会客室和一室内大阳台。楼的东面是汽车间。室内的陈设都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回忆布置,而且绝大部分是原物,布局紧凑又合理。

会客厅

会客厅当中,陈放着一只三人沙发和一对单人沙发。圆形红木茶几上放着镶银边的紫檀木雪茄烟盒和搪瓷烟灰缸。会客厅墙边放着六把红木椅子,四个墙角放着红木高茶几,茶几上陈列着铜质套盘。此外,会客厅还陈列有孙中山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拍的照片;孙中山和宋庆龄为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与“永丰舰”官兵在1923年8月的合影照片等珍贵文物。

餐厅

故居的餐厅与会客厅相通,中间可用两扇移门隔开。餐厅正中放着一张广东式样的红木餐桌椅。餐桌呈圆形。绕着餐桌,放着八只鼓形镂空圆红木凳。桌面凳面都镶嵌着大理石。餐厅内陈列有日本友人久原房之助赠送给孙中山的祖传宝刀;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时使用的大元帅指挥刀;1924年孙中山应邀北上离开广州时,广州总商会、广州市商会为表达对孙中山统一祖国正义行动的支持,赠送给孙中山的一只刻有“统一先声”的银杯等珍贵文物。

书房

书房位于故居的二楼,书房的东、北、西三面都放着书橱,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书房正中,放着一张六角桌,桌子四周放着两把木椅和一只双人沙发。在书房正在偏南,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毛笔、歙砚、墨盒和印泥盒。在书桌上还放着孙中山常用的放大镜、绘图板等。

卧室

卧室陈设简单朴素,西墙边放着一只双门衣橱,东南角放着一只梳妆台,在衣橱和梳妆台旁边各放有一只单背沙发椅。房间的北部正中放着一个有两个单人床拼成的对床。在对床的右侧,靠窗放着一张斜板写字台。斜板写字台制作精细,雕刻着各种花纹,颇有艺术观赏价值,且设计合理、实用。

文物馆

孙中山文物馆毗邻孙中山故居,是由一幢欧式洋房改建而成。文物馆共有三层、八个展区,展览面积七百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三百余件。展品中包括孙中山奔走海内外开展革命活动时使用的旅行箱;孙中山老师康德黎亲笔签名并赠送给孙中山的照片;黄兴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指挥汉阳保卫战时使用的战时总司令之印等。

文物馆还有孙中山《实业计划规划图》电子沙盘、馆藏文物三维电脑仿真、查询系统等现代化多媒体设施,此外,文物馆还设有影视室,滚动播放电视文献片《走近孙中山》。

学术交流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孙中山及相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先后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孙中山》(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孙中山与澳门图集》(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孙中山纪念画册》(200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孙中山画传》(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等等。2006年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策划拍摄出版了六集电视文献片《走近孙中山》。

此外,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积极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纪念馆每年选派优秀讲解员赴社区、学校举办讲座,介绍孙中山的革命业绩、思想、学说等,充分发挥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与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等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培训志愿者讲解员开展义务讲解活动。

上海孙中山故居内保存有大量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藏书,大抵有1932种5230册,其中西文(包括英、法、德、俄文)种类最多,计有1528种2029册,中文389种3143册,日文15种58册。从内容上分类,政治113种、经济129种、军事33种、社会58种、法律36种、文化(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132种。这些藏书是研究他们思想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