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新镇位于黄梅县境东部,隶属于“龙感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共辖19个自然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32个村(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3147人(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39.9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22130亩,湖水面12.6万亩。[1]

中文名: 湖北省黄梅县下新镇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黄梅县

地理位置: 黄梅县境东部

面 积: 139.9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下新社区街道,李圩村 李河头村 钱林村 等村

政府驻地: 下新街

电话区号: 0713

邮政区码: 5355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3147人(2017年)

著名景点: 湿地湖区(下新大湖)、大源湖畔,钱林原始森林

车牌代码: 鄂J

概况

黄梅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龙感湖畔。隶属于“龙感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面积139.9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3147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马鞍山矿山路2号。

沿革

相传清初建村时,按人数编镇,该村人少未编上,后终于编上,称为下剩镇,演变为下新。

1975年由原独山区的长岭、兰岭、麻岭、下新4个管理区合并组建长岭公社。1978年分设下新渔业公社,1984年设下新镇。1987年由原独山区析置长岭乡。1996年,下新镇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钱林、李河头、李圩、柯思湖4个行政村和上湾、中湾、下湾3个居委会;长岭乡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蜒螺地、郭大屋、汪黎许、马鞍山、长岭、曹牌楼、罗岭、黄荆庵、石畈、老龙湾、张英楼、宋畈、郑湾、周咀、宛大屋16个行政村。

2002年,撤销长岭乡,并入下新镇,镇政府驻地迁至马鞍山。2004年,镇政府驻马鞍山,人口2.99万人,面积61平方千米,辖下新1个居委会(下新社区街道)和汪革、郭大屋、金星、马鞍山、长岭、曹牌楼、罗岭、黄荆庵、石畈、老龙垸、张英楼、宋畈、郑垸、周咀、宛大屋、蜒螺地、李河、钱林、李圩19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下新镇位于县境东部,交通便利,距县城5公里。依山傍水,东濒大源湖,南临龙感湖,北依马鞍山,西连濯港镇,东接独山镇,东南湖区与安徽省宿松县龙湖毗邻。“八水—山—分田”,土壤多为红赤砂泥土,属丘陵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铁、石膏、瓷土、石灰岩等矿产和鱼虾、莲藕、野菱、芡实等水产水生资源,是鄂东地区重点水产基地,黄梅县最佳的天然产鱼淡水湖,是黄梅革命先烈宛希俨、宛希先的故乡。

全镇收入

2007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6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160元;财税收入568.4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45万元,地税收入321.4万元。

特色

农产品

1997年5月,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全国首家青虾人工繁殖基地在黄梅下新镇建成,结束了我国历史上没有人工繁殖青虾的历史。位于鄂、皖交界处的源湖大和龙威湖畔的下新镇,是黄梅县唯一的渔业乡镇。其境内有6300亩精养鱼池和12.6万亩天然水面,水肥草美,是进行人工繁殖青虾的理想场所。该镇在农业部和国家农业开发银行的支持下,投资401万元,建成1980亩青虾繁殖实验基地。经上海师大教授戈敏生、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英鸿等人的共同努力,青虾人工繁殖技术、鱼虾混养技术获得成功,已通过有关部门鉴定验收。全年可产虾苗6亿尾,产值达3800万元。

名胜古迹

木鱼山、陶公庙木鱼山濒临八一大港,因山形如寺中木鱼浮于水面,故名。山峰独耸于湖畔,山脚小溪潺潺,流水环绕;湖中碧波荡漾,浪拍山崖;山上斑竹掩荫,香烟袅袅。陶公者,陶侃也,两晋大将,字士行,今江西波阳县人。为官清廉、节俭,微至木屑、竹头,皆令储存备用。为纪念这位将军,家乡人在波阳县修有陶公祠。木鱼山上的陶公庙始建于明朝初年。传说,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陈友谅兵败,便决堤溃口,波阳县泛滥成灾,陶公祠被水冲塌,祠内供奉的陶公木刻遗像随水漂流至木鱼山下的漫水滩上,幸被张英楼村一位打鱼人发现,便托上木鱼山,募资兴修庙宇,供奉陶公圣像。一时神灵显应,扬名遐迩。江西浔阳、饶州等地百姓曾流传赞歌一首:庐山苍苍,江水泱泱,陶公之风,山高水长。

物种

珍惜物种——黄梅秤锤树在下新镇钱林村紧邻大源湖边有一处原生次生林,面积2公顷,为平原湖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次生阔叶林。林中古木苍天、鸟类众多,一些藤蔓植物相互缠绕,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林中生长有世界珍稀物种——黄梅秤锤树。黄梅秤锤树——2007年被中国地质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葛继稳发现,经湖北省古树名木普查技术小组实地考察后确认并命名的世界濒危植物。它的发现,为秤锤树属植物增加了一个新种(此前有6个种,均为中国特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黄梅秤锤树喜生长于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不耐干旱瘠薄,主要伴生乔灌木以栎树类为主,高3-8米,胸径最大15厘米。4-6月下旬开花,花洁白无瑕、高雅脱俗,初开时状如小喇叭,绽放后状如降落伞,形态各异,美不胜收。秋后落叶,宿存下垂果实,木质,长1.5-2厘米,直径1-1.3厘米。果实形状奇特,底部饱满浑圆、呈倒卵形,顶端宽圆、呈锥形,整体呈秤锤状。黄梅秤锤树原有1000余株,因遭白蚁肆虐,至2007年仅存200余株,其中开花结果的秤锤树仅10多株。为保护秤锤树,县林业局、镇政府在林边设立了宣传牌,沿林周围设立了防护栏,多次组织野生植物技术人员对黄梅秤锤树灭蚁,聘请护林员加强巡查管理,为黄梅秤锤树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效保护了黄梅秤锤树这种世界濒危植物。

产品

下新鱼面俗称垂鱼,垂鱼为古代湖北黄梅县、江西德化县一带传统名菜。其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去刺皮,剁其肉至泥酱状,按1:1比例加入当地产的红苕淀粉及少量食盐、麻油揉搓成面,再分成团,擀成蒲扇大小的薄饼,将薄饼卷成卷,放蒸笼猛火蒸20~30分钟,出笼后冷却后用刀均匀横切,于日光下晒干即成。食用时,可单炖,亦可加排骨等肉同炖,可做火锅主料,亦可油炸而食。鱼面炖熟后呈面条状,故称鱼面。鱼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色、香、味、形”俱佳著称,实乃一绝,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据县志载,鱼面的创制时间是清朝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是一位梅姓厨师首创。鱼面问世后,深受民众欢迎,下新的鱼面作坊也不断增加。据县志记载,1915年下新鱼面作为黄梅名产参加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获银质奖。

教育事业

下新镇中心学校位于美丽富饶的马鞍山麓,源感湖畔,与历史名校马鞍中学融合一体。下新镇中心学校是于2002年由原下新镇教育组和长岭乡教育组合并而成,是一个乡镇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现有工作人员4人,第一校长计成群,分管面上工作副校长桂克刚,工会主席兼会计高成,出纳石利雄。下辖一所中学:马鞍中学,五所中心小学:下新镇第一小学、下新镇第二小学、兰岭中心小学、麻岭中心小学、老湾石畈联办小学,二所村级完全小学:蜒螺地小学、金星小学,二所教学点:周咀教学点和张英楼教学点。在校中小学生3628人,教职员工203人(其中离退休教师5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36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28人。

2002年,下新镇中心学校成立下新镇教育总支,总支书记计成群,副书记石伟刚,委员桂克刚、高成、石利雄、黎运良、易树松;下辖四个支部:中学支部、一小支部、二小支部和老龄支部。

“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是下新镇中心学校始终不渝的追求,“让每个孩子享受自己的教育”是下新人的办学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开拓进取,探索积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艺术教育全县领先,德育工作扎实有效,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多次被评为〈〈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奖〉〉、“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下新镇中小学名录

农村新动态

下新镇23478名农民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征缴合作医疗基金352170元,参合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了2007年参合任务。据该镇党委副书记何灿雄介绍,这是该镇用典型引路加强宣传,层层包保责任到人的结果。下新镇集山区、湖区于一体,现有11个农业村、1个渔业居委会。自2007年参合工作开展后,该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由驻村国家干部负责,并召开县乡人大及老干座谈会,征集意见和建议,调查摸清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针对个别乡医执行政策不严的情况,该镇卫生部门将服务态度差、业务水平低、收费标准高、损害参合农民利益的李河村乡医李某,报县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吊销其行医资格,切实维护了参合农民利益,极大地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该村不到两天就完成了参合基金征缴任务。

同时,该镇注重利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法,宣讲政策。曹牌村石先如骑摩托车不慎摔伤至肝脾破裂,镇卫生院当晚作了手术,住院费用3300元,县合管办为其报销1400多元,出院后,他逢人便讲新型合作医疗好。使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深入人心。

为了促进全镇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开展,该镇对外出的农民电话联系,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充分发挥在外流动党员作用,对村在外集中的城市党员组织,设立基金收缴点。截止2013年,钱林、郑垸、周咀、李圩、下新居委会等7个村参合率达到100%。

名人

洪超,又名新明,号楚杰,黄梅县下新人。一九O九年七月三十日,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大革命时期,担任儿童团团长,积极向土豪劣绅斗争“四·一三”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地主高三元、高四元对洪超等进行残酷的阶级报复,把他捆住,放在地下倒拖,还在他左臂上砍了两刀,然后用麻袋装着,准备丢下湖里淹死;幸好搞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魏四老营救了他。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他在九江参加叶挺部队,跟随部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四年,历任红军战士、班长、排长、中队长、参谋、团长、师长等职。一九三四年十月,洪率部跟随长征,同月二十一日,在江西省信丰县“古陂圩”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村社风采

金星村位于下新镇东北,与独山镇相邻,全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58人,耕地面积2092亩。村支部共有党员46人。过去的金星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对外负债100多万,村“两委”班子人心涣散,群众上访不断,社会矛盾较为突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部一班人紧扣生产发展这一主题,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新思维,带领群众多业致富。村多方引进外来资金,先后创办了隆顺、三兴、鸡公山等矿业开发公司。特别是2005年6月,本村原主任共产党员汪剑秋同志回乡创业,创办了年产值5000余万元,利税达200余万元的规模企业——金星铸造公司。通过以上企业的发展,全村每年可安置300多名剩余劳动力,仅工业一项人平纯收入可提高200多元。同时村级集体积累也在逐步增长,年集体收入达50万元。村“两委”充分利用这些收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去冬今春,修好村级公路6公里,桥两座。同时承担了全村2000余人的公费合作医疗基金3万余元。

为加强支部建设,村支部按照县委“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投资4万余元对村两委办公楼进行改造装修,党员活动室、计生室、综治办公室、“两委”办公室都焕然一新,共配齐桌椅40余套。以往办公楼院内杂草丛生,如今干净整洁,令人耳目一新。新支部的建设,为党员干部工作、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为服务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在加强支部建设,搞好生产发展的同时,村支部、村委会十分注重村级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参与村务、监督村务的作用。村推行的每一项重大工作,包括公益事业,都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听取代表意见,执行代表决策。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开支实行月月清理,并公示上墙,使村级帐务成了实实在在的明白帐、清楚帐,群众的气顺了,心里明白了,上访、扯皮的也就少了。通过村级民主管理为金星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稳定、优越的环境。

视频

黄梅县下新镇周咀村手牵手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