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下溪镇属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所辖,境内黑滑石磷矿石、白云石储量较丰富。县城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蔗粮产量较多,过去"杨宅西瓜"县内闻名。

2016年上饶广丰区下溪镇撤镇设下溪街道办事处。

目录

简介

下溪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西北部,东邻吴村镇,西接永丰镇,北靠壶峤镇和大南镇。总面积38.8平方 公里,其中耕地占总面积22.5%,林地占37.7%,水域占7.4%,道路、村庄和其他占32.4%。下溪镇驻地岔路头距县城2公里。2000年,下溪镇设大坪村、杨村、周村、溪滩村、葛村、罗村、大阳亭村、双井村西溪村、柳坞村、石塘村、五洋村、官塘村13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共有自然村75个。总户数5523户、21455人。2002年10月,葛村并入大阳亭村,柳坞并入王洋,罗村并入西溪,2003年8月石塘并入官塘,大坪、王洋撤村设社区居委会,2005年10月周村并入杨村,官塘、西溪撤村设社区居委会,下溪镇现设4个社区居委会,4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3259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472人,城镇化率35.2%。另有流动人口 8255人。总人口中,男性16593人,占50.9%;女性16000人,占49.1%;14岁以下7075人,占21.7%;15~64岁24887人,占76.3%;65岁以上631人,占1.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3%;2013年人口出生率14.22‰,人口死亡率4.93‰,人口自然增长率9.29‰。2005年度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江西省百强乡镇",2006年度被省农业厅评为"江西省畜牧业百强乡镇",被市综治委评为"平安乡镇"。[1]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周安乡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都。解放前夕称法雨乡,辖15保、113甲。解放初期,属第三区。1950年4月,划分为下溪、石塘、西溪、黄墩、南阳5个小乡,属法雨区。8月改属城厢区。1951年2月又调整为西溪、双井、南阳、杨村、葛村、下海6乡,仍属城厢区。1952年2月调整行政区,划分为9个小乡。其中葛村、王屯、杨村3乡属三区;南阳、西溪、双井、下海、西塘、石塘6乡属五区。1956年7月撤区并乡,合并为下溪乡和南阳乡。1958年11月分别建立和平人民公社和上游人民公社。1989年3月改称下溪、西溪人民公社。1968年年10月并入城郊人民公社。1972年12月,原下溪、西溪公社区域从城郊公社析出,成立下溪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设立下溪乡。2000年7月,撤乡设镇。[2]

交通运输

下溪镇境内有梨温高速公路广丰挂线和广玉(广丰--玉山)公路经过,交通方便。镇驻地在公路两旁新建起供销、银行、饮食修理、加工、批发、零售等服务单位和门店76个,年营业额242万元,已形成了一条1600多米长的新街,并浇筑成水泥路面34625平方米,铺设下水道3289米,新建商住楼1.9万平方米。已投资千余万元正在建设占地12公顷的王洋大市场。在官塘新村小区建成2条新街,1条28米宽,长73米;另1条48米宽,长168米。设有自动电话端局,交换机容量5000门,下溪镇已安装程控电话2242部。

农业发展

下溪镇境内黑滑石、磷矿石、白云石储量较丰富。县城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蔗粮产量较多,过去"杨宅西瓜"县内闻名。 耕地面积20145亩,其中水田13095亩;林地面积24700亩,农业总产值2013年达到10.6亿元;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子、红薯、甘蔗、西瓜等,"杨宅西瓜"县内闻名。商品蔬菜面积3672亩,其中蔬菜基地1826亩。201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01亿元,增幅列全县第一,其中:国税1952万元,地税7548万元,实现财税上亿元台阶;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80元,同比净增900元。

支柱产业链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发展为总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将下溪建成县城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与县城无缝对接,将下溪建成县城的'中心区',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下溪建成县城居民的'菜篮子';择机发展旅游业,将下溪镇建成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四轮驱动,和谐发展,稳步跻入江西省百强乡镇的先进行列,实现下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溪镇共有非公有制企业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已落户芦林工业园区7家,湖丰特色工业园区1家,初步形成了矿业、建材、化工、家俱、轻工五大支柱产业链。完成招商引资签约投资6.5亿元,实际进资4.2亿元,同比增长122%。共引进骏龙物流、鹏欣机械、洁盛服饰项目、马家柚产业投资等18个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

工业发展

大项目促大发展。下溪镇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狠抓招商引资。着力引进投资大、见效快、科技环保型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完成上亿元项目1个,5千万元以上项目2个,力促戴蒙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落户投产,重点支持丞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个。大力扶持烽银金属有限公司为主的建材行业,永达铜材有限公司为主的非金属加工业,屹东矿业有限公司为主的矿业产业,志达伞业有限公司为主的轻工产业的集聚力度,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升级。以精品城市片区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紧紧抓住县城商贸流通区的规划建设定位,继续配合做好市民中心1号楼、2号楼,西溪河改造,永丰北大道、铜钹山大道、下溪加油站、下溪22万伏输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承载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战略。下溪镇重点抓好杨村天桂梨基地、大阳亭、西溪花卉基地、官塘生猪基地,西溪、大坪蔬菜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农民驶上致富"快车道"。以发展商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为抓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物流中心的建设、王洋大市场的资产盘活、22万伏输电变站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做好烽银金属有限公司在物流中心设立钢材批发市场的工作,全面提升居民服务和餐饮旅游两大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生态优势,引进特色旅游项目,促进镇域经济协调发展。[3]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3年末有农家书屋4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8万册。

教 育 2013年末有幼儿园(所)20所,在园幼儿65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2所,在校生2142人,专任教师1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52人,专任教师10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09年县中医院搬迁至王洋居,2013年末有卫生院1所;专业卫生人员26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9人,乡村卫生所8所,专业卫生人员45人。

2013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7428人,参保率99.3%。

体 育 2013年末在大阳亭花坟沿、西溪五坞等新农村建设点设有体育场地3处,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4%。

广播电视 2001年1月开通下溪镇有线广播站,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终端用户826户。

社会保障 201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42户,人数980人;2006年新建敬老院,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床位80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 1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3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93人次,农村临时救济32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8人;安排8名405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4]

经济社会发展

攻坚克难,主要指标平稳增长

201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01亿元,增幅列全县第一,其中:国税1952万元,地税7548万元,实现财税上亿元台阶;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80元,同比净增900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投资6.5亿元,实际进资4.2亿元,同比增长122%。共引进骏龙物流、鹏欣机械、洁盛服饰项目、马家柚产业投资等18个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

全力服务,重点工程快速推进

全力开展重点项目"百日会战"活动,广丰中学新校区、铜钹山大道三期、西溪保障性住房等18个县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征地900多亩、拆迁1952平方米、迁坟312座;共完成了迎宾大道王洋柳坞、官塘石塘,客运北站大阳亭下玩3个拆迁安置区的道路硬化1.2公里、规划绿化面积2650㎡、铺设水电管网3.6公里;完成了卫生院、派出所搬迁项目规划选址;解决了王洋大市场、骏龙物流、吴俊发艺术馆、治超站、幼教中心、新华路、客运北站临时堆放点等项目的遗留问题并已交付使用,配合完成了吴俊发艺术馆、幼教中心的2014年度全市对各县市巡查工作。

强力推进,镇区环境不断优化

控违拆违成效明显,先后在核心区范围内组织了40多次违法建设强拆行动,共拆除了123户10112㎡、回填新开挖36户4210㎡的违章建筑,在王洋鱼丘、溪滩挂线边打击土地私下交易行为2起600多㎡;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投入专项资金200多万元,建设固定垃圾池95个,采购垃圾车72辆,各类垃圾箱1600个,中转站7个,启动了镇政府门口道路至311挂线的绿化带建设,配合完成了城区内临街店面、户外广告、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专项整治摸底调查等工作;镇区建设逐步加快,投资3200万元的西溪农民公寓主体1号楼完成了11层建设,2号楼完成了5层建设,杨村靠青等5个新农村建设点共完成了道路硬化5.2公里,改水148户,改厕 132户,拆除空心房826㎡,盘活闲置宅基地568㎡,其中五坞新农村建设点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巡查点;镇区亮化工程安装了路灯280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初步启动,建设道路安全设施7处,甜坑弄水库旅游公路和石弄水库旅游公路基本建成。

夯实基础,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马家柚、生猪、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新增县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实施了三八水库除险加固、靠坑新入库公路水渠维修等一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森林防火半专业队伍和镇村气象站网络示范点建设;杨村、溪滩125亩土地开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县城"菜篮子"工程带动800多户农民增收。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成效显著

国家孕前免费健康检查,诚信计生工程,全面落实爱心保险,二女户结扎奖励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加大计生依法行政力度,共征收社会抚养费300多万元。完成了杨村完小、罗村完小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发放助学金、优抚金、低保金138.62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18.4万元,临时性救济金2.7万元,农村危房改造41户资金46.8万元,新增安置应届高校未就业毕业生6名、4050人员2名,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632人,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逐步提高。 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司法社区期满解矫13人,收监1人,重新犯罪率为零;镇内非煤矿山,烟花鞭炮销售点、消防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有效。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感指数调查满意度均有提升。此外,"双拥"、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残联、宗教、老龄等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