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巴金故居」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居图片
Lyn對話 | 貢獻
花园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30 次修訂)
行 2: 行 2: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File:巴金 上海 .jpg|right|380px|上海巴金故居 [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tg/080/617/600/ca8810c8cc044681803ad61e2c149ac7.jpg 原图链接]]]
+
[[File: 上海 巴金故 居29.jpg|right|450px|上海巴金故居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行 13: 行 13:
 
! scope="col"| 建筑风格:
 
! scope="col"| 建筑风格: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colspan=1 |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colspan=1 |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  
! scope="col" | 优秀建 筑:
+
! scope="col" | 设计师: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英)公和洋行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 scope="col"| 修 于: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colspan=1 |1923年
 +
! scope="col" |结构类型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混合结构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地理位置:
 
! scope="col"| 地理位置:
行 35: 行 40:
 
! scope="col" |数字博物馆:
 
! scope="col" |数字博物馆: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http://www.bjwxg.cn/3D/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http://www.bjwxg.cn/3D/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 scope="col"| 被评为: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colspan=3 |
 +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br>
 +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
  
 
==故居简介==
 
==故居简介==
  
   [[上海]][[巴金]]故居位于武康 路113 号,是一幢二层带阁楼的花园 式洋房 。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 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 房子曾为前苏联驻沪领事馆商务代表处 。它由一栋主楼、两 栋小 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 总占地面积1400 平方米 左右 。主楼是一座花园住宅,假三层 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 面底层为敞廊,上为 跌檐式山 ; 北立面入口 券心石的 半圆形拱券 。1955年9月巴金从淮海坊迁入此处,在这里 居住了整整 半个世纪,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ref>[http://sh.bendibao.com/tour/20111211/66320.shtm 巴金故居地 ]</ref>
+
   [[上海]][[巴金]]故居位于[[ 武康 路]]113 号,是一幢二层带阁楼 的欧洲独立式建筑风格 的花园 住宅 。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 该建筑用地面积1400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640平方米 。它由一栋主楼、 南北 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 。其中主楼约500平方米 东北附楼约72平方米,西南附楼约65 平方米。
 +
 
 +
   主楼是一座花园住宅 ,正面朝南 ,假三层 混合结构。 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 。门窗、门廊简洁宽大,带有早期现代派特点。三层开圆弧券窗,双坡屋顶出檐较深,坡面有折脊,檐下有木梁外露;外墙以褐色细卵石饰面,墙 开暗绿色长方形木窗,外设木百叶窗。跌檐式山墙,开拱券式木窗,窗檐下有十个小孔,使室内空气对流。 底层 南侧原 宽阔的 敞廊,上 贯通二层房间的内阳台,阳台围栏外 面中央设置菱形组合纹饰。三层为圆弧形立面的内阳台。 北立面 入口 门廊外侧为水刷石大圆拱造型,拱顶砌筑 券心石<ref>[http://www.qjtrip.com/m/I.aspx?Id=455 巴金故居]</ref>。主楼掩映在郁郁葱葱 花木之间,面前是一块360平方米的草坪。
 +
 
 +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page.php?id=48 巴金旧居]</ref>
 +
 
 +
==故居历史==
 +
 
 +
  该建筑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后回国,不久病死。这处房产则一直委托丹麦人史宾伯照看,1950年至1955年曾作为前苏联驻沪领事馆商务代表处 。1955 年史宾伯经手租于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同 年9月巴金从 霞飞坊(今 淮海坊 )59号 迁入此处, 作为寓所。现为“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参观。
 +
 
 +
   在这 幢花园洋房 ,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 半个 世纪 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等反映抗美援朝的小说,《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等多本散文集,还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尤其是《随想录》也完成于此。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曾出入武康路巴金寓所,关于这座房子及其发生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回忆文字,这里成为一个留下中国文学不同时期记忆的见证场所 几代读者寄托对巴金和那一代人情感的精神空间。1950年代,巴金在这里接待了学者萨特、波伏瓦,还有朋友沈从文、曹禺、柯灵、唐弢等。“文革”时,妻子[[萧珊]]去世,巴老也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 把自己锁在武康路寓所北辅楼面积不到三平方米的保姆间里,重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自1923年春至上海,巴金在沪数次迁居,这里是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巴金 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 ,也是他最幸福、安稳的家。
 +
 
 +
==组成部分==
 +
 
 +
  故居洋房散发着安静祥和的气息,园内草坪一片翠绿,四周恢复了原来的竹篱笆,树木花草都予以专业的修剪养护。主楼内客厅、餐厅、卧室、太阳间、书房等现均按主人生前原貌布置。<br>
 +
 
 +
  '''一楼门厅''':<br>
 +
 
 +
  进入主楼,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1995年巴金生日,《文学报》记者徐福生抓拍的巴老难得的开怀大笑的这张照片,巴金很喜欢,常常带在身边,他去世以后,家人在很多照片中挑了这张作为他的遗像。肖像下摆放着巴金喜爱的月季花和巧克力糖果 。<ref>[http://go.ly.com/youji/1744827.html 【原创】感受巴金的“家”]</ref>另一面墙 ,挂着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为巴老创作的一幅水墨画——“你是谁?”这幅作品是黄永玉为 巴金故居 开馆而专门创作的。画中,巴老在梅花簇拥中,紧锁双眉,静静地思考。<br>
 +
 
 +
  '''一楼客厅''':<br>
 +
 
 +
  客厅古朴典雅是巴金先生会见中外宾客,与亲朋好友欢聚、畅谈之所。众多中国现代文化界名人以及国际友人都曾是此 的座上宾。巴老1955年入住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是法国作家萨特 波伏娃;老舍、曹禺也曾留下足迹;师陀、孔罗荪、辛笛、王西彦、柯灵、张乐平等作家、画家常来做客,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夫人也专程来看望巴老。这里还举行过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和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的颁奖……<br>
 +
 
 +
  客厅的柜子里放着巴金从各地带回的纪念品,壁炉上是林风眠赠送给巴老的《鹭鸶图》。左边靠墙的一排书柜里,摆放着巴金本人和朋友的各类著作。靠门边的那张小桌子,是巴老晚年经常写作的地方,《随想录》的部分章节就是在这完成的。晚年的巴金先生喜欢坐在靠窗的小桌旁倾听友人们高谈阔论。<br>
 +
 
 +
  '''一楼餐厅''':<br>
 +
 
 +
  按照巴金妻子萧珊当年亲手布置的样子来陈设,以前常有巴老的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左手边靠墙立著一架钢琴,是萧珊用她第一部翻译作品《阿西亚》的稿费买给女儿的。钢琴上还放有巴老一家的全家福,对面墙上悬挂著巴老儿子李小棠一岁时的照片,整个餐厅完整再现了巴老一家温馨的生活图景。热情好客的巴金夫妇曾在这个餐厅宴请过大量中外宾朋、文化名人。“文革”前,这个餐厅里主宾欢聚一堂的时候,女儿小林会在旁边的钢琴上演奏助兴。<br>
 +
 
 +
  '''二楼书房''':<br>
 +
 
 +
  书房是巴金1982年前的主要工作区域,他在这看书、思考、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有时也在这接待比较亲密的友人。1977年,巴金、师陀、孔罗荪、王西彦等人还在这拍了一张著名照片《劫后的笑声》。故居中放在最突出位置也是最多的是书,古今中外的都有。巴金毕生的著作已全部收入《巴金全集》26卷。他精 法、俄、日、英等国语言,其中俄文和法文译作最多,全部译作也已结集为《巴金译文全集》10卷。<br>
 +
 
 +
  '''二楼卧室''':<br>
 +
 
 +
  里面放置著三张床,正中间的大床是巴老的睡床,旁边的是他外孙女端端的小睡床。巴老曾在《再说端端》中这样描述:“每天清早她六点起床后就过来给我穿好袜子,轻轻地说声‘再见’,然后一个人走下楼去。……她不会想到每天早晨那一声‘再见’让我的心感到多麽暖和。”<br>
 +
 
 +
  '''二楼阳台''':<br>
 +
 
 +
  二楼阳台书桌上放置着一帧萧珊的黑白照片。照片既寄托了老人美好的回忆,又承载了老人对含冤早逝的爱侣的深深怀念。照片旁边放着托尔斯泰的铜质浮雕小像。巴金一直以托尔斯泰为镜,“追求他后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标: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br>
 +
 
 +
  '''太阳间''':<br>
 +
 
 +
  因阳光充足而得名。原来是开放式的敞廊,后增添了门窗,窗下有一台小缝纫机,廊下还放置著一张小桌,巴老就在这架缝纫机和小桌上完成了《随想录》的最后两集——《病中集》和《无题集》。老年行动不便的巴金先生经常在阳光充足的太阳间散步、思考、写作。<br>
 +
 
 +
  '''南辅楼''':<br>
 +
 
 +
  南辅楼一楼原是作为储藏室使用,现已改造成为游客服务中心。二楼为1982年故居修缮时加盖,为巴金的藏书室之一,现为巴金故居会议室。<br>
 +
 
 +
  '''北辅楼''':<br>
 +
 
 +
  北辅楼一楼右侧房间原为锅炉房。左侧的车库一直被巴金先生作为藏书室使用。现为多媒体视听室。北辅楼二楼近楼梯处小房间原为保姆室,“文革”后期巴金曾藏身此处翻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赫尔芩的《往事与随想》。北辅楼现为故居办公地点。<br>
 +
 
 +
  '''花园''':<br>
  
    在这幢 花园 洋房里 交织 巴金后半生的悲欢。在这里 ,巴金 了《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等反映抗美援朝 小说,《倾吐不尽 感情》、《赞歌集》等多本散文集,还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尤其是《随想录》也完成于此 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曾出入武康路 巴金 寓所 关于这座房子及其发生 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回忆文字, 这里 成为一个 留下 中国文学不同时期记忆 见证场所,也是几代读者寄托对 巴金 和那 情感 精神空间。1950年代 巴金 这里接待了学者萨特、波伏瓦 朋友沈从文、曹禺、柯灵、唐弢等 “文革 妻子萧珊去世,巴老也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 他把自己锁在武康路寓所北辅楼面积不到三平方米 保姆间里,重译屠格涅夫 《处女地》
+
   花园 中间是一片绿草茵茵的草坪 四周种植 玉兰、樱花、梅花、兰草等多种树木 很多是 巴金 当年亲手种 下的 。营造出四季如春 气氛 。巴金 先生工作疲倦以后 就会沿着花园 小径漫步。 这里 留下 了他理性思考 脚步。晚年 巴金 曾深情回忆:“我想念过去同我 起散步的 ,在绿草如茵 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 或者坐 地上拔除杂草 在午饭前后她 时逗着包弟玩 。” 如今 这些花草依旧枝繁叶茂 迎风而立 广玉兰粗壮 树干需要两个人合抱才围得起来 <ref>[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11201/373469.shtml 在巴金家中 寻岁月故事]</ref>
  
 
==故居修缮==
 
==故居修缮==
  
   2005年10月17日巴老去世,10月20日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会上提议把巴金故居改建成博物馆。翌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梁晓声、贾平凹和张抗抗等人在全国政协会上递交了《建议在上海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的提案,提案建议:在上海武康路113号巴金的住宅原址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完整保存展示巴金生活写作的环境和场景,以图片、实物、声像向参观者介绍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平事迹。2007年11月下旬,上海市作家协会在第八次会员大会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巴金纪念馆,对巴金的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研究。同年12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巴金故居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市作家协会为建设主体,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具体工作。随后,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巴金故居(筹),会同上海市作家协会办公室一起开始巴金故居的筹建工作。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筹)协助巴金家属开始陆续整理图书、书画、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物资料,为日后的故居开放做了准备。2011年6月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初步完成。
+
   2005年10月17日巴老去世,10月20日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会上提议把巴金故居改建成博物馆。翌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梁晓声、贾平凹和张抗抗等人在全国政协会上递交了《建议在上海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的提案,提案建议:在上海武康路113号巴金的住宅原址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完整保存展示巴金生活写作的环境和场景,以图片、实物、声像向参观者介绍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平事迹。2007年11月下旬,上海市作家协会在第八次会员大会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巴金纪念馆,对巴金的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研究。同年12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巴金故居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市作家协会为建设主体,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具体工作。随后,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巴金故居(筹),会同上海市作家协会办公室一起开始巴金故居的筹建工作。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筹)协助巴金家属开始陆续整理图书、书画、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物资料,为日后的故居开放做了准备。2011年6月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初步完成。<ref>[http://sh.bendibao.com/tour/20111211/66320.shtm 上海巴金故居地址与交通]</ref>
  
 
   2011年7月,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对故居全面修缮,修缮方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仅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楼梯、吊灯、金属门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对主楼屋顶作防水层修补后,再使用与原材料相近的瓦片翻新;巴金会见客人的沙发、写作的桌子、放书的书架,也逐一按原样置放。目前完成的巴金故居房屋外立面在1982年大修时采用卵石修补过,但色泽和大小与原材料有明显偏差,这次施工人员专门挑选与原来的细卵石相近的材料,使外立面恢复了原有的色泽样貌。
 
   2011年7月,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对故居全面修缮,修缮方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仅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楼梯、吊灯、金属门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对主楼屋顶作防水层修补后,再使用与原材料相近的瓦片翻新;巴金会见客人的沙发、写作的桌子、放书的书架,也逐一按原样置放。目前完成的巴金故居房屋外立面在1982年大修时采用卵石修补过,但色泽和大小与原材料有明显偏差,这次施工人员专门挑选与原来的细卵石相近的材料,使外立面恢复了原有的色泽样貌。
行 82: 行 146:
  
 
==故居图片==
 
==故居图片==
 +
===主楼===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02.jpg|[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LBLGC2L0524R38G.html 1]
 +
上海巴金故居03.jpg|[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LBLGC2L0524R38G.html 2]
 +
上海巴金故居04.jpg|[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LBLGC2L0524R38G.html 3]
 +
上海巴金故居30.jpg|[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f37af0102vb94.html 4]
 +
上海巴金故居07.jpg|
 +
上海巴金故居05.jpg|
 +
上海巴金故居14.jpg|
 +
上海巴金故居20.jpg|
 +
上海巴金故居12.jpg|
 +
上海巴金故居10.jpg|
 +
上海巴金故居16.jpg|
 +
上海巴金故居09.jpg|
 +
上海巴金故居35.jpg|
 +
上海巴金故居43.jpg|[http://go.ly.com/youji/1744827.html 主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花木之间]
 +
上海巴金故居45.jpg|
 +
</gallery>
 +
 +
===花园===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105.jpg|
 +
上海巴金故居89.jpg|
 +
上海巴金故居13.jpg|
 +
上海巴金故居52.jpg|
 +
上海巴金故居46.jpg|
 +
上海巴金故居55.jpg|
 +
上海巴金故居11.jpg|
 +
上海巴金故居15.jpg|
 +
上海巴金故居08.jpg|
 +
上海巴金故居109.jpg|
 +
上海巴金故居48.jpg|
 +
上海巴金故居72.jpg|
 +
</gallery>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47.jpg|步道边5、6棵笔直杉树
 +
上海巴金故居22.jpg|
 +
上海巴金故居23.jpg|[http://www.qjtrip.com/info/ShowNewsDetail.aspx?Id=66919 夜晚的巴金故居]
 +
上海巴金故居94.jpg|
 +
上海巴金故居96.jpg|
 +
</gallery>
 +
 +
===大门及步道===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25.jpg|
 +
上海巴金故居83.jpg|
 +
上海巴金故居84.jpg|
 +
上海巴金故居104.jpg|
 +
上海巴金故居31.jpg|[http://blog.sina.com.cn/s/blog_bbc0e8510102w196.html 主楼南侧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92.jpg|主楼南侧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50.jpg|主楼西侧的窗户及通向花园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21.jpg|[http://www.sohu.com/a/339061278_768340 主楼西侧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93.jpg|主楼西侧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82.jpg|主楼东侧的步道
 +
上海巴金故居90.jpg|主楼东侧的步道
 +
</gallery>
 +
 +
===主楼北侧入口===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70.jpg|
 +
上海巴金故居81.jpg|
 +
上海巴金故居86.jpg|
 +
上海巴金故居87.jpg|
 +
上海巴金故居28.jpg|[http://www.qjtrip.com/info/ShowNewsDetail.aspx?Id=66919 夜晚的巴金故居]
 +
上海巴金故居51.jpg|
 +
</gallery>
 +
 +
===北辅楼===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北辅楼01.jpg|
 +
上海巴金故居75.jpg|
 +
上海巴金故居33.jpg|
 +
上海巴金故居41.jpg|[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651102 4]
 +
上海巴金故居65.jpg|北辅楼,现为故居办公地点
 +
上海巴金故居73.jpg|
 +
</gallery>
 +
 +
===南辅楼===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77.jpg|
 +
南辅楼02.jpg|南辅楼:现已改造成为游客服务中心
 +
上海巴金故居108.jpg|
 +
</gallery>
 +
 +
===铜像手模===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巴金 上海 居1.jpg| 二楼 巴金 书房。 故居 中放在最突出位置也 的是书 古今中外 都有 。巴金 生的 著作已全部收入《巴金全集》26卷 他精通法、俄、日、英等国语言,其中俄文和法文译作最多,全部译作也已结集为《 巴金 译文全集》10卷。<ref>[http://photo.eastday.com/2011gqhd/20111201_7/index.html 巴金故 居修缮竣工对 开放]</ref>
+
  上海 巴金故 居27.jpg| 黄永玉先生赠给 巴金故居 的铜像。黄老 巴金的老朋友,曾 次探访巴老 对巴老怀有极深厚 感情
 巴金上海故居2.jpg| 这就是巴老在《随想录》中经常提到的 “太阳间”,因阳光充足而得名。 原来是开放式的敞廊,后增添了门窗,窗下有一台小缝纫机,廊下还放置著一张小桌, 老就在这架缝纫机和小桌 完成了《随想录》的最后两集——《病中集》和《无题集》。
+
上海 巴金 故居63.jpg|铜像是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受难者,却张开怀抱,尽情地拥抱新世界,让我们放佛看到了巴老对待 乐观与积极
 巴金上海故 居3.jpg|
+
上海 巴金 故居71.jpg|
 +
</gallery>
 +
 
 +
===室内===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
上海巴金故居100.jpg|二楼书房
 +
上海巴金故居101.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288 二楼书房]
 +
上海巴金故居107.jpg|二楼书房
 +
上海 巴金故 居102.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334 二楼 廊巴金的书桌]
 +
巴金上海故居10.jpg|二楼巴金卧室。
 +
巴金上海故居11.jpg|
 +
上海巴金故居80.jpg|
 +
上海巴金故居103.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288 三楼藏书室外]
 +
 巴金上海故居2.jpg|“太阳间”,因阳光充足而得名。
 +
上海巴金故居106.jpg|
 +
海故居7.jpg|一楼客厅
 +
 巴金上海故 居15.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334 一楼餐厅,以前常有巴老的亲朋好友前来聚餐。]
 
 巴金上海故居4.jpg|
 
 巴金上海故居4.jpg|
 
 巴金上海故居5.jpg|巴金收藏的各时期徽章,标示着这位世纪老人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巴金上海故居5.jpg|巴金收藏的各时期徽章,标示着这位世纪老人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巴金上海故居6.jpg| 1982年3月15日,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上海寓所宣布:1982年“但丁国际奖”将授与巴金。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 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
+
 巴金上海故居6.jpg|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
巴金上海故居7.jpg|一楼客厅
+
</gallery>
巴金上海故居8.jpg|
+
 
巴金上海故居9.jpg|
+
===往昔===
巴金上海故居11.jpg|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巴 金上海故居12.jpg|
+
 巴 金415.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288 1955 年9月 ,巴金 与朋友靳以两 摄于搬 不久 武康路寓所 ]
巴金上海故居13.jpg|
+
  萧珊33.jpg|1960年代 巴金 萧珊 摄于 中花园
巴金上海故居10.jpg|二楼巴金卧室。里面放置著三张床,正中间的大床是巴老的睡床,旁边的是他外孙女端端的小睡床。巴老曾在《再说端端》中这样描述:“每天清早她六点起床后就过来给我穿好袜子,轻轻地说声‘再见’,然后一个人走下楼去。……她不会想到每天早晨那一声‘再见’让我的心感到多麽暖和。”
+
  萧珊05.jpg| 巴金与萧珊摄于 武康 寓所 花园
巴金上海故居14.jpg|一幢二层带阁楼的花园式洋房散发着安静祥和的气息,园内的草坪依然一片翠绿,而四周恢复了原来的竹篱笆,树木花草都予以专业的修剪养护。1955 年9月,巴金 并定居于此长达半个世纪。自1923年春至上海,巴金在沪数次迁居,这里是大半生漂泊生涯 巴金最幸福、安稳的家
+
  萧珊25.jpg|1960年代, 巴金 、萧珊与孩子们摄于寓所花园
  巴金上海故居15.jpg| 一楼餐厅,按照 巴金 妻子 萧珊 当年亲手布置的样子来陈设,以前常有巴老的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左手边靠墙立著一架钢琴,是萧珊用她第一部翻译作品《阿西亚》的稿费买给女儿的。钢琴上还放有巴老一 的全家福,对面墙上悬挂著巴老儿子李小棠一岁时的照片,整个餐厅完整再现了巴老一家温馨的生活图景。
+
 巴 金403.jpg|[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47003 1962年在家中, 巴金 兴致勃勃 与儿子对弈]
  巴金上海故居16.jpg|武康 路113号,巴金曾在这住了四十多年,这是巴老在上海最后的 寓所 ,也是他在上海住得最久的地方。
+
  巴金401.jpg|[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47003 1978.1.10 左起:师陀 李济生 巴金 、孔罗荪、 张乐平 王西彦 ]
  上海巴金故居17.jpg|巴金 先生的手模。在这里你可以和巴老先生掌掌相对,感受巴老的魅力,体验巴老的生活,从巴老的生活中品位生命的趣味。
+
巴金398.jpg|[http://www.sohu.com/a/198742726_222496 1979年巴金与外孙女端端摄于寓所花园]
  上海 金故居18.jpg| 这是黄永玉先生赠送给巴金故居的铜像。黄永玉是巴金的老朋友,曾经多次到此探访巴老,对巴老怀有极深厚的感情。铜像是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受难者,却张开怀抱,尽情地拥抱新世界,让我们放佛看到了巴老对待生活的乐观与积极。<ref>[https://www.toutiao.com/i6540472546611954189/#p=10 上海市武康路113号、 巴金 故居,万千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 ]</ref>
+
巴金384.jpg|[http://www.sohu.com/a/198742726_222496 金先生与女儿小林、侄女国煣、外孙女端端摄于寓所]
  劫后的笑声.jpg|1978 年1月10日 祁鸣的相机定格了柯灵 王西彦 张乐平 、孔罗荪、 师陀等亲朋好友在“十年浩劫”后与巴金欢聚一堂 谈笑甚欢的历史瞬间 这张照片随后被命名为《劫后的笑声》,被全国各地报刊多次转载,引起极大反响。<ref>[http://sh.qq.com/a/20141105/007563.htm 重温理想之光 金11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启动]</ref>
+
 巴金321.jpg|[http://www.qjtrip.com/M/R.aspx?Id=40 巴金与家人赏花]
 巴金321.jpg|[http://www.qjtrip.com/M/R.aspx?Id=40 巴金与家人 一起 赏花]
+
巴金354.jpg|[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E1NDIxMA==&mid=2651818709&idx=1&sn=95b482e21d91bd9a52e302b511190329&chksm=84276a18b350e30e1fbe0e9a7806cca644bcb38f9c993b7475523639f65576792aae76e77a78#rd 巴金与曹禺,在巴金寓所]
 巴金322.jpg|[http://www.qjtrip.com/M/R.aspx?Id=40 巴金在缝纫桌上写作]
+
巴金224.jpg|
 +
巴金353.jpg|[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E1NDIxMA==&mid=2651818709&idx=1&sn=95b482e21d91bd9a52e302b511190329&chksm=84276a18b350e30e1fbe0e9a7806cca644bcb38f9c993b7475523639f65576792aae76e77a78#rd 八十年代在巴金寓所,左起:巴老,李辉,陈思和]
 +
 巴金322.jpg|[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334 巴金在缝纫桌上写作]
 +
巴金373.jpg|[http://www.sohu.com/a/132918564_182448 巴金在写作]
 +
巴金374.jpg|[http://newsxmwb.xinmin.cn/yedu/2018/11/22/31457180.html 巴金]
 
 巴金323.jpg|[http://www.qjtrip.com/M/R.aspx?Id=40 巴金坐在花园中]
 
 巴金323.jpg|[http://www.qjtrip.com/M/R.aspx?Id=40 巴金坐在花园中]
  武康路04.jpg|
+
  巴金344.jpg| 创作《随想录》时期的巴金
 +
</gallery>
 +
 
 +
===其它===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武康路01.jpg|
 
 武康路01.jpg|
 +
武康路03.jpg|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02.jpg|
 
 武康路02.jpg|
  武康路03.jpg|上海 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113号 花园住宅,曾为苏联商务 表处。1923 建造。假三层,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面底层为敞廊 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设带券心石的半圆形拱券。上海市 民政府1999年9月23日公布
+
  巴金220.jpg|
 巴金故居微信.jpg| 上海巴金 故居微信<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c4NTMzNQ%3D%3D&chksm=8b7b3e14bc0cb7024fca2749a375c7540b1ddbc6c48231be84787fc922337560de0a37449b3e&idx=3&mid=2654307852&scene=21&sn=c240fc08af907a5b7a7ca0c5b77cf8d5 品读 | 萧珊:沪港途中 ——旅途杂记一]巴金故居</ref>
+
上海巴金故居85.jpg|
 +
上海 巴金故居61.jpg|[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47003 1955年的房租收据。收据显示洋房早前的主人叫Maud Pauline Hay 离沪回英国后去世 房主夫人委托代理人A.Springborg 管这座房子。1950 代时房租高达人民币144.2元 而普通 月薪只有几十元 ]
 +
 巴金故居微信.jpg|故居微信<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c4NTMzNQ%3D%3D&chksm=8b7b3e14bc0cb7024fca2749a375c7540b1ddbc6c48231be84787fc922337560de0a37449b3e&idx=3&mid=2654307852&scene=21&sn=c240fc08af907a5b7a7ca0c5b77cf8d5 品读 | 萧珊:沪港途中 ——旅途杂记一]巴金故居</ref>
 
</gallery>
 
</gallery>
  

於 2019年12月24日 (二) 21:33 的最新修訂

上海巴金故居巴金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寓所,位於武康路113號。

基本信息

上海巴金故居 []
中文名稱: 上海巴金故居 外文名稱: Former Residence of Ba Jin
建築風格: 歐洲獨立式花園住宅 設計師: (英)公和洋行
修築於: 1923年 結構類型: 混合結構
地理位置: 上海徐匯區武康路113號 郵編: 200031
聯繫電話: 021-33685656-131 開放時間: 10:00-16:30(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參觀 網址: www.bjwxg.cn
微信號: bajinguju 數字博物館: http://www.bjwxg.cn/3D/
被評為: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簡介

  上海巴金故居位於武康路113號,是一幢二層帶閣樓的歐洲獨立式建築風格的花園住宅。始建於1923年,於1948年改建。該建築用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640平方米。它由一棟主樓、南北兩側輔樓和一個花園組成。其中主樓約500平方米,東北附樓約72平方米,西南附樓約65平方米。

  主樓是一座花園住宅,正面朝南,假三層混合結構。細卵石牆面,裝飾簡潔。門窗、門廊簡潔寬大,帶有早期現代派特點。三層開圓弧券窗,雙坡屋頂出檐較深,坡面有折脊,檐下有木樑外露;外牆以褐色細卵石飾面,牆面開暗綠色長方形木窗,外設木百葉窗。跌檐式山牆,開拱券式木窗,窗檐下有十個小孔,使室內空氣對流。底層南側原為寬闊的敞廊,上部為貫通二層房間的內陽台,陽台圍欄外牆面中央設置菱形組合紋飾。三層為圓弧形立面的內陽台。北立面主入口門廊外側為水刷石大圓拱造型,拱頂砌築券心石[1]。主樓掩映在鬱鬱蔥蔥的花木之間,面前是一塊360平方米的草坪。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三類保護)。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

故居歷史

  該建築始建於1923年,於1948年改建。最初的房主是英國人毛特寶·林海,後回國,不久病死。這處房產則一直委託丹麥人史賓伯照看,1950年至1955年曾作為前蘇聯駐滬領事館商務代表處。1955年史賓伯經手租於上海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同年9月巴金從霞飛坊(今淮海坊)59號遷入此處,作為寓所。現為「巴金故居」,向公眾開放參觀。

  在這幢花園洋房裡,交織着巴金後半生的悲歡。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座小院見證了一代文學巨匠後半生的生命歷程和中國文學的風風雨雨。在這裡,巴金寫下了《團圓》(後被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等反映抗美援朝的小說,《傾吐不盡的感情》、《讚歌集》等多本散文集,還翻譯了《往事與隨想》等文學名著,尤其是《隨想錄》也完成於此。眾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曾出入武康路巴金寓所,關於這座房子及其發生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回憶文字,這裡成為一個留下中國文學不同時期記憶的見證場所,也是幾代讀者寄託對巴金和那一代人情感的精神空間。1950年代,巴金在這裡接待了學者薩特、波伏瓦,還有朋友沈從文、曹禺、柯靈、唐弢等。「文革」時,妻子蕭珊去世,巴老也被剝奪了寫作的權利,他把自己鎖在武康路寓所北輔樓面積不到三平方米的保姆間裡,重譯屠格涅夫的《處女地》。自1923年春至上海,巴金在滬數次遷居,這裡是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巴金居住時間最長的寓所,也是他最幸福、安穩的家。

組成部分

  故居洋房散發着安靜祥和的氣息,園內草坪一片翠綠,四周恢復了原來的竹籬笆,樹木花草都予以專業的修剪養護。主樓內客廳、餐廳、臥室、太陽間、書房等現均按主人生前原貌布置。

  一樓門廳

  進入主樓,正對着門的牆上,掛着一幅1995年巴金生日,《文學報》記者徐福生抓拍的巴老難得的開懷大笑的這張照片,巴金很喜歡,常常帶在身邊,他去世以後,家人在很多照片中挑了這張作為他的遺像。肖像下擺放着巴金喜愛的月季花和巧克力糖果。[3]另一面牆上,掛着著名畫家黃永玉老先生為巴老創作的一幅水墨畫——「你是誰?」這幅作品是黃永玉為巴金故居開館而專門創作的。畫中,巴老在梅花簇擁中,緊鎖雙眉,靜靜地思考。

  一樓客廳

  客廳古樸典雅是巴金先生會見中外賓客,與親朋好友歡聚、暢談之所。眾多中國現代文化界名人以及國際友人都曾是此地的座上賓。巴老1955年入住後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是法國作家薩特與波伏娃;老舍、曹禺也曾留下足跡;師陀、孔羅蓀、辛笛、王西彥、柯靈、張樂平等作家、畫家常來做客,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夫人也專程來看望巴老。這裡還舉行過意大利「但丁國際獎」和前蘇聯「人民友誼勳章」的頒獎……

  客廳的柜子里放着巴金從各地帶回的紀念品,壁爐上是林風眠贈送給巴老的《鷺鷥圖》。左邊靠牆的一排書櫃裡,擺放着巴金本人和朋友的各類著作。靠門邊的那張小桌子,是巴老晚年經常寫作的地方,《隨想錄》的部分章節就是在這完成的。晚年的巴金先生喜歡坐在靠窗的小桌旁傾聽友人們高談闊論。

  一樓餐廳

  按照巴金妻子蕭珊當年親手布置的樣子來陳設,以前常有巴老的親朋好友前來聚餐。左手邊靠牆立著一架鋼琴,是蕭珊用她第一部翻譯作品《阿西亞》的稿費買給女兒的。鋼琴上還放有巴老一家的全家福,對面牆上懸掛著巴老兒子李小棠一歲時的照片,整個餐廳完整再現了巴老一家溫馨的生活圖景。熱情好客的巴金夫婦曾在這個餐廳宴請過大量中外賓朋、文化名人。「文革」前,這個餐廳里主賓歡聚一堂的時候,女兒小林會在旁邊的鋼琴上演奏助興。

  二樓書房

  書房是巴金1982年前的主要工作區域,他在這看書、思考、創作了大量散文、小說,有時也在這接待比較親密的友人。1977年,巴金、師陀、孔羅蓀、王西彥等人還在這拍了一張著名照片《劫後的笑聲》。故居中放在最突出位置也是最多的是書,古今中外的都有。巴金畢生的著作已全部收入《巴金全集》26卷。他精通法、俄、日、英等國語言,其中俄文和法文譯作最多,全部譯作也已結集為《巴金譯文全集》10卷。

  二樓臥室

  裡面放置著三張床,正中間的大床是巴老的睡床,旁邊的是他外孫女端端的小睡床。巴老曾在《再說端端》中這樣描述:「每天清早她六點起床後就過來給我穿好襪子,輕輕地說聲『再見』,然後一個人走下樓去。……她不會想到每天早晨那一聲『再見』讓我的心感到多麽暖和。」

  二樓陽台

  二樓陽台書桌上放置着一幀蕭珊的黑白照片。照片既寄託了老人美好的回憶,又承載了老人對含冤早逝的愛侶的深深懷念。照片旁邊放着托爾斯泰的銅質浮雕小像。巴金一直以托爾斯泰為鏡,「追求他後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標:說真話,做到言行一致」。

  太陽間

  因陽光充足而得名。原來是開放式的敞廊,後增添了門窗,窗下有一台小縫紉機,廊下還放置著一張小桌,巴老就在這架縫紉機和小桌上完成了《隨想錄》的最後兩集——《病中集》和《無題集》。老年行動不便的巴金先生經常在陽光充足的太陽間散步、思考、寫作。

  南輔樓

  南輔樓一樓原是作為儲藏室使用,現已改造成為遊客服務中心。二樓為1982年故居修繕時加蓋,為巴金的藏書室之一,現為巴金故居會議室。

  北輔樓

  北輔樓一樓右側房間原為鍋爐房。左側的車庫一直被巴金先生作為藏書室使用。現為多媒體視聽室。北輔樓二樓近樓梯處小房間原為保姆室,「文革」後期巴金曾藏身此處翻譯屠格涅夫的《處女地》和赫爾芩的《往事與隨想》。北輔樓現為故居辦公地點。

  花園

  花園中間是一片綠草茵茵的草坪,四周種植着玉蘭、櫻花、梅花、蘭草等多種樹木,很多是巴金當年親手種下的。營造出四季如春的氣氛。巴金先生工作疲倦以後,就會沿着花園的小徑漫步。這裡,留下了他理性思考的腳步。晚年巴金曾深情回憶:「我想念過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綠草如茵的時節,她常常彎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雜草,在午飯前後她有時逗着包弟玩。」如今,這些花草依舊枝繁葉茂,迎風而立的廣玉蘭粗壯的樹幹需要兩個人合抱才圍得起來。[4]

故居修繕

  2005年10月17日巴老去世,10月20日第八屆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召開,會上提議把巴金故居改建成博物館。翌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梁曉聲、賈平凹和張抗抗等人在全國政協會上遞交了《建議在上海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館》的提案,提案建議:在上海武康路113號巴金的住宅原址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館,完整保存展示巴金生活寫作的環境和場景,以圖片、實物、聲像向參觀者介紹這位文學大師的生平事跡。2007年11月下旬,上海市作家協會在第八次會員大會的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建立巴金紀念館,對巴金的資料進行搶救性收集和研究。同年12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正式啟動巴金故居紀念館籌建工作,由市作家協會為建設主體,組建專門工作班子,負責具體工作。隨後,上海市作家協會成立巴金故居(籌),會同上海市作家協會辦公室一起開始巴金故居的籌建工作。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籌)協助巴金家屬開始陸續整理圖書、書畫、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物資料,為日後的故居開放做了準備。2011年6月文獻資料整理工作初步完成。[5]

  2011年7月,徐房建築實業公司對故居全面修繕,修繕方採用了「修舊如舊」的原則。不僅屋內原有的木門、木樓梯、吊燈、金屬門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對主樓屋頂作防水層修補後,再使用與原材料相近的瓦片翻新;巴金會見客人的沙發、寫作的桌子、放書的書架,也逐一按原樣置放。目前完成的巴金故居房屋外立面在1982年大修時採用卵石修補過,但色澤和大小與原材料有明顯偏差,這次施工人員專門挑選與原來的細卵石相近的材料,使外立面恢復了原有的色澤樣貌。

  2011年12月10日,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完成修繕和整理工程,重開大門,即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巴金故居不只是一幢房子、一座故居,無論是空間布置、圖書擺放、生活用品陳列還是燈光布置等,都把博物館陳列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態結合起來。文學愛好者就此可以進入巴老生前的世界,接觸巴老生前寫作、會客、生活的場景。


故居將成全方位文化機構

  修繕完畢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風格簡樸的花園住宅,包括一座主樓、南北兩側輔樓和一個花園,作家的生活環境、工作場景,故居內家具、圖書、資料等都得以完整保存,再現巴金生活、寫作的場景和氛圍。在巴金故居里,最多的是書。客廳、書房、閣樓、陽台上放置着整面牆的書櫃。在巴金的臥室里,一切都保持着巴老生前起居時的狀態。床頭上夾着樸素的紅色檯燈,床頭柜上放着裝在皮套里的老式收音機,床頭還留有白色木頭扶手支架。

  據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介紹,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的負責方協助巴金家屬開始陸續整理圖書、書畫、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獻資料。經過初步整理,巴金收藏的各文種圖書就有近4萬冊,內容廣泛,包括大量中外作家簽名本和初版本等。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書稿、書信、文獻、照片檔案資料超過10萬頁(件)。另外,巴金生前使用過的家具、器物、衣物等各類生活用品也都保存完好。

  負責修復籌備工作的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說,因為居住時間長達半個世紀,這裡保存着巴金先生相當完整和連續的文獻資料,這在所有名人故居收藏中,非常罕見。目前,巴金故居中收藏的文獻資料年代從1920年代一直延續至21世紀,是中國現代文學半個多世紀的見證。

  根據規劃,巴金故居還將整合巴金研究資源,設立巴金文獻資料收藏中心、巴金研究中心、巴金文化活動交流中心等專業中心;除了收藏巴金本人的資料和舉辦相關活動外,還將積極收藏同時代作家的文獻資料,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使巴金故居成為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機構。


一座真正的作家故居

  2011年12月10日,第10屆巴金學術研討會同時在上海召開,88歲的畫家黃永玉特地在家人陪同下來到上海參加研討會,參觀並不陌生的巴金故居。在巴金故居門廳口掛着一幅豎着頭髮的巴老肖像畫,作者就是黃永玉。當黃永玉受邀為巴金故居作一幅巴老肖像時,黃永玉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畫豎着頭髮的巴老。在研討會上,黃永玉說,「就是要畫出心中的巴老」,「我喜歡巴老這張古典的與眾不同的面孔。」畫上題着黃永玉為巴老寫的一首詩《我是誰?》,通過層層設問,兩代人在對話。黃永玉回憶說,他第一次見巴金是1946年底和黃裳、汪曾祺一起去的,給他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巴金的沉默、不善言辭。「他寫的書,他翻譯的書,我幾乎都讀過,我認識新世界得益於他的書最多。」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思和現在是巴金文學研究會會長,在昨天的研討會上,他回憶說,他第一次去武康路113號見巴金是在大三時候,「這座小樓對我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武康路113號不僅是巴老居住的地方,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家園。」

  在會議間隙,所有與會者都得到邀請去參觀巴金故居,巴金女兒李小林則在故居門口做起志願者帶領大家參觀。巴金故居不只是一幢房子、一座故居,無論是空間布置、圖書擺放、生活用品陳列還是燈光布置等,都把博物館陳列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態結合起來,首批參觀者都非常滿意。參觀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說,「這才像個真正的作家故居博物館,就算放在西方的作家故居博物館中,也是拿得出手的。」

故居數字博物館

   2013年5月18日9时,巴金故居数字博物馆(测试版)www.bjwxg.cn/3D[6]正式上线。游客可透过全3D视角体验参观故居,同时还能游览到平时不对公众开放的外廊区域、三楼藏书室等。重点展品配以解说词(点击带有i的蓝色小圆圈图标),让你了解更多展品细节与背后的故事。
[1]

故居視頻


   第一个视频由SMG纪实频道拍摄并制作,采用一镜到底式拍摄手法,主观视角模拟VR效果,巴金故居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短视频这一系列唯一一个名人故居拍摄点,带着巴金的《家》拜访巴金的家,感受巴金在家里的生活细节,表现巴金故居是上海的文学之家,在这里,巴金创作了《团圆》、《随想录》等众多作品,主人一家留下无数欢快的笑声,这里是巴金的家,也是上海的文学之家。视频从2018年9月22日起,在上海纪实频道滚动播出,还通过人民网,新华网,腾讯视频,梨视频,澎湃、哔哩哔哩,上观等网络平台与媒体同步播出。[7]

故居圖片

主樓

花園

大門及步道

主樓北側入口

北輔樓

南輔樓

銅像手模

室內

往昔

其它

故居素描

以上圖片來源:[9]

武康路

        武康路位於上海徐匯區,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梧桐婆娑。由於「名人舊居」密集,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巴金故居位於武康路113號,以此為中心輻射的名人故居包括黃興、陳立夫、宋慶齡、孫道臨等歷史名人的舊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