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市盲童学校

上海市盲童学校(上海盲童学校)是上海市唯一一所教育培养视力障碍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学校,是上海特殊教育历史最悠久、国内外有影响的窗口学校。1912年由苏格人兰傅兰雅创办,圣公会教徒,翻译家。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西方书籍129部(绝大多数为科学技术性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清政府曾授予三品官衔和勋章[1]

目录

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于1912年,1952年人民政府接办。现有学生近180名,教职工近120名。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盲道贯通全校,还有国内盲校中唯一的印制全国中小学盲文教材的印刷厂。

学校50年代创办学前教育[2],帮助盲幼儿完成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1979年率先进行盲与低视力分类教育的探索,让低视力学生学习明眼文字,1991年成立全国第一所低视力学校;80年代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探索从初中到高中的职业教育,1992年开办职业中专班;90年代初进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与训练,开设启智班,创中国盲教育之先;1998年开设盲高中。学校已形成高等教育以下完整的盲教育体系。80年代中期进行计算机教学,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建成国内盲校第一个校园网;2005年初三以上的教室里每位学生都配了电脑。

办学理念

学校以“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各个学科,一些课题被列为教育部及市、区级课题,许多论文获奖或在国内外专业会议上交流。科研带动和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也促进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依照“按需施教、育残成材”的目标,实行教育、教学、教养三结合,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千方百计提高盲教育水平,做到语、数、外基础好,音乐、体育、手工有特色,加速盲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学校经常接待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学习,与国内外许多盲校和特教机构联合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研讨,开展合作项目,承办培训班。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同行间的合作,为盲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学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进盲教育的现代化,朝着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校的方向前进。

视频

上海市盲童学校 相关视频

上海市盲童学校105周年教育成果展示
点亮心灯——上海市盲童学校砥砺前行的五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