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下隽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隽县古县名。西汉置,因隽水得名。治今湖北今崇阳肖岭暇心畈(通城西北),西汉"时"下隽"部分有载:"下隽"据《水经注》,沅水东至下隽县西,澧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洞庭。在今洞庭湖东北岸地当在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县。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 隋开皇九年并入蒲圻。[1]

基本概述

下隽县,古县名。西汉置,因隽水得名。治今湖北通城西北,西汉"时"下隽"部分有载:"下隽"据《水经注》,沅水东至下隽县西,澧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洞庭。此县应在今洞庭湖东北岸。《后汉书》:马援军次下隽,章怀注云:"在沅陵县",故城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后汉书》马援传援征五溪,军次下隽。《注》:下隽,县名,故城今辰州沅陵墓县。《通典》:"沅陵县,汉下隽县也。"有误。考元和志及续通典,俱以下隽故县在湖北蒲圻,李洛谓在湖北通城县西,今依后汉书章怀注及通典。在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县。《读史方舆纪要》:"故城在今沅江县东。一说在今通城县西。"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逃入此县山中,次年被害。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 隋开皇九年并入蒲圻。

历史资料

下隽县根据沅江现辖地域和各个时期典籍进行分析,加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考古文物的发掘,沅江市北部广大地域,早在沅江建制以前,为下隽县之所在地的初考。

《湖南省志·地理志》之"湖南历代郡国州县考","西汉"时"下隽"部分有载:"下隽"据《水经注》,沅水东至下隽县西,澧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洞庭。此县应在今洞庭湖东北岸。《后汉书》:马援军次下隽,章怀注云:"在沅陵县",有误。地当在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县。《读史方舆纪要》:"故城在今沅江县东。一说在今通城县西。"

《湖南省志·地理志》之"湖南省历代郡国州县考"中之"南朝梁时重华部分有载:"重华"分益阳置。今沅江县地,故城在沅江县东。

目前为止,笔者认为,就"下隽"所辖和故城所在地,以上两条可为权威性依据。其中两点都提到"沅江县东"现泗湖山"重华村"这一带过去为云梦泽之地的地域。而时间上西汉至南梁相距700多年,"下隽"有史可考,也为700年左右。

古籍记载

下隽县。汉置,隋省,故城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后汉书》马援传援征五溪,军次下隽。《注》:下隽,县名,故城今辰州沅陵墓县。《通典》:"沅陵县,汉下隽县也。"考元和志及续通典,俱以下隽故县在湖北蒲圻,李洛谓在湖北通城县西,今依后汉书章怀注及通典。[2]

综合分析

"下隽"建制时间为秦汉,确有文字可考为西汉,废止于公元502年以前,与"重华"建制不相叠现,(重华建置为公元552年)在时间上为前后启承关系。

据《湖南历代郡国州县考》;引"下隽"自东汉到南朝,齐时期记载如下:

东汉:长沙郡,治临湘,西汉长沙王国。领县十三。

三国:"下隽",两汉故县。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县地。内蒲圻,下隽在今湖北。属地在今湖南境的八县。

西晋:巴陵,吴为下隽县境之巴陵邸阁。晋升县。今岳阳市和岳阳,临湘县地。故城在今岳阳市。《元和郡县志》谓巴陵三国吴立,误。

东晋:长沙郡,治同西晋。详见前,领县十,属地在今湖南境的八县。

南朝·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阳市,元嘉十六年(公元436年)立,领县 四,内蒲圻,下隽,沙阳在今湖北。属地今湖南境一县。

南朝·宋:巴陵,西晋故县,原长沙郡,今岳阳市 和岳阳、临湘县地(公元420-479年)。

南朝·齐巴陵郡,治巴陵,今岳阳市,宋(南朝)故郡,领县四,属地在今湖南境的一县(公元479-502年)

巴陵·晋:宋故县,今岳阳市和岳阳临湘县地。

从以上朝代所辖变化看,"下隽县"在南朝·宋(公元479年)以后,就已不见史料所载了。据上考证分析,并不造成"下隽县"与"重华县"同时代复出。

故城探究

"下隽故城"位置,是一个局部概念。"下隽"辖地,是一个涵盖的地域,包括水域及湖水涨落,陆地迁徙的不定式概念。

笔者偏重"下隽故城"县(郡)治所在地的探讨。前面引考:"故城在今沅江县东,通城县西",是想推断"重华县故城"(现沅江泗湖山),在"重华"建置之前,就是"下隽县"县(郡)治所在地。

汉代至南梁(公元522年)以前,沅江没有单独立县建制的记载,并不能说在以前的历史上,沅江北部这片具有丰富文物出土可借考证的广大地区, 没有行政归宿。沅江自西汉以来归宿益阳,应是指洞庭南岸一带丘陵地区,而非北部地区。据考,现辖益阳从三国吴始,一直到隋唐五代,近700年,各个时期都有一部分地方,从无间断的先后隶属南郡,南平郡,巴陵郡,岳州。

现辖益阳能够属过去湖北,巴陵的地方,只有沅江北部和南县临近益阳一带水乡之地的梦泽。当时"重华"县分益阳置乃属巴陵郡,说明建治的开始就属巴陵,也能说明这方水土历史上(重华县建置之前,下隽县有史载其间)多为湖北巴陵之域,"下隽县"曾属巴陵;与"重华"县同一地域,但不在同一朝代。

正因为有关"下隽故城"史料中未形成定论,故以上可否反证为"下隽县"故城就在益阳之北,沅江县(市)之东,通城县之西。"下隽县"其建置早药山县,重华县约600-700年。其辖地涵今"重华故城"方圆几百里的今湖北崇阳,通城和湖南岳阳,临湘,华容,湘阴,南县,赤山等地。属于广袤的鱼米之乡一部分乃是无可置疑的,县治在今崇阳县肖岭乡暇心畈,清朝同治年间,还留有痕迹。据同治五年《崇阳县志》记载;"汉下隽县治位于邑西暇心畈,今沿沟里许,有城址可寻,其东曰东关,西曰西关,南为风城岭,崩处出铠甲戈矛之属,西北泉陂市,遗墟长二里许,弥望皆荒冢,为古达岳州驿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农民还在稻田里挖出了连接在一起的陶管和特别宽厚的瓦片。

崇阳县府南四百二十五里。西至通城县百二十里。汉长沙郡下隽县地。萧梁置上隽郡,陈置隽州。隋废,以其地入蒲圻。唐天宝二年,开山洞,置唐年县。杨吴改曰崇阳,朱梁改曰临夏,石晋改曰临江,南唐复曰唐年。宋开宝八年,仍为崇阳县。今因之。县治有小石城,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十一里。

扩展阅读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大军到达武陵临乡,击"蛮夷",胜之,余众逃进竹林中。马援驻军下隽县,决定选择"路近而水险"进军壶头山的路线,以为取得壶头山,就扼住"蛮夷"的咽喉,充县之敌可不攻自破。三月,汉军进至壶头山下,"蛮夷"乘高守隘,水流湍急,船不得上。适值暑热,士卒多疫死,马援也病,遂困。乃凿岸为室,以避暑气。"蛮夷"往往升险鼓噪,马援辄曳足以观之。不久,马援病死。耿舒代替马援监督诸军。[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