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市吴淞中学

Humanriver讨论 | 贡献2021年4月17日 (六) 08:45的版本 (added Category:中小學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上海市吴淞中学(吴淞中学)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由著名教育家袁希涛先生创建于1924年。近年来,学校不断发展超越,形成了“尽吾身之责、为民族之光”的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道尔顿制“自由·合作·计划”的教育改革精神,构建了“道尔顿课程体系”、实施了“道尔顿课程运作方式”、建立了“道尔顿工坊”“观澜书院”等人文、科技类创新实验室群,让学生享受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连续十三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荣获第一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第一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被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和市教委评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017年上海市基础教学成果奖评选荣获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

目录

学校师资

吴淞中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光荣历史的沪上名校。学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设起一支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全校一共125名在职教师。其中现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2人。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3人,高级教师47人,占36%;一级教师62人,占47%;二级教师10人,占7.58%。

十三五”期间,学校有12名教师被确定为上海市名师基地后备人选,4名教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区青年尖子”称号,2名教师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7名教师获得“区首席教师”称号,24名教师被授予“区学科带头人”称号,25名教师被授予“区教学能手”称号。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出教学业务素质过硬、专业发展意识强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的特征。

为应对教育综合改革和特色发展,学校掀起了争当“能同时承担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并有着跨学科联合教育、三类课程融合教学等思想与实施行为的2.5教师”转型风暴。让教师们从“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型为“学校课程的建设者”、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素养提升的同行者”、从“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转型为“学生发展的支持者”的转型发展中成长自已,造福学生

吴淞中学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有了整体性提升,教师出现了集群式发展。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上海市校长暑期大培训,吴淞中学提供了典型案例并大会交流。道尔顿工坊团队荣获了2016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乃至市、区级骨干,他们突破了自己的学科局限,以跨界思维反哺本学科教学,成就了专业发展。《中国教育报》2018年以《上海市吴淞中学以课程为中心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成为专家和吸引学生的“磁石”》、《上海吴淞中学:助中年教师突破发展瓶颈》多次作了专题报道,报道了吴淞中学“2.5”教师的转型发展,引起很大反响。

课程特色

吴淞中学秉持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形成了与办学理念相匹配的“吴淞中学新道尔顿特色课程体系”和“普修”“精修”“专修”的课程实施模式,深入推进“体育专项化·科技艺术个性化”特色课程建设,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经过近4年的实践与探索,吴淞中学学校课程基本具备了完整性、丰富性和可选择性等特征,初步建立了基于实证的完善学校课程计划机制,能满足全体学生6选3的选择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提出“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次科学研究的经历”,“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要能深入领略一门高雅艺术”的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实践、体验类课程在校本课程中的比例占83%。

视频

上海市吴淞中学 相关视频

上海市吴淞中学
吴淞中学2020届回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