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而获的法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不劳而获的法术,当咒文师的徒弟回到家中,取得钱财赶来要赎回师父时,却不见那伙山贼的踪影。一路寻来,看到的却是山贼们和师父倒在血泊中的尸首
原文
在波罗奈国的村落里,有一位咒文师。那时菩萨降生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里,少年时,他就跟随这位咒文师学习“云月咒文”这种技艺。
有一回咒文师要到相邻的契帝耶国去做法事,因此带着弟子离开了村落。途中经过一处荒芜的山林时,忽然冲出了五百名的山贼,师徒二人就被拦路抢劫的山贼抓住了。
这伙山贼为了得到他们的钱财,留下咒文师当人质,要徒弟回家拿钱来赎师父。
山贼恐吓地说:“如果不马上拿钱财回来,就等着替你师父收尸吧!”
“师父您多保重,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徒弟含泪向师父告别,并再三叮嘱咒文师说:
“师父,我看了天相,今明两天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您万不可为了摆脱山贼的折磨而念动云月咒文,让天降下宝雨。如果您念动了咒文,不但救不了自己的性命,连这五百名山贼也将不得存活!请您一定要记住啊!”
徒弟向师父千叮咛万嘱咐后,便飞快离开了山林,昼夜兼程地赶回家拿赎金。
第二天晚上,山贼们喝醉了酒,把咒文师痛打一顿,之后又用绳子把他捆起来,绑在一棵茂密的大树上。咒文师被打得遍体鳞伤,正痛苦无奈地仰天长叹时,只见彩云布满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其中。
看到这种情景,咒文师心想:“今夜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如果念动咒文,天上就会降下无数的宝雨,山贼们见到了这么多金银珠宝,还不把我放掉吗?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苦苦地忍受折磨呢!”
急着脱离险难的咒文师,早就把徒弟的叮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喂!你们绑架我是为了钱吧?如果我给你们许多财宝,是不是可以放掉我呢?”咒文师对山贼大喊着。
山贼们回答:“只要你能让我们发财,一定会让你平安地离开这里!”
“那好,你们赶快我放开,让我沐浴净身,等一下我念动咒语,你们就可以获得无数珍宝了!”
山贼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咒文师的话去做了。
咒文师做好了念动咒文的一切准备,便面对云月相合的方向反复念起了咒文。顷刻间,天空中犹如下雨一般撒落了无数闪耀着光芒的金银珠宝。
山贼们每人都得到了许多珍宝,心里十分高兴!但是他们心中却有着更奸诈的念头:
“原来咒文师本人就是个宝物,既然他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又怎么能放走他呢!”于是,山贼违背了事先许下的承诺,依然把咒文师扣在身边。
这时,另一伙盗贼路过这里,他们个个武艺高强,很快就打败了这伙山贼。
“为什么要抓我们?”山贼问。
盗贼们回答:“废话!当然是想得到钱财!”
山贼们又问:“如果给你们许多财富,是不是就可以放掉我们呢?”
“只要你们能拿出更多的财宝,保证让你们平安地离开这里!”
于是,山贼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些财宝都是那个咒文师,凝视天空,念动咒语,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你们只要把他带走,不就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钱财了吗?”
盗贼们听了,果然把山贼全释放了,只把咒文师留着。当天晚上,盗贼头目就对咒文师说:“喂!快为我们降些珠宝吧。”
咒文师回答:“我也很想为你们降些财宝,可是我的咒语,必须是在天空彩云和明月相合之时才能灵验,今夜天空乌云压顶,我怎能给你们降宝雨呢?”
盗贼头目有些不耐烦地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种时候很难遇到,一般一年才有一天,昨夜才遇到这么一个天相,再想遇到,就要等到一年以后了。”
“哼!你这妖道,故弄玄虚来欺骗我们。你不能为我们降宝雨,还要让我们平白养活你,破费钱财,不如现在把你杀掉!”盗贼们觉得自己被欺骗,气得挥刀就把他劈成了两半,咒文师就这么死了。
“这一定是那些山贼们为了脱身而编造的谎言!”
“是啊!把我们当白痴啊!看我怎么修理他们!”
盗贼们立即出发追赶上那伙山贼,把他们也全杀了。然而,悲剧并未结束,当他们自己分配这笔财富时,由于分赃不均,发生内讧,引起了争斗,最后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内战,最后只有两个盗贼侥幸活了下来。
这两个盗贼把这些财富隐藏在一个小村庄里,虽然他们有许多的钱财,但却没有粮食,只能一个人留下看守,另一个到村里去买些食物。
“如果我一个人独自吞下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一定要杀了他才行!”留守的盗贼这样想着。
而去买食物的盗贼也在动坏念头:“如果我一个人独吞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我一定要毒死他!”
过了一会儿,买食物的盗贼回到了他们隐藏的地方,一进门,就被那个留守的盗贼一刀给杀了。留守的盗贼看到如此多的财富都归他一人所有,不由得欣喜若狂!拿起买来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结果毒性发作,不久也死去了。
就这样,为了财宝,咒文师和所有的山贼、盗贼都因此丢掉了性命。
当咒文师的徒弟回到家中,取得钱财赶来要赎回师父时,却不见那伙山贼的踪影。一路寻来,看到的却是山贼们和师父倒在血泊中的尸首。
这时,徒弟不禁伤心地叹息道:“师父不听从我的忠告,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凡是想用不义手段发财的人,结果就是死亡。这一点连我聪明的师父也不例外啊!”
从此之后,徒弟再也不学这些不劳而获的法术了,转而入山苦修,发愿救苦救难、普渡众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