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不结盟运动

增加 35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不结盟运动.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不结盟运动标志</big>[https://img.51wendang.com/pic/3f620cb6d9e460b5904fc1d0/1-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m.51wendang.com/doc/3f620cb6d9e460b5904fc1d0 来自 无忧文档 的图片]]]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联合国中有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约55%的人口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 [[ 南斯拉夫 ]] [[ 埃及 ]] 、[[赞比亚]]、[[阿尔及利亚]]、 [[ 斯里兰卡 ]] [[ 古巴 ]] 、[[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 [[ 马来西亚 ]] 、塞尔维亚、委内瑞拉和阿塞拜疆举行会议 <ref>[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10/25/c_1125154341.htm 第18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在巴库举行],新华网,2019-10-25 </ref>
==历史==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 [[ 印度 ]][[ 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56年7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南斯拉夫举行会议,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在四年后的第1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这三位领袖又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在纽约会晤磋商建立美苏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势力。
2012年8月29日至30日于[[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16次不结盟运动峰会受到欧美国家的阻扰,但是伊朗依然成功召开,120国代表团抵达参与,10天后,[[加拿大]]于9月7日以伊朗人权纪录不佳与发展核武为由宣布断交。
2016年9月17日至18日,在[[委内瑞拉]]举行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 <ref>[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XIcG 中方对委内瑞拉成功举办第17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表示祝贺],环球网,2016-09-20</ref> ,峰会通过了指导不结盟运动未来3年发展的《玛格丽塔岛宣言》。轮值主席国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表示,不结盟运动将继续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和“去帝国主义”方向发展。
第18次不结盟运动峰会于2019年10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峰会通过了指导不结盟运动未来发展的《巴库宣言》,强调将进一步提升该组织的活力和效率,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center>{{#iDisplay:p0032pxhtx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8 國際關係]]
97,918
次編輯