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不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信

不信/big>,汉语词汇,拼音为bù xìn,意思是不相信;不诚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不信 [1]

外文名称 Don't believe

拼音 bù xìn

释义 不相信 [2]

解释

不相信。

不信和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当没有确切证据之前,人们一般只从主观上判断可信与不可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所掌握的论据逐渐增多时,人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从犹疑逐渐过渡到确定,

正面的论据多时,倾向于信;反之,倾向于不信

不诚实;不信实。

犹言难道。

出处

《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道德经》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史记·周本纪》:"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南朝 宋裴骃《史记集解》:"犹今人云'其事已可知矣',皆不信之耳。"

宋 王令 《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凄惶事。"

清李渔《蜃中楼·离愁》:"见说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史记·穰侯列传》:"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宗教含义

(一)概念说明:

(1)“不信”(unbelief)一词仅指不相信、不接受基督宗教启示的人之状态。外在主义(extrinsicism)和法律主义(legalism)在宗教改革(参 273)及反宗教改革时期曾不幸地影响了大部分的天主教神学著作,也曾是某种教条主义(参 406)和形式主义的根源。为防掉入这种陷阱,有必要重新探讨不信(unbelief, infidelity)或不信者(unbelievers, infidels)的微妙问题。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的《奥体》通谕(DS 3802-3803)及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的《教会》宪章、《大公主义》法令对此问题有清楚的教导。

(2) 针对罗马天主教而论,它并不否认其他基督宗教团体也有许多真理的要素存在(LG 8, 15)。这里所谓的“不信”不是指异端、背教和裂教那种“积极不信”,而是下列两种形式:1)凡未曾听到基督福音而未有机会决定接受或拒绝者的状态,教会文献称此为纯粹的“消极的不信”(negative unbelief, DS 1968)。2)凡已听了教会提供的天主之启示;或至少听了且有更深入学习的可能性,这又可细分为两种:有些人检视所听的教会教导,而决定拒绝的状态,这叫“积极的不信”(positive unbelief);另一种人只是疏于聆听教会的教导,因而未接受的状态,称为“褫夺的不信”(privative unbelief)。

(二)天主教的传统教导,除非在下列三点基督徒神学原则的光照下,无法了解它对“不信者”的严格态度:

(1) “信仰”为成义及得救是绝对必要的(希十一6;谷十六16;DS1525-1526, 1532);此信仰须实际地透过回应传道者所带来的救恩讯息表现出来。

(2) 天主愿意一切人都得救以进入永生(弟前二3~4)。

(3) 基督创立了整个教会及圣事体系,使一切人借此而得救。换言之,此唯一、至圣、至公及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UR 3,绪言)是救恩的必经之道(DS 3867)。亦即成为与圣统共融的天主教会内的“完整成员”,对一切人是最有效的得救之道。从教会训导当局对“教会外无救恩”的解释可看出,所谓“完整成员”并不意谓其外在成分该完全实现,而指在意愿中隐含地呈现就足够了(DS3866-3873)。

(三)历史:

(1) 早期基督徒已有正确的信仰,并教导:天主愿意一切人都得救(罗二9~16;弟前二3~4);他们对那些未接触或未接受救恩讯息的人的状态有相当包容的看法。那时的教会思想家如儒斯定(Justin the Martyr, 约+165)、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等等,看到天主及基督的恩宠遍行各地,看到救恩的可能性及保证。其后,基督宗教迅速传开,最晚第七世纪后,就误以为福音已传遍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有听到福音的机会,不是接受而得救恩,就是拒绝而进入永罚。

(2) 十五、十六世纪发现新大陆,神学家们被迫重新思索对“圣三”、“降生”信仰之外在表示的必要

性;然而许多人顽守老立场;稍后,所有宗教改革家都坚称外在表示对基督的信仰为成义、得救是绝对必要的。教会官方教导明显对巴依乌斯(M. Baius, 1513-1589)、杨森(C.O. Jansen, 1585-1638)、凯斯内尔(P. Quesnel, 1634-1719)等极端立场表达谴责,同时也指出:“消极不信”不可视为罪(DS 1968);不信者的行为不是都有罪的(DS 2308),在可见的教会机构之外,仁慈的天主也把恩宠赐给人(DS 2429)。

(四)结论:今日教会及天主教神学家的信念是:

(1) 人可住在基督徒当中而与教会密切接触,但救恩的讯息仍未真正地、存在性地传给他们。

(2) 这些人可说大略地听到福音的外在讯息,圣神从内在地感动、转变人心是必要的。

(3) 也许他们从未听到福音;真正的错可能在自己,但也可能错在本该以身作则的传道人士。

因这些信念梵二再三强调天主教方面,走向基督徒生活的成全之责任与必要性(UR 4,6,7),因基督透过坚振圣事以特殊方式选派基督徒作见证,把先知使命委托给他们(LG 35)。教会也相信:凡按照良心─自然律─的要求(UR 23)而诚恳尽力去生活的人,他们都在良好的状态中,甚至在救恩之道上。

“信仰”的缺乏或丧失有时不一定肇始于正式的拒绝,也许更常来自个人不允许“信仰”在自己生活中发挥它的力量。从另一角度来看,“信仰”可因天主恩宠之帮助,在事物的秩序中,发扬它的光及活力。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