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下蜀镇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位于佛教圣地"律宗第一名下蜀镇山"宝华山脚下,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35115亩,林地107780亩。下辖华山、下蜀、祝里、六里、裕课、沙地、桥头、亭子、空青、新村10个行政村和下蜀、桥头两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9万多人,外来从业人员约0.6万人。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2亿元,完成工业销售213亿元(2018年)。 境内建有南京财经大学桥头学区和南京林业大学实习基地。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1.8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亿元,工业投入 27.76亿元,工业应税销售达12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10元,整体实力继续领跑全市各镇,跻身镇江乡镇工业前三强。下蜀镇是江苏省重点镇,是江苏省句容市的唯一的沿江镇,拥有3.75公里长的长江深水岸线。

2019年10月,下蜀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下蜀镇为国家卫生乡镇。[1]

目录

历史

唐、宋时期这里设盐铁转搬仓。北宋设巡检司,南宋设下蜀驿。明、清设有粮仓,清仍设下蜀镇。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横穿此镇,设火车站。宁镇,句蜀公路在镇上交汇。民国23年(1934年),该镇有居民507户计2297人。镇中有南北,东西"十"字街道,石板路面,总长1.2公里。40年代,北街有粮行20余家,时称"下蜀粮行一条街"。南街与东西街交叉。镇上有私立初级中学、小学和店铺等设施。解放以后,镇上各项建设不断发展。1953年有居民870户计3517人,各类房屋1100余间。1960年北街拓宽至10米。

70年代后期,南街拓宽至10米并向南延伸,铺7米宽的沥青路面,两侧设人行道,并砌1.2×0.9米的地下排水沟,总长4.4公里,由3个排水口入河道。南北街总长1.5公里,安装高杆单侧电力路灯30盏。1984年,镇北打150米深的水井作自来水厂水源,后经检测,含氟量超标,不能饮用,居民饮用水仍靠65口浅水井及附近河塘。1985年底,镇上有居民2765户计6007人。沿街建有2~3层楼房15幢,6000多平方米,多为商业设施,还建有12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镇南有大型砖瓦厂、下蜀地区医院和容量8350千伏安变电所,西侧有大理石厂,北侧有农具厂、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东侧还有其他企业。1.62平方公里的集镇区内,共新建房屋13.47万平方米。

地理气候

下蜀镇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长江南岸的经济重镇。地处长三角,在上海经济辐射区走廊。下蜀镇总面积96.4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6172人(2017年),下辖10个行政村,3个集镇,2个社区。下蜀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降水量1105毫米,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20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9天。

长江深水岸线--下蜀镇拥有3.5㎞长的长江深水岸线,常年水深12.3M,可以为各类工业企业建造自备码头。码头吨位可达万吨以上。台湾嘉新公司、香港汤始集团建华管桩公司均已在此岸线设厂并自建了码头。[2]

经济发展

下蜀镇现有各类企业200余家,个体工商户1500余户,其中外资企业14家。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水泥生产企业--嘉新京阳水泥有限公司(于2007年被台泥并购,现改为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管桩生产企业--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均落户下蜀镇。2006年,各类企业的两税贡献额达一亿元人民币以上(不含嘉新京阳水泥有限公司)。

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财政收入33889万元,名列镇江市第6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147万元,名列镇江市第8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名列镇江市第7位,工业销售79.5亿元,名列镇江市第1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2010年1-4月份,全镇实现两税收入1.7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822万元;完成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14万美元。新办民营企业77家,注册资本约3.7亿元,实际完成工业投入10.4亿元。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亿元,同比增长36%,两税收入4.94亿元。

区位优势

下蜀镇地处句容市北端,濒江临港,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96.44平方千米(2017年),46172人(2017年),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在句容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举全镇之力开发建设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4平方公里,起步区2.7平方公里),相继建成了区域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园区"四纵两横"道路工程、长江花园拆迁安置工程等一批基础配套设施。先后建设壮大了台泥水泥、建华管桩、毅马五金、大全铁路、北新建材、华电句容电厂、天工钛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新型建材产业链。

园区经济持续增长,势头强劲。下蜀镇地处"长三角",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发达,矿藏资源丰富,长江黄金水道、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铁、沿江高等级公路均穿境而过,句蜀一级公路贯穿全境并通到龙潭港;被地质矿产部以"下蜀为标样"而命名的"下蜀粘土"储量达亿吨以上;石灰石储量2亿吨以上,大理石、花岗岩、白云石、石膏储量1亿吨左右;地下矿泉水储量丰富。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资源经济

下蜀镇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地质矿产部命名的"下蜀黄土"石灰石储量在1.5亿吨以上,大理石、花岗岩、石膏矿储量在亿吨以上;"金山翠芽"等名茶,多次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下蜀区域优势突出、交通发达,境内水路有35公里长的长江深水岸线,正在招商筹建l--5万吨级的码头,现有千吨级港口,码头吨位可达万吨级以上。陆路有京沪铁路、312国道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枢纽。

下蜀镇工业经济基础较好,已逐步形成了建材、化工、服装、机械四大工业类项。句容市六大经济板块之一的"长江建材密集区"中有台商投资、全国最大的独资企业嘉新京阳水泥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的建华管桩等项目落户。

农业产业化形成特色,已实现农业增加值1亿多元,德美兔业有限公司的彩色长毛兔项目已成功申报了国家"星火计划"。以江苏金仕达生物有限公司、诚意奶业等项目为龙头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已初步形成。通过不断努力,下蜀镇建有茶园3000亩、板栗3000亩、花卉苗木2000亩,各种果树2000亩,芦篙,丝瓜等蔬菜基地4000亩。沿江地带巳建成3000亩的水产品养殖区块,形成了"南林北菜"的农业发展格局。

配套服务

公路、铁路交通--312国道东距上海280㎞,距离镇江市区30㎞,常州90㎞,无锡130㎞,苏州180㎞,昆山210㎞,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60㎞,距上海吴淞港300㎞;西距南京35㎞,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70㎞;句蜀一级公路向南连接104国道至杭州270㎞;京沪铁路在下蜀镇设有下蜀货运站点,能完成企业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运输。

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70㎞,一小时车程。

港口--南京新生圩港、南京龙潭港、镇江大港均有312国道、长江水运直达,各港口均有海外航线,特别是南京龙潭港距下蜀镇仅12㎞,非常便利。

南京新生圩港:国际集装箱港口,年吞吐量30万标箱,海外航线有:美加线,每周7个航班;欧洲线,每周5个航班;日本线,每周2个航班;韩国线,每周4个航班。

南京龙潭港:年吞吐量52万标箱,3个2.5万吨级泊位(均按3.5万吨规格设计),另有2个千吨级集装箱泊位,年内建成专用线经过下蜀镇,距离仅12㎞。

镇江大港与南京新生圩港口、航线相同,年吞吐量15万标箱。

句容港:在下蜀镇境内,有千吨级码头,由长江通海和大运河连接大江南北。

水电--电力来源于华东一级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境内原有110KV、35KV变电所各一座,到2007年又建成谢边110KV变电所和下蜀220KV变电所二座、2014年建成220KV临港变并投入使用;全镇设有自来水厂一座,引入镇江自来水,2015年日供水8万吨,并可随时根据用水需求增大供水量。

通讯--下蜀镇通讯设施先进,已实现了光缆传输数字化,拥有15000余门国际直拨电话和传真,建成了电话镇,有线电视实现了宽带联网,全镇范围村村通。

人力资源--下蜀镇人力资源丰富,有各类技术人员1万多人,劳动力3万多人,另外。周边省市高校300余所,南京大学城--仙林校区距下蜀镇仅20㎞,其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云集,能满足投资企业的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保险公司等金融均设有多处办事处,可方便、及时地办理国际、国内结算业务。

重点工业区

句容市沿江工业集中区:镇内312国道以北的沿江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区内现有台资企业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嘉新京阳水泥有限公司,其年产量达400万吨,国内最大管桩生产企业--建华管桩集团,全国最先进的火电企业--华电句容电厂亦已落户投产。

其它:A:六里工业集中区:坐落在312国道两侧,起步区已达到"三通一平";B:民营工业园:以亭子集镇为中心,占地5平方公里;C:商贸流通园:从桥头集镇为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落户其中各类商贸客商达400多家。

优惠政策:沿江工业集中区实行"无费区"优惠政策,即除企业生产性和国家规定必须征收的费用外,只收税,不收费。

土地优惠政策

A土地使用的最高年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B投资项目土地使用费――外商投资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项目,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条件下免缴土地使用费。C土地费用――按照国家政策以最优惠的土地价格保证工业用地。

社会评价

2008年以来,下蜀镇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一是项目建设开局喜人,各项工作整体推进。镇有关领导集中精力抓经济抓项目,深入企业抓协调抓推进,帮助投资者排忧解难,力促在谈项目早落实,在建项目早投产;二是突出抓好财税征管。按照必保完成序时任务,力争超额完成的思路,细化指标,量化任务,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切实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三是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重点面向南京、上海、广东等地,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仙林云商物流项目、中圣板带等在手项目推进,积极引荐新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盘活各类闲置资产,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一些项目早签约、早落户,为全年发展奠定基础。[3]

获得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下蜀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2月,下蜀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下蜀镇为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